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晚,虽经我国政府连日来的强烈抗议和武力戒止,美国众议长仍不顾一切地窜访了台湾。此时我国政府从长远出发,展现了智慧和理性,没有做过度的动作,反而决定以对台湾岛全面包围式实弹试射军事行动和部分经济制裁加以惩治。当是时,很多爱国人士因没有看到针对性的即时惩治而困惑,对祖国受到的侮辱和主权受到的侵犯感到切身之痛。但是从今天看来,经过一天多的军事行动,台湾方面"四线"(所谓的海峡中线、领海线和物资补给线、心理防线)尽失,几十年来我们的导弹、军机第一次飞过台岛上空(台市民称歼20进入台湾上空,台雷达如同瞎眼)。 这一军事行动,可以看作是武统的预演,如台方敢开第一枪就会转变为真正的武统。面对此等严峻情势,台湾方面不敢作声,美国无所作为,我们成功地向台方、向美国、向全世界宣示了对台海的主权,加强了对台岛的实质管控,加快了统一的进程。看到效果显著,我国政府决定扩大军事行动的范围、延长行动时间。从结果看,我们成功地化危为机,在占据道义高度的同时还大大改变了台湾现状,几乎把台岛捏在了手里,今后我们如果想吃这块肉欲随时可以。我们做成了多年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收获是战略性的,相较佩洛西的窜访,虽然输了一时的面子,但却收获了丰厚的里子。这告诉我们,对待当前美欧对我们的空前挑战和复杂的形势,不一定要争一时之短长,更不可按照对方准备好的模式出牌。会下围棋的都明白,下棋一定不要跟着对方下的棋乱应,要想法调动对方而不被对方调动。要在战略自信之下,以灵活的手段,开展韧性的、长期的斗争,争取并保持战略主动,不断为最终目标积累有利因素、创造优势条件。 一百多年来,中国这艘大船,从历史的幽暗里驶出,越过一个又一个激流险滩,历经千难万难,现在终于驶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征途中。在这一过程中,帝国主义的恶魔虽然不得不一退再退,但他们从没有放弃鼓起风浪吞没中国这艘大船的企图。前途光明,而又曲折险恶。行百里者半九十,虽已有辉煌的成功,我们对未来的行程不可有丝毫的掉以轻心。虽然中国已经空前强大,但与美国相比,无论在经济、军事、科技的内政方面,还是在外在盟国的奥援方面、在国际经济秩序中所占的位置方面,我们仍处于比较明显的弱势地位。承认自己的弱者地位,不盲目自大,这是我们正确开展斗争的基础。同时,我们更加能够看到,敌进我也进,而且我们比对手发展得更快,时间和形势发展在我们一边。社会主义对比资本主义是新生事物,涅槃重生的中华民族对比几百年殖民的西方民族也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潜力无穷,我们比西方诸国更有前途,这一点,甚至西方的一些思想家和理论家现在也不得不承认了。但是,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总是充满曲折甚至反复。光明的前途给予我们强烈的信心,曲折的过程又需要我们有耐心,综合起来,就需要我们对未来的斗争要有战略定力。这份战略定力,既是对自己能够战胜对方的深信不疑,也是对走自己道路、坚持自己策略的坚定不移。山再高,可攀而上;路再长,笃行必至。战略定力,就是这样的一份从容,就是这样的一份淡定,就是这样的一份自信,就是这样的一份坚持。 另一方面看,新生事物虽然前程远大,但开端必然处于弱势地位,本钱小、根基弱,所以斗争要诀在"厚积薄发"四字,首在固本培元,次之则避免无谓消耗,再次则少树敌。明末,隐士朱升针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和朱元璋"地狭粮少"的实际情况,向朱元璋进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也正是这一厚积薄发的弱者致胜之道。相对而言,先发者、旧事物往往在开始占据优势、主动地位,为阻遏新生事物的成长,往往百般加以挑逗引诱,以让对方或因失去冷静而踏入陷阱、或因妄动而显露破绽,以利于己方剿杀。而弱者一方,自然就要识破对方在策略上的阴谋,以战略定力保持冷静,决不随着对方的指挥棒而动作,而是以战略自信保持自己的前进步调和既定方针。就像一座沉默的冰山,对方能看到的,只是我们显露在外的十分之一,底下庞大的十分之九才是我们内里的实力。 美国把操弄台海形势当成自己围剿中国的一张牌,因此当前的对台斗争不是孤立的,它是我们对美国斗争一部分。我们要在坚持战略定力下,坚决贯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之方针,尽力避开敌人希望的"以牙还牙"式地简单报复,创造性地进行非对称斗争,有力坚持和扩大战略主动,不断致敌于战略被动的境地。例如这一次的实弹试射军事行动和经济制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此先例,我们今后对民近党操弄民意、挑动台独的做法,就可以有新的应对办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味地施以恩惠。和平统一的根本在民心,但争取民心必须恩威并施。滥施威风固然不可,但有恩无威,则就恩多无感了,这是以恩争取民心的辩证法。过去我们好心地施恩,反而被民进党当局宣传为"怕台湾"。这一次,感受到了军事行动和经济制裁的威力,蔡英文马上示弱呼吁对话,虽然我们不再受她的愚弄,但也可以看到我们惩治措施的威力显现了。今后,我们就是要根据台方的表现,灵活地施恩和施威,而不仅仅简单地因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就不分清红皂白地给优惠政策。民进党的鼓噪固然有一定的蛊惑性,但台湾人民首先要的也一定是好好生活,如因民进党当局过分的政治操弄和谋独,而导致长期性的经济受损和生活水平下降,台湾人民一定会抛弃民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