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青春活力
"改"出青春活力
——芷江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纪实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军 通讯员 龚卫国 罗宽海
5月22日,芷江禾梨坳乡古冲村村民杨家发的柑橘园绿意盎然。该村团支部书记杨登科带着青年"土专家",指导杨家发疏果。
同一天,该县芷江镇五里牌村团支部书记杨贤伟和村里的青年志愿者一道,为留守儿童送去新书包、羽毛球拍、水彩笔等学习和体育用品,让孩子们在儿童节前实现微心愿。
初夏时节,行走侗乡芷江,青春的朝气扑面而来。
共青团芷江县委书记廖彩云欣喜地告诉记者,自去年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县后,共青团芷江县委积极探索团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新模式,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为建设现代化新芷江汇聚青春力量。
多元化选拔团干,实现各领域团组织全覆盖
帮助无劳动力的村民插秧,组织卫生无死角攻坚、走访留守儿童、开展防溺水宣传……连日来,芷江镇沙湾村团支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的活动一个接一个。
"团组织有活力,村里面貌新。"沙湾村党支部书记潘青梅说,村团支部还积极配合村"两委"工作,引进食材配送中心项目,新建大棚蔬菜基地20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
活力,缘于该县提高基层团组织覆盖率,选优配强团干部。针对沙湾村团员青年外出流失严重、团支部名存实亡的问题,去年,该村改选团支部,选出热心公益的团员冯叶樱子担任团支书,返乡创业青年李盛文、返乡大学生雷熙芳担任团支部委员。
新任团干部有知识、有朝气、敢担当,很快凝聚起全村400余名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
增强组织力,必须健全组织。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启动以来,共青团芷江县委按照"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的思路,大力巩固团的基层组织基本盘,持续扩大"两新"组织、新兴青年群体团的组织覆盖。改革以来,全县共新建新兴领域团组织184家,做到各领域青年团组织全覆盖。
芷江产业开发区是该县企业家聚集地,该县在这里建立了团工委,并在10家企业建立团支部。开发区团工委书记李瑶玥介绍,团工委经常组织企业团支部开展岗位技能比赛、文艺联谊等活动,赢得了青年团员的信任和追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健全基层团组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团干。为此,共青团芷江县委把切实解决基层团干部力量薄弱、来源渠道不宽、选用机制不活等问题,作为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重点,推出"三部曲"增强团的工作力量。
多元化选拔。该县选拔"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西部志愿者"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多渠道充实基层团组织力量。去年,该县选拔了27名芷江籍在校大学生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拓宽团干来源渠道,确保了去年全县219个村(社区)团组织顺利换届。
多层面考核。该县明确由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通过团干部述职、青年和群众评议等途径对团干部进行双重考核,考核结果向党委反馈,并与干部任免、晋升挂钩。2021年,全县共提拔重用乡镇团干部3名。
多举措激励。该县在全省率先落实村(社区)团支部书记务工补贴。2021年,全县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从村团支部书记产生的有9名。截至目前,2名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的村(社区)团支部书记通过按程序优先推荐参加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
岗位激励、薪酬激励、发展激励等多种激励机制并举,让村(社区)团支部书记安心扎根基层。
多样化动员青年,在"急难险重第一线"发挥先锋作用
5月25日,在芷江罗旧镇曹家坪村青蛙养殖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牌子格外显眼。怀化市煜翔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团支部书记尹煜翔带着他的青年技术团队,正在向村里养蛙户传授技术。
尹煜翔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与8名志同道合的"90后"大学生组建了青蛙养殖团队,"事业版图"一扩再扩,养殖面积达400多亩,带动当地近百名农民养蛙增收。尹煜翔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青蛙王子",并获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青春之光,闪耀追梦征程。尹煜翔团队的故事里,有远大理想,也有脚踏实地。共青团芷江县委将尹煜翔创业团队树为标杆,在全县推介。
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中,共青团芷江县委探索将乡村振兴与基层团建有机结合,成立了青年创业协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和219支乡村振兴青年志愿服务队,动员7万余名团员青年参与乡村振兴。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芷江县委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引领青年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在"急难险重第一线"发挥先锋作用。
"关键时刻,冲的上来,顶得出去。"今年3月,怀化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共青团芷江县委动员1100余名团员青年,组建50支青年战"疫"志愿服务队,参与入户摸排、宣传防疫知识、卡点值班值守、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等工作。
项目化打造品牌,帮助青少年排忧解难
5月24日下午放学后,芷江镇海峡路社区运动场上,社区少工委志愿辅导员赵凯正在指导孩子们踢足球。
"每天下午放学后,叔叔带着我们踢球,结识了很多小朋友,很开心。"留守儿童黄子峰高兴地说。
海峡路社区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依托"社区团支部+青年之家"举办兴趣培训班,帮助安置区青少年消除孤独,融入大家庭。
共青团芷江县委持续推进县域团组织改革,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因地制宜,整合多方资源,在全县城乡建起了260多个"青年之家",成为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少年的"门店"。针对青年高度关注的学习教育、就业创业、租房住房、青年婚恋、社会保障等问题,"青年之家"针对性地开展专场活动,排忧解难,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围绕青少年的急难愁盼问题,共青团芷江县委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积极打造服务品牌,在关键处服务青少年。
"怀青农场·沅芷耕耘"青年乡建扶持项目,是该县共青团打造的另一个服务品牌。全县共建立了20多家"青年主导、青年聚集、青少年受益"的怀青农场,推动创业青年资源共享、市场共创、品牌共享。近两年来,共计帮助全县怀青农场企业、青年创业者协会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会员企业解决创业信用贷款12亿余元。
同时,进一步强化人才培训,积极组织怀青农场青年参加省、市"青创培训营""创青年"短视频大赛等活动。通过倾心扶持,培育了一大批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和农村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