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锅九个盖烂尾楼的资金链是怎样断的?
不少烂尾楼曾经有着光鲜的过去,雄厚的实力。但这些烂尾楼中,七成缘于资金链断裂,两成因为债务纠纷。在地理位置上来说,九成都是位于闹市区。
那么中国为什么越来越多烂尾楼,甚至可以说是常态,烂尾楼的资金链是怎样断的?靠 自有资金建楼盘的地产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如果实行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售制,那要发展成今天的城市几乎是不可能的。
开发商十个锅九个盖的多元化投资方法是导致烂尾楼资金断裂的根源,可以说这样无限加杠杆的企业几乎是死路一条。今天,达柠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建议大家保存收藏备用,或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免得你想用的时候找不到了。#头条创作##楼市爆料##今日头条##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高度重视##多家银行回应烂尾楼停贷:风险可控#
近日,"集体停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烂尾楼的话题又一次冲上热搜,预售房都已经全部售完了,为什么资金链还是会断?是因为银行没有把钱转入监管账户,资金被开发商挪用导致的吗?个别银行是有违规行为,但全国发生的超过百起集体停贷案例中,银行违规放贷的案例并不是多数。也就是说,即使钱都进了监管账户,某些房子该烂尾照样也会烂尾。归根到底是开发商十个锅九个盖,无法填补的窟窿让业主们埋单!停贷到底是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呢?很显然不是的!但我们很认同业主们的勇气,相信一根杠杆就能撬动地球!
为什么同样的预售制放在以前就是能推动城市化的功臣,而现在却成了问题的根源?
主要原因是我们已经由住宅供应短缺的卖方市场,进入了存量房过剩的买方市场。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的新建住宅近1200多万套,但我们的新生人口才1062万人,一人一套还有的剩。再看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甚至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可以预判,未来我们对房地产很难再有大规模的需求产生。所以开发商再试图用这种十个锅九个盖的多元化投资的旧方法来玩新时代的房地产,可以说几乎是死路一条嘛。但烂尾楼的事情已经发生,尽管有业主通过与房产商解除购房合同,成功拿回首付款,并且成功停贷的案例,但这样的方式一来需要仲裁,时间可能会拖很久甚至好几年,二来着开发商不一定有资金偿还首付和贷款,更别提这次是业主集体停贷。所以这样的操作本质上没有办法解决所有业主的问题。
正所谓欠银行100万是孙子,但欠十个亿你就是vip。所以这银行既要有业务往来,又要有监管职责,监管就容易被架空。可即使银行公平公证,开发商想从监管账户中挪用资金还是有办法。比如开发商前期建设会外包给建设商,那么这里的前期建设资金大部分是由建设商垫资,而开发商可以拿着和建设商的合同,向监管要求在某个工程节点从银行取出专款来进行支付。但实际上和建设商又是约定项目周期结束统一结算,而银行又没有能力核实这笔钱的最终流向。所以,即使我们不断出台调控政策,对房企去杠杆,制定更加严格的预售监管政策,但项目烂尾的情况是始终频出。
地产商可以通过少量资金拿地,然后用预售款和银行贷款进行建房,最终开发一个楼盘的钱可以开发出十个楼盘。高杠杆运营融资!预售制就相当于是将融资和建设风险转嫁给了业主!
结语:目前银保监会给出的解决方向,首先关键在于保交楼楼,而解决方案就是要用市场化的方式化解风险。不出意外的话,首先各地应该会通过引入龙头房企续建,解决烂尾楼,把工程做下去。只要保交楼能盘活一个项目,就能带动下一个。其次是解决房贷业主的现实问题,银行可以跟有困难的购房者协商,缓解月供,让他们先有钱过日子,慢慢还贷,这样既可以安定人心,也可以用时间换空间来化解风险。而最后,涉事开发商当然不是万事大吉,他们无法保交楼的话,那按市场规则,不但项目会被龙头房企兼并和取代,还将面临无法逃避的法律风险。最后的最后,还是希望受害的业主们可以避免最差的结果,并且不要进入征信名单,让那些应该为此事负责的责任方受到应有的审判。
想了解更多购房知识可以关注达柠往期的文章哦!
「后续来了」银监会回应:高度重视"抱团停贷"事件
「揭秘」楼市里最大的谎言是?贷款买房
「盘点」2022年的9个奇葩房地产救市政策
今天的房地产知识就分享到这里,看完以后如果有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都会一一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