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有两件大事,一是中国女排夺冠,二是中日围棋对抗赛,聂卫平数度力挽狂澜、横扫千军,太给国人提气了。一次,他与我下了一盘让子棋,8个子,到了中盘就稀里哗啦,为啥呢?这大哥认真啊,跟对面坐着小林光一似的。 无论踢球、还是下棋,真正的高手都认真,尊重每一个对手。记得他喜欢喝清酒,聊起围棋,只提陈祖德,他前面的那座山,半师半友,对吴清源也佩服,但那是日本国籍,一次,记者谈到吴先生的调和理论,聂卫平直截了当地说: "什么21世纪围棋,都是些故弄玄虚的东西。" 金庸截然相反,认为吴清源是围棋历史上最伟大者,导演田壮壮也是,费尽心力拍了一部电影,有一天,他和阿城在一个日本小酒馆里喝酒,老板问你们来这干嘛?回答去见吴清源。没想到,那老头噌地就站起 来了,向他们鞠躬道: "吴清源是神。" 1914年6月12日,他出生于福州市鼓楼区半野轩,本名吴泉。祖籍开封,宋徽宗时举族南迁,曾祖吴涵高中榜眼,获康熙帝御赐慎行堂,流传于世。曾祖和祖父皆为学官,晚年经营盐业,是闽侯四大家族之一。 父亲吴毅幼承庭训,福建高等学堂毕业后,在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法律,按家族安排,娶了张家大千金张舒文,虽是通家之好,还是徐世昌出面保的媒。 母亲怕打雷,怀他的时候,偏偏赶上雨季,所以吃不下东西,搞得吴泉从小体弱多病。 出生后不久,父亲在北洋平政院谋了个闲职,一家子生活在了北京,他对公事马马虎虎,更热心于对三个儿子的培养,吴泉最小,学起来最吃力,偏偏在围棋上有天赋,沉迷于家里的古谱,以及 日本《围棋新报》合订本。 他7岁学棋,一手拿着棋书,一手打谱,累了就换手,日久天长,两手的中指都累变形了,有时父亲解说,多数是猜,好在有图有汉字,学起来并无大碍。一年多后,业余三段的父亲已不是他的对手了。 那会儿,围棋顶尖高手叫国手,相当于日本的名人,先后是周小松、汪云峰,水平越来越差。1914年,顾水如号称打遍上海无敌手,来北京求败,平时与段家父子下下棋,段祺瑞别的挺大气,就是输棋不行,跟儿子掀了好几回棋盘。 期间,顾水如与高部道平下了不少棋,觉得以前真是坐井观天,就东渡日本去学习,刚来时,被女棋手喜多文子打得溃不成军。于是对升段严格、高手林立的日本棋界深感敬畏,潜心学了2年,后来,让三子赢了秀哉名人。 一次,他在海丰轩茶社,见10岁的吴泉48手,赢了老马,见猎心喜,让了五子,那知小孩子全然不惧,期间忽然忸怩起来,以为胆怯,那知是尿憋的,大家恍然大笑,原来已经下了5个小时,顾水如挥挥手:"快去快去,里边,左拐。"环顾众人道:"中国棋界有希望了。 " 此后,几大名家轮番与他对弈,二子都让不了了,棋界以礼相待,顾先生为他起号,由泉水引出清源,吴清源问世。一天,带他去段府,段祺瑞在周天早晨有个棋会,喜欢在对方的空中,活一小块,自称"在公园里搭建小房子"。 那知,吴清源心无旁骛,搭一块、拆一块,气得老段连饭都没心情吃,还是如约每月给他100元学费。1925年,父亲去世前,把字帖留给吴浣,后来成为满洲国驻日三秘,文学给了吴炎,南开校友,参加了长征。 吴清源则四处下棋,一次,在日本人俱乐部,赢了一位初段6目。山崎有民是位大隈主义者,主张中日密切合作,见状把棋谱寄给了日本棋院理事长濑越宪作,此后通信50余封,决心帮助他留日深造。 期间,吴清源与几位日本高段互有胜负,1927年,胜围棋高手刘棣怀,坐上了北京棋士第一把交椅,时年13岁。1928年10月,退休高官杨祗庵做担保人,大仓喜七郎男爵设两年时限,每月200元生活费,母亲和大哥陪他去了日本,行前,梅兰芳对他说: "去了日本好好学习,早日成材。" 日本报界称他为麒麟少年,《棋道》杂志写道:"日中关系一直处于混沌的状态, 只有围棋界为了双方和睦,还在努力。"喜多文子看他还穿着清朝大褂,暗暗好笑,帮他置办了和服。 怎么定段位呢?棋院吵成一锅粥,最后决定以试验10局来考核。吴清源第一仗斩了四段赛冠军筱原正美四段,次战围棋第一人秀哉名人,以四目胜,老人评论道:"黑棋布武堂堂,未给任何可乘之隙,此让二子局可作为快心之杰作。" 最后,吴清源定为了为三段。棋坛是个潜流涌动的江湖,高手辈出,大他5岁的木谷实,在日本棋院与棋正社擂台赛中,一口气连胜十场,被称为"怪童丸"。吴清源与他对弈,也出了怪招,第1手打在天元上,一直模拟了62手,这是最著名的模拟棋局。 木谷实被缠的够呛,反复长考,赢了3目,结束时,已是深夜,一夜畅谈后,结为至交,时称"棋界双璧"。一次,俩人十盘棋对抗,第五局,中途打挂时,同去地狱谷温泉游玩,发现都在寻求更具效率的新布局。 最早,是在4个星位交错放座子,本因坊道策改为小目,接着是大斜定式、秀策流、星位等。棋院主编安永是个有心人,看到二人战绩彪炳,除夕那天,找他俩聊到天亮,新书《围棋的革命~新布局法》如是问世,首发那天,就卖了4万多部。 木谷对战长谷川章,是棋史上最早的三连星布局,仅140手就取胜。吴清源执白对小杉丁一局棋,被记者称为:"就如同在观看一场航空演习。" 1933年10月16日,吴清源对本因坊秀哉世纪大决战,前三手试用了"三三"、 "星"、"天元",三大禁手是失误、创新、还是挑衅? 在中日正是剧烈冲突期,两位当局者都承载了巨大压力。最终252手,秀哉执白胜2目。对于白棋第160步妙手,瀨越听闻是前田陈尔想出来的,坊门集体对付吴清源,他对报纸一说,惹出轩然大波,便辞去了棋院理事长一职。 一次,吴清源和木谷实一组,与各自的师父下了一局相谈棋,双方各执16小时,大师兄桥本宇太郎五段担任公证人,一百几十手已过,两位老将相视一笑,骂了一声:"好小子!把师父揍了一顿,满意了吧?"推开棋盒,笑呵呵一道喝茶去了。 在那之后,吴清源罕遇对手,被打倒的呼声此起彼伏,事关谁是真正的第一人?媒体乐不得挑事儿,组织全日本最优秀的棋手向吴清源挑战"擂争十番棋",史称悬崖上的决斗。 江户时代,本因坊、安井、井上、林四大棋家为争夺名人棋所宝座,多次赌命,几度吐血身亡,成为传统。对吴清源来讲,先不说故乡八年焦土抗战,此番也是孤注一掷。 从1939年的"镰仓十盘棋"开始,到1955年与高川本因坊大战为止,在前后长达十几年、近百局的十番争棋中,他以孑然一身, 面对日本全国前仆后继的顶峰棋士,横扫千军,将木谷实、藤泽库之助、岩本熏、桥本宇太郎、坂田荣男、高川格等都迫降到"先相先、或定先"。 1942年2月7日,吴清源与中原和子在明治纪念馆举行婚礼,厮守一生,先是日本籍,战后被华侨改为中国籍,后又无国籍,1979年,为了儿子工作方便,再改为日本籍,国籍问题困扰了他一生,老人自嘲说:"我就是个下棋的。" 战后,吴清源信了一种宗教,跟着女教主漂泊不定,还是桥本师兄故意相让,把他拉回棋坛,成就了吴清源时代。木谷实则移居小镇桃浜町,开设道场,培养出了这些人: 大平修三、大竹英雄、石田芳夫、加藤正夫、赵治勋、小林光一、武宫正树、小林觉等。 2004年3月,木谷一门突破了500段,成为棋坛第一大门派。小林光一长大后,去了大13岁的木谷礼子老师,开创了棋坛抱金砖先河,长女小林泉美嫁给了张栩,围棋夫妻在中日两国,确实比比皆是。 1950年2月15 日 ,吴清源获赠九段,去台湾访问期间,收了10岁男孩林海峰为徒,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却无缘获取名人,这个梦林海峰替师父圆了8次。 1961年,日本最强决定战改为名人战,吴清源却遭遇了一次车祸,卧床几个月,错失了升坛的极好时机。此后,神一般的棋感不复存在,1984年,在日本大仓酒店举办引退仪式,金盆洗手。 1985年,吴清源战后第一次访问中国,由金明全程陪同,期间对弈两盘,金说:"那一盘是陈毅将军的,这一盘是周总理的。"晚年,夫人与他一起住在郊区养老院,对媒体说:"先生是半神半人。" 吴清源收了芮乃伟和牛力力为徒,连续五年,每个月都要搞两次活动,以及出一盘围棋新招法的录像带,在职业棋手圈子里颇受欢迎,他说:"20世纪的围棋是局部的,代表是定式,只是局限在边角,要把这些忘掉。" 2014年11月30日凌晨一点许,吴清源在日本神奈川一家医院去世,享年100岁。临终前,他说:"200岁之后,我在宇宙中也要下棋。"正所谓: "平生事物总关情,雅谢纷纷局一秤。 不是畏难甘袖手,嫌他黑白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