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0多万打一套美体针。 一次性买上百万元的珠宝。 LV、Gucci、Chanel的包包一整箱。 手上戴着一两百万的手表…… "富婆"李宝华 曾经的生活究竟有多奢靡?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很多人好奇,在21世纪初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她究竟是做什么的? 其实就两个字——诈骗。 李宝华的真实身份,不过是一个小学毕业就从家乡走出去的普通村妇。 而被抓之后,她非但没有愧疚之心,还敢对着警察放言:"这辈子值了"。 当李宝华的劣迹被公布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好奇,她究竟是怎么把有钱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又是如何暴露的呢? 失踪的"富婆" "喂,是警察局吗?我要报警,有人诈骗!" 2011年6月,泉州公安局的民警突然接到了报警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巨额资产被骗,而欠债人已经跑得无影无踪。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警局陆续又接到了很多报警电话,没想到都是同一件事。 而且,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个人:李宝华 。 由于事件涉及的金额数量太大,泉州警方立即展开了立案调查,果不其然,早在债主们报警之前,李宝华就已经不见了。 看着那些早就已经关闭的KTV和换了经营人的会所,债主们各个欲哭无泪。 他们的血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可那个女人还不知道在哪里逍遥! 鉴于事件带来的影响太过恶劣,泉州警方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搜索调查。 期间,根据债主和亲戚朋友透露,李宝华的行骗轨迹也一一被揭开。 据了解,李宝华开始发达的时间是在2006年,而在此之前,她刚刚因为诈骗被关进了劳教所两年。 放出来之后,李宝华消停了一段时间。 为了生存,她去了很多地方打工,一直在路上奔波不停,几乎没有人知道她在外面做什么。 直到2006年的时候,李宝华再次回到了厦门。 奇怪的是,一回来她就开始大张旗鼓地相继开办了两家公司,注册资金就有5000万元。 亲戚朋友们都以为李宝华在外面发了什么大财,心里羡慕得不行。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她第二次行骗之路的开端而已。 为了把事业越做越大,李宝华想出了一个新招数,那就是给自己找一个能圈钱的"傀儡"。 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她竟然把目标放在了香港富商李嘉诚的身上。 2007年,正准备去香港买房的李宝华,偶然遇见了一个叫"凌如发"的男人。 两人一拍即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借李嘉诚的面子行骗。 至于具体的方法,就是让凌如发改名为"林晓东",假扮成他的私生子。 该说不说,当时的李嘉诚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华人首富,身边自然少不了一些莺莺燕燕。 而香港的媒体也总是对他的私生活捕风捉影,所以到底有没有私生子,那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说到底,李宝华的方法还是奏效了的。 只要花钱把"林晓东"包装一下,再为他编一些故事,总有一些人会上当。 从香港回来之后,李宝华就开始大力地向身边认识的投资人介绍"林晓东",声称两人有着过命的交情,对方欠自己人情。 为了让他们更加相信,临近过年期间,李宝华还把"林晓东"给请了过来,让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看着眼前的男人穿着得体,见面就给发红包,一点也不吝啬,很有大老板的风范,几个投资人几乎都没有起疑心。 而有了"李嘉诚之子"做担保,他们也甘愿借钱给李宝华。 挥霍无度的奢靡生活 靠着"林晓东"圈到了不少钱之后,李宝华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很快又将目标投向了房地产。 2008年,国家开始进行房地产调控,她就趁着这个时机把之前的几个投资人叫到一起,商议共同拿出6千万启动"山水叠院"项目。 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花言巧语骗过了大家,最后钱还是到手了。 然而,当有人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李宝华又赶紧想出了新的借口,称一位老总要在国外开发油田,她把之前的钱全部进行了投资,到时不仅赚的多,利润也会很高。 果不其然,这次,李宝华又蒙混过关了。 次年,她开始"大展拳脚",又是投足台球俱乐部,又是开办水晶之约KTV,还开了一家所谓的"富婆会所"。 当时手里没个五千万的资产,都没有资格加入。 李宝华此举,只不过是想要认识更多有钱人,为自己增添人脉,顺便再圈更多钱,而她也的确是有手段。 只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到了2010年时,李宝华圈钱的手段开始露出了破绽。 起初,她称自己要投资一家国有企业公司,但是要把牌子拿过来的话,就得再加钱扩股。 于是,一位"冤大头"就投到了里面一千万。 没过多久,李宝华又说自己要投资一家贷款公司,需要一亿。 于是,那些把她当朋友的人开始聚到一起筹钱帮忙,期间,她们甚至都没想过要一张收据。 而为了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更有说服力,李宝华又自己上阵演戏,称丈夫投资房地产失败,两人要离婚。 看着她声泪俱下的样子,不少投资人都是一边劝一边帮她想办法。 这下,李宝华又轻轻松松地把上亿元装进了口袋。 正所谓当局者迷,投资人们因为相信跟着李宝华干就能继续赚大钱,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借钱给她。 结果等到终于清醒过来的时候,人都已经没影了。 2011年,李宝华名下的明大集团和水晶之约KTV因为长期拖欠租金被租给了别人。 等到债主们因为打不通电话找过来的时候,这里早已经人去楼空。 之后,众人赶去了"富婆会所",发现这里也已经被抵押给了别人,气愤之下,他们捡起石头狠狠地砸向了大门。 发现被骗的债主们立刻选择了报警,而泉州警方也火速展开了调查,只不过没想到,李宝华此人竟如此狡猾。 为了不被警察追查到,她偷偷办了三张身份证,相继去过了北京、沈阳、天津等多个地方。 最终,李宝华隐姓埋名了住进了上海的一家居民楼。 在将近一年的逃亡时间里,她躲过了多次追捕,以为没人会发现自己的行踪,结果最后还是露出了马脚。 发现李宝华的踪迹之后,警方就迅速派人包围了她住的地方,等到时机成熟,就一举将她抓获。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刚抓到人时,警察还有些不敢确认,因为她跟照片上的样子似乎有些出入。 其实,这就是李宝华行骗的最好证据,也是她奢靡生活的最好写照。 熟悉李宝华私生活的亲戚朋友都知道,自从手里有了钱,她就过上了挥霍无度的生活。 为了保持自己的美貌,她常常花大价钱做美容和纤体,光是一套美体针就高达60多万。 而为了让自己的脸看起来更年轻,她也经常打价格上百万的美容针。 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李宝华对于美的追求,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 除了外部变美以外,她还热衷于内部调养,至于方法,就是日复一日地喝燕窝。 那时候,李宝华总是一箱一箱地往家里买燕窝,不仅自己喝,还让家里的人一起喝。 在容貌身材变得更加漂亮的同时,她也非常注重用奢侈品来装饰自己,无外乎就是珠宝首饰和豪车。 经常跟李宝华一起出入高档场所的人都知道,她出门全身上下的东西价值常常不低于百万甚至千万。 李宝华有一本图册,上面的照片全都是她戴着各种珠宝首饰的样子。 她家里还放着不少名牌包包,以及一些穿了几天就放在一边的名贵衣服…… 那段时日的李宝华,完全就是一个钱多到花不完的超级富婆,她的行事宗旨就是,看中了就买,从来不看价格。 而正是因为她给自己打造了这样的人设,才会让更多的人相信,她是真的有钱,继而愿意借钱给她。 结果谁都没想到,李宝华竟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从村妇到富婆 被警方抓到之后,李宝华倒是没有想象中那样害怕,相反,在接受审讯时,她还得意洋洋地说道:"我这辈子值了。" 花着从别人那里骗来的钱,吃着别人这一辈子吃不到的山珍海味,住着别人一辈子买不起的豪宅,享受到别人没享受到过得安逸生活…… 李宝华似乎一点都不觉得愧疚。 对此,警方从她的身世上找到了重要原因。 原来,李宝华出生于厦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因为家里一直靠着父亲做豆腐来赚钱养家,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要学着帮忙做家务,日子过得非常苦。 等到再大一些,不愿再继续上学的李宝华选择了出去打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 这一期间,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对方是个踩三轮的,平时也挣不了多少钱。 两人生下一个孩子之后没多久就分开了。 孤儿寡母的在外生活,总归不容易,但是,李宝华没想过踏踏实实挣钱,而是走上了诈骗的歪路。 作为一个没怎么上过学的人,她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 被抓进去坐了两年牢之后,她非但没有悔改,反而愈发大胆,将"魔爪"伸向了更多人,直到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将近六年的时间里,李宝华以合作、投资为名义,向许多投资人借钱,少则百万,多则上亿。 最后受害者多达三十几人,非法集资数额也高达三十多亿。 这每一笔钱的背后,都可能是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一个即将倒闭的企业,或者是一群兢兢业业工作了许久,却拿不到工资的员工…… 因为涉案金额过大,最终,李宝华以集资诈骗罪、抽逃出资罪数罪并罚,判处了无期徒刑,而他的全部个人财产也被没收。 此外,李宝华还被责令退赔给受害人经济损失。 但事实上,她早已把骗来的钱挥霍的不剩多少,而那些被骗的人也只能吃一堑长一智,避免类似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