女孩:"我没去吗?我没打工去?" 母亲:"你啥时候出去打工了?" 女孩:"我咋没有?我都在那儿上了几天班你不知道?" 范成金(左)、母亲(右) 在2017年央视一档《心理访谈》节目中,当着记者的面,只见一对母女正在争吵着,母亲指责女儿在家里10年不工作,充当"巨婴"啃老。 而女儿则声音洪亮,情绪激动反驳母亲的这一说词,说她就不应该去工作,就应该啃老。同时,她控诉父母:"这一切都是你们造成的,你们剪断了我的翅膀,现在却还要求我飞翔?" 范成金(左) 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以至于让母女俩犹如见到仇人一样针锋相对。与此同时,坐在一旁的父亲则是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这母女两个人在吵架。 ▶ 望女成凤 这一切还要从女孩的成长经历说起。这名女孩名字叫范成金,河北唐山人,时年33岁,在家里排行老二,在她的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她的父亲原本是一个公务员,在粮厂工作。 那个年代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原本是不允许他们家生二胎的,但当时母亲是意外怀了她,而范成金的母亲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坚持要生下成金,他的父亲又没什么主见,最后夫妻二人就决定生下这个孩子,为此,他的父亲便丢了工作。 范成金的父亲 父亲没了工作后,就只好回到农村务农,主要靠给别人打工挣钱,很长一段时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所以成金小的时候一直生活在父亲的抱怨之中。 尽管如此,她的父母还是希望她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将来有所成就,所以给她的名字取名为"成金"。 但是,在上高中的时候,成金的成绩直线下滑,父母经常对她各种责骂,连一句宽慰的话也没有,他的父亲甚至让他连续复读了3次,但是依旧没有考上本科,最后只能上一个大专。 在大学期间成金也曾尝试想要勤工俭学,给家里面减轻一些负担,后来就去和同学一起去超市里兼职,但是她发现她并不擅长推销,碰见陌生人她经常紧张的说不出来话,而且手脚冰凉。 后来大学毕业后,她找了一份期货销售的工作,她在一个大型超市里面主动和别人搭讪,但是结果整个人非常紧张,讲话吞吞吐吐,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还惹来对方的嘲笑。 那次的事情让成金备受打击,她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却因为不擅长交流就要失去。 她本来想着先调整好状态再出去工作,结果她回到家里,父母不仅不安慰,反而三番五次朝她"泼冷水",说着各种丧气话打击他。 ▶ 工作被辞退 后来成金在家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开始父母还觉得没什么,但是后来,父母见她待在家里始终不工作就开始着急了。 成金原本也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可是却多次碰壁,而且自己的父母都是农民,也没有社会资源,根本就帮不了她。 后来还是她的姐姐通过关系,替她介绍了一份对口的工作,可是她干了没两个月就因为性格不合等原因被公司辞退了。 刚开始去公司的时候,公司要求员工轮流拖地,但是成金多次被老板指责没拖干净,后来还因为设计的字体不符合要求,跟老板争吵过,于是老板便将她辞退了,但是成金觉得这是其他人故意和她对着干的。 ▶ 提出创业的想法 回到家之后的成金短时间内也不想去上班了,也一直在调整状态,她原本想过自己创业,曾经村子里有人想要出租商铺,那家商铺距离小学比较近,成金觉得是个不错的创业机会,她想要给这个商铺租下来。 她将自己的想法和父母交谈,但根本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她不管提出任何想法,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自己去干呀!" 而父亲那边,她也同样得不到支持,父亲动不动就说:"你别来找我,我不管,你爱干啥干啥!",范成金对此非常失望。 她的母亲则表示,做生意是需要本钱的,她觉得成金当时没有钱,完全是空手套白狼。 范成金的母亲 但是成金觉得,有困难就应该全家一起度过,但是她的父母恰恰相反,不管是在她上小学,还是上大学,父母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任何鼓励的话,整天都是各种打击她,而且他们对成金的态度是"你想干什么全部你自己解决,不要来依靠我们。" ▶ 矛盾渐渐激化 他们家里的矛盾也因此越来越多,据成金说,在她小的时候,她曾有一次花费了一天的时间画了一幅画,并且做了一个小发明,后来和母亲分享,母亲不仅不夸她,反而指责她浪费时间,完全不给她一点好脸色。 成金的母亲则表示,她知道成金是个有主见的女孩,但是他们老两口没有文化,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话,甚至成金说的一些东西他们都不懂。 但是成金觉得,父母当时对待一个孩子根本不应该是那样的态度,你可以觉得不好,但是不应该打击一个孩子的积极性,但偏偏她的父母就是那种屡次打击她积极性的人。 范成金 还有一次,年幼的范成金主动给家里做饭,但是最后水放多了,同样遭到母亲、父亲,还有姐姐的一顿责骂。而类似的例子在她的成长道路上更是数不胜数。 即便是上了大学,父母也从未对她肯定过,正是多年下来在这种"负面情绪"的教育下,成金和父母的积怨越来越深,她觉得父母属于是那种没有种树,就想等着直接摘果子的人。说白了,就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而且,成金觉得,无论她做什么,父母给她的永远都是冷嘲热讽,甚至她的母亲还说过:"你如果有出息,我给你跪着!" 时间一长,成金就认为,自己的一切不如意,都是父母造成的,她觉得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不但不帮忙,还整天各种说风凉话。 此外,成金还认为,如果当年那家商铺被租下来,那肯定是她迈出创业的第一步,但是父母总是用老一辈的固化思维阻碍她。 范成金 为此,她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一言不合就跟父母吵架,甚至在家里砸锅摔碗。 每次吵架,成金还会拿出以前的事情来说事,整的父母也很无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 赋闲在家 毕业这么长时间,成金前后加起来外出工作的时间其实还不到半年,因为性格问题,成金也曾怀疑过自己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于是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去考一个心理咨询师。 后来父母出了钱,她每天准时上课,没过多久,她也确实顺利地考下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但她依旧不愿意出去找工作。 因为之前工作的不如意,让成金对外界充满了恐惧,所以后来她也就越来越抵触出去找工作,干脆整天待在家里哪也不去,这一待就是10年。 尽管如此,在生活上成金还是一个比较讲究的人,她的房间和父母的房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范成金的房间 成金的房间井然有序,地面打扫的一尘不染,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甚至窗边还养了一些花花草草,而父母的房间却显得有些乱。 ▶ 母亲认为棍棒之下出人才 对于母亲各种打击成金的说法,母亲全部都承认,但是成金的母亲并不认为那样做是错的,母亲反而认为,如果真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那么,为什么成金的姐姐范成红就可以自力更生? 母亲认为这一切就是成金自己好吃懒做,自己不思进取,在家啃老造成的。 也正是由于成金将近10年不工作,所以她的父母这才找到央视《心理访谈》节目组求助。 在节目现场,也多次出现成金和母亲争吵的画面,成金认为这一切都源于父母对她的否定,扼杀了她拼搏的梦想造成的。 用成金的话来说,是父母剪断了她飞翔的翅膀,而成金的姐姐在一旁则是多次默默地流着眼泪。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优秀的家长往往都懂得,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会对孩子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孩子有一些方面没有做到位,也应该适当引导,让孩子看到希望。 然而,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父母总认为"棍棒之下才能出人才",当孩子考试只打99分时,便会指责孩子为何没考100分,正是这种苛刻的高要求,反而导致一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灰心丧气。 很明显,成金的父母就是后者,最后适得其反,使得成金破罐子破摔,一路走到黑。 经过调解员的调解,最终在节目现场,成金还是渐渐地平复了下来,说话的语气也缓和了下来,一家人也算是和解了,一旁的姐姐和母亲也渐渐地理解了成金的这种叛逆,相信她能在未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