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了缅甸和印度,在会谈中双方签署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纷纷掀起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各民族的解放事业发展迅速。 在当时,东南亚成为了反帝斗争的核心地区,这里许许多多的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独立。 美女替身,护卫总理 1955年4月16日的下午,雅加达格玛腰兰机场,一架号称"空中霸主"的飞机抵达了。 地面上站着几十名警卫,全都荷枪实弹,十分森严。 飞机停稳之后,周总理走了出来,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杨奇清和驻印尼大使黄镇立马迎了上去,他们二人早早就在此等候了。 两人把总理夹在中间向出口走去,而大使夫人朱霖和其他秘书人员则围成了一个圈圈,挡在三人周围,而参加会议的其他成员和警卫人员又在外边围了一层。 就这样,周总理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着走出了机场。 走出机场之后,三辆一样的小轿车在印方军队的保护下驶向中国使馆。 在雅加达的市区,中国代表团的出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人民以及在印华侨夹道欢迎代表团的到来。 他们高举双手,面带笑容喝彩,大家都对第一辆小轿车尤其热情。 可是,第一辆轿车里面坐的并不是周总理。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早在决定参加会议的时候,驻印尼大使黄镇出于安全考虑就提议给总理买一辆小轿车,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批准。 当小轿车开进大使馆之后,作为有着多年对敌斗争经验的黄镇又在当地借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车子,这样他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当大家都认为第一辆车坐的是周总理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实这个乘车顺序是早早就安排好的,当周总理刚走出机场门口的时候,就被黄镇带到了第二辆车上,而第一辆车正是被黄镇的夫人朱霖乘坐。 由于每辆车上面都有遮光的窗帘,所以夹道欢迎的人群并不能清楚看清车上的人。 就这样,坐在第一辆车上的大使夫人朱霖就成为了总理的替身。 看着车窗外热情欢呼的人们,朱霖心想:总理肯定也会跟这些人挥手致意吧。 于是乎,朱霖就开了个小窗,给大家挥手致意。 路边的人们看到朱霖挥手更加激动了,他们都以为是总理在第一辆车子上。 车子缓缓行驶在雅加达的市区街道上,印尼方面也早早出动军方力量扫清了那些闹事人员。 虽说最后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但是驻印尼大使夫人朱霖还是代替周总理躲过了意外。 坚持对敌斗争,不当首长老婆享清福 朱霖原名文佩卿,1920年2月出生,是个从小受苦的孩子,全家人都指着二爷置办的田产生活。 不过就算穷,家里人也没有落下朱霖的教育。 上学的前几年,年幼的朱霖深知上学机会来之不易,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优秀。 可是在四年级的时候,由于父亲被抓,家里的吃穿用度非常紧张,朱霖只能停学做工,贴补家用。 她小小年纪就历尽艰辛,尝遍了生活的苦辣。 父亲出狱之后,朱霖重新获得了上学的机会。 1935年朱霖小学毕业,这时候又得到三叔的帮助,来到铭贤中学继续读书。在这里,朱霖第一次接触到了进步思想。 两年之后,由于三叔被解雇,朱霖无奈只得退学。 同家人简单商议之后,朱霖毅然决然加入了抗日的队伍中。 由于朱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在太行山开展抗日游击斗争的时候,自编自演活报剧进行抗日宣传。 1938年1月份,朱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党委学习半年之后担任了太行二分区地委党校教务主任一职,后又担任了区党委党校总支组织委员、一二九师政治部干部科干事、太行军区组织部干部副科长等职。 1939年的秋天,太行区召开党代表大会,朱霖再次见到了黄镇。 这次见面时,黄镇就向她提出了结婚的请求。 朱霖记得上次见面,黄镇是军区政委,自己在地方工作,但是两人相谈甚欢,暗生情愫。 再次相见,看黄镇如此真诚,朱霖也答应了他的求婚。 但是也提出自己的要求:婚后坚持工作,不当首长老婆享清福。 黄镇完全明白朱霖的想法,作为同志也很尊重她的事业。 在党代会召开期间,两人便结婚了。 这一年,朱霖刚满19岁,而黄镇30岁,但是大家都是接受过进步思想教育的人,并没有谁觉得有何不妥。 两人结婚当天,参加会议的各级区委领导以及来自八路军总部的杨尚昆、李伯钊等人纷纷前来祝贺。 结婚之后的前十年,正是对敌斗争艰苦的阶段,二人经历了多次的生离死别。 1942年5月,黄镇被派往六分区参与反扫荡斗争,在这次敌军扫荡中,左权副参谋长不幸牺牲。 而黄镇一时间杳无音讯,朱霖多方打探,焦急等待,最终等到了平安归来的黄镇。 1946年,黄镇调任军调部执行小组中共驻新乡首席谈判代表。 在国共谈判期间,国民党破坏约定,不断打击迫害代表团成员,黄镇也被监禁了半年。 在此期间,黄镇给朱霖的信中写到:"共产党人,头可断血可流使命不能辱。" 这半年时间,朱霖万念俱灰,暗中做好了丈夫牺牲的思想准备。 抗战时期的黄镇和夫人朱霖 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46年的11月,二人终于团聚。 新中国成立之后,黄镇受命转入外交工作,朱霖一直陪同左右,共同长期工作在国外。铿锵玫瑰,外交风云三十年 对于长期活跃在对敌斗争一线的朱霖来讲,脱下军装换上礼服开始外交工作是一项非常大的考验。 她不懂外语,没有参加过正经的外交会议,为此有着对外经验的周总理为她请来了教官,专门负责她的外交礼仪。 准备去匈牙利之前,朱霖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了件连衣裙,领口留一个扣子没扣,露出里面的背心。 朱霖觉得这样打扮已经是非常前卫了,但还是遭到了教官的反对。一是背心不能露出来,会显得不礼貌;二是发型不好看,需要烫发...... 原本信心满满的朱霖备受打击,她感觉到当一个好的大使夫人真的太难了。但是又想到邓颖超之前的经历,她便暗暗发誓要扮演好新的身份。 1956年宋庆龄访问印尼期间,朱霖全程陪同。 有一天,宋庆龄正站在阳台上,印尼大使突然走过来,拉着宋庆龄要拍照。 摄像师即将按下快门的瞬间,朱霖发现印尼大使站在正中间,于是赶忙制止了他,调整好站位之后,才继续拍照。 回到房间之后,宋庆龄夸赞朱霖说到:"你还真聪明,真细心啊!" 1964年6月的一天,朱霖陪同丈夫来到法兰西的爱丽舍宫,面对戴高乐夫人,朱霖从容地说道: 就在23年前的今天,戴高乐将军发表了著名的自由法国宣言,相信对您来讲,今天是个十分特殊的日子。 戴高乐夫人听完十分惊讶,面带笑意说到:"你们竟然还记得?" 朱霖又提及戴高乐夫人在公益事业上的贡献,尤其是对儿童的关爱。 这让戴高乐夫人想起了自己夭折的女儿,不禁流出眼泪。 朱霖这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披肩,给戴高乐夫人披上,让她很是欣慰。 不久之后,戴高乐夫人主动前去拜会朱霖,这在当时中国的外交中很是少见。 毛主席也曾赞叹道: 大使夫人也是外交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朱霖作为大使夫人,陪同黄镇积极开展外交工作30多年,被誉为开创我国新型外交的第一代外交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