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宣布向中国输气,坚持途经蒙古国,西方炒作对欧洲构成挑战
据澎湃新闻9月7日报道,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上,俄罗斯将经过蒙古国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价格已经洽谈妥当。途经中俄蒙三国的"东方联盟"燃气管道,作为"西伯利亚力量-2"的延续,每年可再向中国多输500亿立方米燃气、输气能力是"西伯利亚力量-2"的1.3倍。可行性项目研究早在今年1月就开始踏勘,预计两年内完成相关设计工作,2024年正式破土开工。 蒙古国不仅可以中转天然气实现"躺赚",还可以消费天然气。对此,欧洲出现反对声音,认为这对欧洲构成了地缘政治挑战。
中俄大口径天然气管道
俄中蒙三国互惠互利建设燃气管道,欧洲又开始炒作,称该管道构成地缘政治挑战,会危及欧洲,称莫斯科想故意转移大量俄气到亚洲,借此压低与欧洲的燃气价格。俄经济专家回怼称,西方总是能在自己制造的麻烦中给俄罗斯安插罪名。 此外,七国集团(G7)还开始考虑控制俄气价格,希望将俄气控制在 每兆瓦时50欧元,不足现货价格的五分之一。 普京坚持过境蒙古国
蒙古国作为中俄两个大国间的接壤国,受益颇多。中国开设的新铁路,让蒙古国的煤炭 和铜等商品获得广阔市场。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的情况下,俄罗斯"北气南下",坚持途经蒙古国,预计过路费也会大幅提升蒙古国GDP, 拉动蒙古国经济增长。把握住蒙古国经济动脉,普京心思很巧妙。
俄罗斯工人在检查管道设备俄罗斯天然气管道途径蒙古国,将实现"三赢"
俄罗斯方面,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俄能源存在巨大出口空缺,"北溪-2"项目也被中断,俄经济增速骤然下降。瞄准中国这个大客户,落实能源出口大项目,甚至会比出口欧洲多个小国加起来赚得都多。俄罗斯在竭力往回"找补",填补西方国家断交后带来的巨大空缺。俄气总裁米勒也提到, 中国是俄罗斯未来最重要的客户。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发声警告欧洲各国
于中国而言,俄乌冲突让俄罗斯看清西方"嘴脸",一改往日游离态度,推进中俄天然气协定,并弃用美元, 开创50:50的人民币与卢布新型结算机制。不仅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可进一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提供充足能源。
俄罗斯工人调试燃气设备欧洲考虑对俄石油限价
此外,俄罗斯与西方的僵持不下,欧洲各国以为自己制裁俄能源,不让其赚钱就可以拉垮俄罗斯。 但其实,俄罗斯才是有主动权的一方。 国际能源署 署长 比罗尔就公开警告欧盟国家, 如果没有俄气,欧洲恐怕撑不过这个冬天。 俄总统秘书佩斯科夫也表示,不是俄罗斯蓄意给欧洲断气,都是欧洲导致的结果。
编辑:杨兰 审核:战刀、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