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麒阁史观 编辑/麒阁史观 毛主席的儿媳,毛岸青的夫人--女将军邵华,32岁时冒着生命危险,剖腹产生下了毛主席唯一的孙子毛新宇! 毛主席得知后开心道:我终于当爷爷了!01毛新宇出世 1970年1月17日,邵华即将临盆产子,然而生产的过程中却发生了意外,因为胎儿的头太大,邵华肚子里的孩子迟迟生不出来。 医护人员焦急万分,赶紧派人问毛主席,是保大人还是保小孩?毛主席听后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一定要想尽办法,保证母子平安!" 最后接生的医护人员,选择给邵华进行剖腹产,坚强的邵华也挺过了这次考验,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77岁的毛主席终于见到了唯一的孙子,他给孩子取名毛新宇,希望他可以开辟一片新宇宙。这个名字给予着毛主席对孙儿的无限期望。 邵华在生完孩子后,并没有回归家庭,而是很快就回到工作岗位。毛主席看到邵华的作为后,倍感欣慰,对儿媳赞不绝口。 毛主席是看着邵华长大的。他心疼邵华幼年丧父,给予了她无尽的慈爱与温暖。 毛主席与邵华合影 在邵华的人生道路上,毛主席一直都像父亲一样为她指明方向。邵华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也出落得非常优秀。 毛主席没有想到的是,邵华后来居然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毛岸青,自己也成为了她真正的父亲。 毛主席与毛岸青、邵华夫妇合影 邵华究竟是如何从一个瘦弱的女孩,成长为一代女将军的? 她与毛岸青传奇的爱情故事,又是如何开始的呢?02与君初相识 在邵华还小的时候,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就娶了邵华的姐姐为妻。 毛岸英与刘思齐 因此邵华从小就和毛主席一家人比较熟悉。比邵华大15岁的毛岸青,一直都以哥哥的身份照顾着邵华。 哥哥毛岸英婚后,夫妻一周要回一次娘家。 毛岸青很喜欢跟哥哥嫂子一起回去,因为性格活泼开朗,毛岸青深受邵华一家人的喜爱,邵华的母亲更是把毛岸青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疼惜,经常用自己的零用钱补贴他。 1951年,毛岸英在朝鲜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青得知这个消息后无比悲痛,大病一场。邵华知道他心里难过又无处诉说,经常主动跑去安慰他,有了邵华的陪伴,毛岸青才得以逐渐走出悲痛。 毛岸青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回国后,主要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 邵华喜爱文学,她十分仰慕饱读诗书的人,经常主动找毛岸青聊天,向他请教问题。两人算是有青梅竹马的缘分。 在毛岸青与邵华的爱情故事中,毛主席也算大半个媒人。毛岸青虽然内心对邵华颇有好感,但是却没有勇气提出来,两人的虽然经常交流,但是却一直都以兄妹相称。 毛主席的洞察力极强,他看出了毛岸青的心思,于是有故意试探性地问他:你觉得邵华怎么样? 毛岸青表示了自己对邵华有好感,但是并不知道她的心思。但其实他早就跟哥哥悄悄说过,如果自己要找对象,就要找邵华。 毛主席关切地询问两人的感情进展,并时常写信给毛岸青: "听说你和邵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同她谈一谈。" 在父亲的鼓舞下,毛岸青频繁地与邵华进行了书信往来,谈天说地,畅聊人生。 1960年的寒假中,邵华和母亲去大连看望毛岸青,但这时毛岸青的病还没有痊愈,邵华经常照顾他。在这期间两人逐渐加深了情谊。03两情相悦 寒假结束后,邵华回到北大读书。 毛岸青怅然若失,他终于鼓起勇气,往北京寄去了一封自己手写的表白信。 邵华读了信后猛地一惊,接着不由得脸红了。她认真地思考了两人之间的关系,经过慎重思考后,最终答应了毛岸青的追求。 邵华曾说:"我一直是毛岸青的小妹妹,开始我是把他当哥哥来看,最后才发展到这一步的。散步的时候他总是挽着我,因为在苏联长大的人很习惯挽着,很习惯一件大衣两个人披着,很浪漫,我当时还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在街上走觉得有点太醒目。" 为了照顾毛岸青,邵华甚至将自己的学籍从北京转到了大连。尽管有着繁重的学业,但邵华还是还是对毛岸青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1960年,邵华与毛岸青在大连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他们的婚礼在大连的一家宾馆举行,给每个宾客都发了一颗糖。 毛主席国务缠身,没能去参加二人的婚礼。但并没有忘记给这对新人准备礼物。毛主席送了他们一台熊猫牌的收音机,还专门选了一块手表送给邵华,这块表一直被邵华珍藏着。 两年后,邵华与毛岸青商议后,离开了大连,回到了毛主席身边,定居在北京西郊。 邵华与毛岸青婚后十分的幸福,但时间长了总少不不了争吵斗嘴。邵华拿毛岸青没有办法,她只能写信向毛主席倾诉。 1962年,毛主席在南下离京的途中,给邵华写了一封家书,信中说到: 要好生养病,立志奔前程,女儿气要少些,加一点男儿气,为社会做一番事业,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读。余不尽。 毛主席提到的《上邪》是首汉朝诗歌。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其实,毛主席是在鼓励邵华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女孩也当以事业为重。珍惜美好的爱情,即使有矛盾,但也可以帮助两人度过重重难关。 邵华收了父亲的信后极为感动,她决定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1965年,邵华不仅从北京大学毕业,还成功进入军委总参谋部参加工作。 其实,邵华之所以能出落的那么优秀,其实与毛主席的教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04监狱中的童年 1938年的冬天,邵华在革命圣地延安出生。她随母亲张文秋的姓,取名张少华,后来改名邵华。 邵华的父母都是革命党人。父亲陈振亚在长征中负伤严重,身体里甚至还有许多碎骨与弹片还没有取出。 1939年,中央军委让陈振亚去苏联治病。然而此行却成为邵华童年最痛苦的回忆。 一家人途中就反动军阀盛世才扣押软禁在新疆。当时邵华还不满一岁。 邵华的父母 1941年,陈振亚因一场意外不幸离世。一年后,刚经历了丧夫之痛,盛世才就将张文秋一家人关进了监狱,就连年仅4岁的邵华都不放过。而且这一关押就是4年之久。 同时被盛世才关进监狱的还有160多名中共党员。 大家在牢中的日子没有丝毫自由可言,经常饥寒交迫,吃沙子馒头。 有一次,敌人为了分化他们,特意挑拨离间,将一部分人关在另一个牢房,用棍棒和鞭刑逼供。 然而无论是邵华还是其他的大人孩子,其中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捡来石子,树枝,鞋子来砸向敌人! 为了将被动刑的母亲和阿姨们救出,邵华还与大人一起进行了绝食反抗!孩子们找不到妈妈都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但是即使饿得前胸贴后背,也不愿意吃一口饭。好在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邵华和姐姐 可怜邵华这么小的年纪就要经受这样的苦难。但是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化苦难为财富,磨练出了自己钢铁般的意志。 1946年6月,在组织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营救出了被盛世才关押了4年的中共党员们,将他们接回延安。 在邵华8岁那年,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这些坚强的孩子后,眼含热泪,与他们一一握手。 被救出的孩子 邵华为自己终于能见到毛主席而激动不已!她觉得能和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面对面握手,就是最大的幸福。 毛主席与邵华的母亲张文秋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张文秋对毛主席的孩子也格外的照顾。 毛主席曾与她开玩笑说:将来我们两家做亲家可好? 没想到这句话却变成了现实,两人不仅成为了亲家,而且还成为了双亲家,张文秋的两个女儿双双嫁给了毛主席的两个儿子。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毛岸英与张文秋的大女儿刘思齐结为夫妻。 两人婚后经常去中南海看望毛主席。每当这时,邵华就缠着姐姐、姐夫,提出要跟着一同前往。她无比崇拜毛主席,自从延安一别后,她就无比渴望与毛主席再次见面。 05打开知识的大门 毛主席每次都会问毛岸英的学习状况,小小的邵华非常羡慕。勾起了她的强烈的求知欲。 "毛伯伯,我也想上学,我也想向哥哥姐姐一样读书。" "你愿意上学自然是好事,你放心,这件事毛伯伯一定帮你办。" 在毛主席的帮助下,邵华兴高采烈地开始了读书生涯,这个选择将会改变她一生的命运。 入学后,邵华拼命地汲取知识,她无比珍惜学习的机会。邵华酷爱文学和诗词,尤其喜欢找毛主席讨论文人墨客和,他们的诗词下所蕴含的胸襟气魄。 在毛主席的指导下,邵华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用好成绩来回馈毛主席对她给予的厚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邵华虽然入学晚,但是悟性高又肯下功夫,在初中时她的成绩就经常名列前茅。 在一次期末考试之后,邵华再次中南海看望毛主席。邵华满心欢喜的,将自己的"满堂红"的成绩单带给毛主席看。 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即使自己的文化课都考取了满分,却并没有得到毛主席的夸奖。 原来邵华光顾着学习文化课,却拉下了体育。但是毛主席没有责怪她,而是关切地问道:你的身体的锻炼得怎么样?邵华说自己就爬绳的成绩不好,没有通过劳卫制。 "就一项通不过也不行。只有"三好"才算好!学习和身体素质一样都不能拉下。" 毛主席的一番话点醒了邵华,她回到学校后,在学习之余,还不断地加紧体育锻炼。 由于邵华从小就比别人瘦弱,为了通过爬绳这道难关,她用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与汗水进行练习。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后,邵华终于通过了劳卫制。 毛主席得知了这件事后,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邵华的心中,毛主席是崇高伟大的,每次去看望毛主席她都能有新的收获,这让邵华感到无比的幸福。 邵华想到了用摄像来留住这些珍贵的回忆。 听说了邵华的想法后,和蔼的毛主席欣然同意了,邵华开心的握着毛主席的手,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这张照片是邵华的姐姐照的,但是由于她不太会取景,将邵华的头与后面的一盆兰花一起拍了进去。 照片洗出来后,毛主席笑着给这张照片命名为"怒发冲冠"。 邵华在毛主席的指导下不断地进步,为她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06女中豪杰 在与毛岸青结婚后,她也没有放弃事业。1961年,邵华再次转到北大学习,并成功在中文系毕业。 邵华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厚望,她的一生颇有建树,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我国著名的女将军之一。邵华还无比热衷于公益事业。 后来,邵华不仅任职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委员,还是军事科学会的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邵华摄影作品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举国悲痛。邵华与毛岸青更是痛不欲生。 为了纪念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邵华夫妇两人出版了多本回忆录,记录毛主席一生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们对父亲的怀念。 2007年3月23日, 毛岸青逝世,享年84岁。毛岸青在逝世后,邵华无比的难过,她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在加上对丈夫的思念,病情愈发严重起来。 2008年6月24日,乳腺癌夺走了邵华的生命,一代女英雄在北京301医院与世长辞,享年70岁。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邵华仍心系祖国、心系人民。她嘱咐儿子毛新宇,要向汶川捐款10万元。 邵华的童年是在监狱和马背上长大的。她经历了诸多苦难,但没有任何的困难能将她击败。 毛岸青、邵华 从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到保家卫国的巾帼女英雄。邵华一生的经历注定不平凡。 邵华虽然是毛主席的儿媳妇,是毛岸英的妻子,但她并没有活成任何人的附庸,而是活成了我们心中的女将军,活成了女性的楷模。成为了一代风云人物! 致敬主席,致敬邵华,致敬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无尽心血的革命先辈!这些伟人在我们心中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