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8年,穿过房地产混沌时期,带着万科站着把钱挣了的王石,却因一篇文章,让万科进入了至暗时刻。 为救万科,曾把七大洲最高峰、南北两极都踩在脚下的王石,第一次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1984年,33岁的王石靠倒卖玉米赚到300万,组建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过4年的发展,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年,万科拍下深圳威登别墅地块,正式进入房地产市场。1989年,万科完成股份化改造,成功募集到2800万元的资金。 但令人意外的是,38岁的王石放弃了最多可持有40%股份的机会,选择成为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在他看来,在中国,名利只能二取一,王石选择了"名"。 同时,自信满满的他也想证明:"不通过股权控制,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公司。" 1991年,万科正式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最初,它不是"血统纯正"的房地产公司,在零售、证券、工业、文化以及电影等领域均有涉猎。 但王石相信,市场是公平的,是会报复人的。当一个行业赚钱太容易,这个行业离灾难就不远了。 所以,在1992年,他明确提出:"万科超过25%的利润(业务)不做"。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打得火热,万科的"保守",被同行们嘲笑为"无能"。 在一片嘲笑声中,1993年的经济危机骤然袭来,房地产泡沫破裂,"无能"的万科幸存了下来。 随后,宏观调控出台。为了度过难关,王石壮士断腕,将年收入十几亿元的万佳超市卖给华润,把万科旗下的写字楼、酒店等非住宅产品,全部改为住宅。 从此,王石确立了万科的住宅地产模式。 在经历了市场和政策的两轮洗牌之后,万科一骑绝尘,规模以70%的年均速度递增。 到了1998年,万科已悄然坐上了沪深两市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头把交椅,由此开启了"地产之王"的闪耀征程。 二、 1999年,48岁的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一职,担任董事长。他认为,"要建立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要强调制度建设,弱化人治的约束。" 为了减少万科对自己的依赖,让企业管理更加现代化,王石搭建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由郁亮接任总经理,并引进了8位执行副总裁及3位副总裁。 此后,曾在江苏徐州和新疆吐鲁番当过兵的王石放飞自我,用了约3年时间,征服了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极,完成了"7+2"的惊人壮举。 《南方周末》创刊周年活动上,将王石选为"八个改革开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入选理由是:企业家、登山家和不行贿。 "不行贿"成了王石的一个新标签。 但王石却认为,"不行贿不是标签,是底线。"在那个房地产市场化不健全的年代,万科曾一度因"不行贿",拿不到好地皮,被外界称为"郊区开发商"。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万科只能拿出更多精力对消费者和市场进行研究。不行贿,反倒逼着万科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王石参加过一个活动,问在座的企业家有多少人没行过贿,结果只有很少人举手,他们小心翼翼地看着那些没举手的人,活像小偷一样…… "行贿者理直气壮,不行贿者就像小偷,"王石说,"不行贿是企业家的底线,如今却成了难得甚至有点不可企及的道德准则。" 但有人不服,搬出了王石的岳父。 三、 有人说,王石之所以能坚持住不行贿的底线,是因为他的首任岳父,曾在八九十年代担任过广东省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对此,王石回应说:"外界有这样的看法不奇怪,但与事实不符。如果我是靠的特权,为什么只能拿到郊区的地,价格又比别人贵很多?" 不行贿的王石不仅做成了房地产生意,还把万科做成了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市值是美国前3位的住宅开发公司市值总和的1.5倍。 2008年,房价是个很敏感的话题。有位年轻人想三四年以后结婚,但房价太高买不起…… 王石告诉他,"三四年以后你该买的时候买不起,就不是你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市场要调整。我建议你三四年以后再买房子。" 结果第二天,媒体直接将他的话提炼为,"王石建议三四年后再买房。" 卖房子的要消费者三四年后再买房,这简直是"业界良心",王石一下子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并称他是拥有伟大人格的人。 但这个"买房论",得罪了同行,被人质疑别有用心,甚至还扒出了万科某些项目捂盘待涨的瓜……王石不得不多次出面解释。 也是这一年,王石又抛出了著名的"房价拐点论"。 同时,头一年开始的银根紧缩、对二次购房者的限制,让王石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开始对万科多个楼盘进行降价处理。这一下彻底搅乱了房地产市场,弄得人心惶惶。 同行们被气得直翻白眼,愤怒地称王石是"地产界的叛徒"。你降价就降价,干嘛还公开唱衰楼市,大家都在这死扛房价,你倒尥蹶子跑了。 这么一闹,过去一天能卖40套房子,现在40天卖不出去一套房子。 随后,有人制造小动作,阻碍万科降价活动,甚至还出现过万科售楼处被砸的事情。某些地方政府也不高兴,因为楼市如果降价,他们的土地就卖不出好价钱。 那时候,各方对万科的态度基本上就一句话:不许降价,远离万科。 王石却看得很开,万科降价时,众多开发商扛住房价不松动,"就好像大部队在掩护万科撤退"。 但接下来一件事,却让王石和万科命悬一线。 四、 还是2008年,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万科捐了220万元。3天后,王石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 "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因慈善成为负担。" 王石的言论,在网上招来铺天盖地的谩骂,万科的形象也一落千丈。有人这样评价王石:虽然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道德高度还没有坟头高。 8天后,万科为挽救公司形象和舆论危机,宣布出资1亿元参与震灾区的重建和恢复。因为这次"捐款门"事件,万科不仅在捐款上多付出了50倍的代价,品牌价值也比前一年缩水了12.31亿。 在股东大会上,王石表示,如果由于他个人言行的不恰当而使得股民抛弃万科,致使股价大跌,会因此辞职。他诚恳的态度,引发了众多股东的"同情"。 据媒体报道,从2001年到2008年,王石已经捐赠了1200多万元的善款,超过了他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王石多次出来道歉,终于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原谅,"虽然王石比起巴菲特还有一些差距,不过比起国内许多有钱人,表现还是不错的,不能因为说错几句话而抹杀他"。 "捐款门"事件让王石和万科翻了一个大跟头,谁知刚喘了一口老气,又遇上了新的危机。 五、 2009年,央行出台降低首付比例、降低二套房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后,楼市迎来了春天。 宽松的银行信贷让大量现金流入房地产,温州的"炒房团"重新出山,一个月就在上海豪掷13.42亿元,买下732套房……楼市里又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在过去一年里,楼市一片冷清,每个地产开发商因为缺钱过得捉襟见肘。如今,白花花的银子涌入地产市场,反转来得太快,让老板们觉得像在做梦。 随着多只房地产股的强势反弹,很多人意识到,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引擎之一。 有了钱,开发商们开始疯狂拿地,天价地块又将房价推向更高。但开发商们并不担心,他们甚至拿涨价当营销的手段。这份信心源自于持续走高的销售业绩。 王石还是十分冷静的。他表示,不拿地王,不当房价领跑者,只专注做住宅,"只要有一天万科不干住宅,我死后也要伸出一只手表示反对。" 不到一年的时间,烫手的楼市迎来宏观调控,二套房贷相继被叫停,二手房市场阴阳合同时代终结。一些明智的开发商开始学习当年王石好榜样,进行降价促销。 而此刻的万科,在冰火两重天的地产市场中稳健前行。2010年前8个月,万科全国销售收入达570亿元,8月份的销售突破100亿元,刷新了房地产企业单月销售纪录。 这个销售业绩已经触及到万科发展的瓶颈,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这是摆在王石面前的问题。 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王石做了一次"孤勇者"。 六、 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表明,全社会40%的能源被房地产建筑业所消耗。如果采用住宅产业化的做法,仅木材一项的消耗将减少80%以上。 此外,住宅产业化将大大缩短工期,能够缩短企业资本周转速度。所以,王石决定推动万科住宅产业化。 其实,王石早在之前几年就做过试点实验。但住宅产业化面临很多挑战,一是成本比传统建筑方法高,二是上下游缺少材料供应商和技术支持。 2010年,节能减排逐渐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与王石的住宅产业化不谋而合。当其他开发商选择观望时,万科成了住宅产业化的孤独实验者。 "总要有人来做的。"王石说,"别人不做,就我们来做,只要规模上去,成本自然就会降下来。" 这年年底,万科营业收入已超1000亿元,比原先预计达到这一目标提前了4年。 这一年,王石59岁,决定淡出万科,出国游学。 他说:"人生就像一颗从枪膛里飞出的子弹,我的最高点已经过去了,现在处在下滑处,应该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了。" 临走之前,王石下了死命令:"2011年(万科)销售额不允许超过1400亿元。"他认为,万科应该把推动"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希望有质量地增长。 然而不过2年的时间,安信"毒"地板事件曝光,万科被牵连。同年,有深圳业主因为房子质量问题,带着花圈愤怒地来到万科梅林总部,挽联上写着:"哀悼万科已逝的品质"。 王石从纽约回国,在股东大会上说:"万科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要想保住这个位子,是该靠数量保持还是质量保持?" "我的态度非常明确,质不过关,量只是过眼云烟,即使成第一了,也很快就会被后面的拉下去。" 没错,万科能走到今天,和王石的理智是分不开的。然而,他有魄力对万科这头狂野巨兽说NO,却为了一个女人化成了"绕指柔"…… 七、 2012年,61岁的王石为了给31岁的女明星田朴珺做一顿红烧肉,照着平板电脑上的教程反复研究,炖了一下午。 随后,受宠若惊的田朴珺将之上传到网上,"笨笨牌红烧肉"正式上线,两人恋情曝光。 田朴珺是上海姑娘,曾在《甄嬛传》中饰演"敦亲王福晋",身高1米72,长得很挺拔,比年过花甲的王石小了整整30岁,据说和他女儿差不多大…… 田朴珺回忆,两人相识之初,王石连续5天请她吃饭,但前三次都没带钱。第五顿时,就向她表白了。 白蹭三顿饭,王石继征服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后,又征服了田朴珺这第八座高峰。 红烧肉走红后,田朴珺一夜之间晋级网络顶流,而"王石婚变"的消息也在网上流传。对此,王石只回应了一句"我没有背叛家庭",就继续操劳去了…… 也是这一年,万科年销售金额1215.4亿元,蝉联行业销售冠军,仍是房地产业唯一年度销售额进入千亿的公司。王石也以税前1504万元的年薪,再度成为"内地房企年薪第一人""地产之王" 。 2013年,万科与素有"美国头号房企"之称的铁狮门公司签约,合作开发旧金山富升街201地块,首次进军美国。 随后,多家房企也加入了进军海外地产市场的队伍。 与之对应的,是一股新兴的海外投资热潮。参与投资的群体,大多是因政策限制丧失买房资格的有钱人。换句话说,房企赚的还是国内投资者的钱。 而在海外大展宏图的万科,在国内却遇上了大麻烦…… 八、 万科先是因24小时供热水食言,遭遇了老业主们的集体维权。还有,一位业主拿性命和王石对赌诚信的微博火遍网络…… 这位业主称:"本人以性命作赌本与万科王石对赌诚信,如果我反映的万科销售欺诈情况属实,万科王石请赔偿我双倍购房款;如果我反映的事实虚假,本人去万科深圳总部门前自焚。"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这位业主购买的万科城住房设有消防连廊,影响采光和视线。但在签订的房屋合同中,万科销售没有将此告知业主,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优惠。 而类似于长春万科蓝山项目,合同中就明确了消防连廊事项,每平米便宜2000元。万科方面作出了回应和一些补偿,但业主们并不买账。 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万科是损失最重的开发商,同时也是第一家加入回购阵营的民营房企。 万科宣布,将回购海港城三期未交付近400套房源,代价是4亿元。 与此同时,一些小偷趁火打劫,浑水摸鱼。一位员工发微信给王石:"我们殊死搏斗都要保障业主财产安全。" 王石念这段微信时,田朴珺就在身边。她说,这是她第一次见王石流泪。 其实,从法律角度来讲,万科等企业也是受害方,他们没有回购的义务。只要验收通过的,开发商在法律上是没有责任的。 但他们选择了:良心。 也是这一年,宝能系高调进军万科,俨然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 王石高调发声,表示不欢迎。他列出了3个理由:一是宝能系信用不足。二是能力不足。三是宝能系短债长投、循环杠杆,风险非常大,是不留退路的赌博。 在"万宝之争"关键时刻,王石曾考虑过3条路:一是管理层出资买下股权实现私有化。二是转为外资。三是换一家国资企业控股。 以王石为首的管理层最终决定,选择国资。但此举为他招来了一片骂声。 九、 还是2015年,王石与深圳地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万科将主要以新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深圳地铁集团所持有的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初步预计交易规模介于400亿至600亿元之间。 如果交易达成,万科将定向增发,深圳地铁也有望取代宝能系,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但此举遭到大股东宝能系和二股东华润的反对,因为这将大幅摊薄现有股东权益和上市公司收益。 在第二年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宝能系提请罢免王石等所有万科董事,想给王石管理层来个"一锅端"。 一位同样出现在罢免名单的万科独董说,当时万科为了自保,在无具体可靠的重组标的情况下火速停牌,没有通知原第一大股东华润集团,也没有迅速召开董事会通报和决策,这是很大的失误。 "最大错误就是标杆领头人王石,虽然曾经对万科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但近年来在光环照耀下有些不自觉的飘飘然。特别是在这次股权争夺战中,出言轻率,树了许多不应该树的敌,加重了万科的困境。" 一位经济学家也表示,王石败于傲慢与偏见,"‘致命的自负’导致今天最困难的局面,在王石眼里什么都不是的姚振华这个蚂蚁,终于逼疯了王石这头大象,让其处处被动,不断露出人性中的破绽。" 2017年,万科迎来史上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创始人王石未出现在万科新一届的董事会中…… 在新一届董事会候选人名单中,7位非独立董事,万科管理层团队和深圳地铁方均握有3席,这与以往华润身为万科大股东时的董事会席位分配一样。 自此,万科告别了王石,进入了"郁亮时代"。 王石是登过珠峰的人。曾有人问他,登上珠峰那一刻是什么感觉? 王石说:"没有震撼,唯一的感觉就是疲惫,想下来。" 下来以后的王石,于2018年10月,他67岁时,在某活动上证实了自己与37岁的田朴珺已完婚的消息。 男人至死是少年,论及所爱,骏马美酒江山美人。骏马他骑过,美酒他饮过,江山在身后,美人在胸前,这人生,他还有什么遗憾呢?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