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董存瑞牺牲后,他家人后来都过得如何?妻子的举动令人泪目
1948年,我军和国军在隆化交战,无数英勇的战士壮烈牺牲。
面对敌人的炮火,董存瑞 在腿部受伤的情况下,把身体作为支架,举着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碉堡,为部队进攻扫平了障碍,牺牲时只有19岁。
而人们不知道,在他的家里,妻子卢长岭也才22岁,父母还要抚养他年幼的弟妹。
作为长兄的他牺牲后,他的家人们过得如何?同志们,前进!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的媳妇卢长岭 正在家里为董家父母做饭。她满心期待,等着丈夫从遥远的战场上平安归来。
而千里之外的隆化县,解放军准备攻占隆化,而董存瑞立刻站出来要去进行爆破任务。
他要去爆破的是敌人的堡垒,敌人在桥上修了一座暗堡,卡在了队伍进攻的路上。他所在爆破小队的任务,就是在大部队发起进攻前炸毁暗堡。
实际战场上,敌人的火力太猛,他们的前两次爆破行动都以失败告终。而在这时,负责进攻的小队已经进入了敌人桥型暗堡的攻击范围,等待发起总攻的号角吹响,所有人会开始全面进攻。
如果到时爆破小组还没炸掉碉堡,其他所有负责进攻的战士都会陷入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董存瑞顾不得个人安危,他要求机枪手用火力掩护,拿着炸药包就冲出了战壕,一路艰险匍匐,他终于成功突进到了桥型暗堡的下面。
但是把炸药包放在桥下,是没办法炸到的,想把炸药贴在桥型暗堡的底层,又没有能够支撑的东西。
很快,总攻时间到了,他急出了一脑门的汗,碉堡还在,战友们随时可能被里面的机枪手击毙。危急之下,他站起来,把炸药包按在桥型暗堡的底部,一把扯开了引线。
远处的战友看到他的动作,疯狂的叫他的名字让他快撤,可他站在桥底一动不动,对着战友的方向大吼道:"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
"嘭"地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开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也消散在了一瞬间的火花中。在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回去找他的遗体,却只找到了一只鞋子。
而他的妻子卢长岭,才刚刚22岁。在1944年的秋天,他们在亲人的祝福下结为了夫妻。两人是青梅竹马,感情一直很好,所以生活虽然清贫,但他们却很幸福。
可祖国大地战火纷飞,他们的感情在国仇家恨上显得那么渺小,董存瑞义无反顾地成为了一名战士。
那时他们才新婚不久,连孩子都没一个。年轻的丈夫奔赴了战场,仅比他大3岁的媳妇在家里担起照料整个家的重任。
1948年,董存瑞牺牲的消息传回家乡,他的母亲听完后直接晕死过去。 满心悲苦,存瑞好好的去当了兵,再回来却是连具完整的遗体都没有。
当时仅仅只有22岁的卢长岭扶住母亲,陷入了迷茫,自己等待多年的少年郎再也回不来了。可是在短暂的迷茫之后,她又重新振作起来,一个人替董存瑞扛起了整个家。
董家父亲坐在位置上,好久都没说一句话,中年丧子,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绝大的打击。但想到儿子拿自己的命扫平了战友们前进的道路,他长叹一口气后道,"娃子是好样的。"董家父母劝说儿媳改嫁
1948年6月8日,东北野战军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1950年9月,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怀来县政府追赠董家"百世光辉"的牌匾。
同年,陈仁麒 打听到了董存瑞故乡后,立刻动身赶了过来。他身上揣着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是董存瑞战友们的捐款,还有他自己的薪资。
董家父母在得知儿子部队的政委来看望了,都纷纷迎了出来。陈仁麒把信封塞给他们,说董存瑞是个优秀的战士,他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董存瑞母亲听到后和儿媳哭成了一团,又是心酸又是骄傲。陈仁麒对董存瑞一直挂念着,因此除了身上这笔经济捐款外,他还想要为他的家人做些什么。
他帮董家申请了烈士补助,还询问卢长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卢长岭并没有为自己说一个字,只是说存瑞的妹妹到了上学的年纪,能不能帮忙把妹妹弄到县里上学。
在安顿好董存瑞妹妹的学校后,陈仁麒还记住了董家地址,常年与存瑞的父亲进行书信往来。并且常常寄来衣物、钱财等作为补贴。他还拿自己的工资去还资助董存瑞的妹妹上完大学。
而卢长岭因为年轻,样貌不错,还能干勤家,所以在媒人眼中一直是个香饽饽。这些年,村里不少媒人都找上门来,想为她重新说门亲事。
但是卢长岭一直都在家照顾老人,照看弟妹,对再嫁这件事完全不感兴趣。可她不在意,董存瑞的父母却放在了心上。
这些年儿媳为这个家忙里忙外,对公婆孝顺,对弟妹友善,他们都看在眼里,也早已把这个勤劳的姑娘当作了自己的女儿。
他们觉得儿子走得早,媳妇还那么年轻,不应该就把这辈子耗在了董家。公婆两人想让卢长岭趁年轻改嫁,免得儿媳老的时候膝下无子,没人照顾。
可对于他们二人的劝解,卢长岭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她坚持要替丈夫为父母尽孝,还要为他们养老送终,说弟弟妹妹还小,她不能走。听到她这样说,董家父母都红了眼眶。
他们写信给陈仁麒,把家里的事情说了出来,想让儿子曾经的政委劝劝儿媳。在陈仁麒的劝说之下,卢长岭终于慢慢打开心扉,不再抗拒改嫁这件事。
董家二老趁热打铁,开始为儿媳物色改嫁对象。他们在乡亲的介绍下,看中了卢长岭工厂的一位同事。
这个男人为人老实,而且对卢长岭早已有意,但碍于卢长岭并没有改嫁的想法,因此迟迟没动作。
在董家二老的撮合下,卢长岭最终和他结了婚。出嫁之前,董存瑞的父母给她说,就算改嫁了,董家也是她半个娘家,有事没事都可以回来看看,永远有她一个位置。
并且两位朴实的农民,还自己拿钱给曾经的儿媳添了些嫁妆。在改嫁之后,卢长岭还时不时回到董家照顾董存瑞的父母。
她新婚后的日子很快乐,有人和她一起承担,压力小了很多。不久之后她就有了身孕,怀胎十月后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
但由于在生产的时候出现了大出血,虽然母女二人都保住了,卢长岭却留下了病根。在女儿还没有满百天的时候,她因病去世。 为国家做贡献的董家后人
董家二老一直受到政府的照顾,领着最高标准的抚恤金,但是他们都很节俭,甚至在别人有难时,还会把抚恤金拿出来接济他人。
在1951年国庆节,伟人亲自邀请董存瑞的父亲参加国庆观礼。知道自己的儿子为国家做了贡献,这个老人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泪流满面。
董存瑞的妹妹在大哥的影响下,成为了模范工人,并且还在结婚后生下了儿子艾冬 。艾冬在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荣获三次三等功。
他知道董存瑞是自己的舅舅,可是却从不张扬,低调做事。他在2014年开始负责非紧急救助管理工作,面对繁重的压力干劲满满。
他建立了定期通报、电话回访等工作机制,关注反映较多的民生问题,尽最大努力去解决老百姓的面临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2020年春节,疫情肆虐,形势严峻。"接诉即办"专线更是每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在大年三十,艾冬还在坚守接听岗位,待在公安局的"接诉即办"的一线。
同事们都劝他注意休息,调休一下,但他却说疫情当前,任务繁重,他不能走。
2020年2月15日,因为长时间坚守岗位,艾冬突发急性脑溢血,不幸牺牲在抗疫一线,年仅45岁。被公安部追授为二级英雄模范。
而董存瑞弟弟的孩子董继英 ,成为了一位人民教师,多年来都在讲台上教书授课,为国家培养年轻的下一代。他们的舅舅是国家的英雄,但他们却从不挂在嘴边,低调做事,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2022年,董存瑞的父母离开了人世,但有来自各方的照顾,还有儿子董存金的照料,老人度过了一个安详的晚年。
在董存瑞牺牲后,妻子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为其守寡三年,照料他的父母弟妹。董家后人一个个都成了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将"存瑞"精神铭记在心,融入在了自己的行动里。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国家更不能没有英雄的精神。董存瑞虽然牺牲,但他的壮举和精神却永远记在了历史中,作为一座灯塔照亮着后辈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