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个人,麻木的国家
先讲清楚。
这里说的"个人"是日本人,这里说的"国家"是日本国。
最近重读日本平成史,觉得有些事很有意思,就随便写写。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好了,言归正传。
01
1997年11月,绝对是日本金融史上的至暗一月。
因为在这个月里的三个星期一,有三家金融机构相继破产,且一次比一次猛烈。
就跟商量好了似的,非要把这个还没从泡沫废墟中站起来的国家再次打倒,顺便补上几脚。
11月3日,星期一,日本三洋证券宣布破产。这是一家中型券商,客户保证金规模约2.7万亿日元,破产时还有83亿日元的银行间贷款未还。
三洋证券的破产,引起了一些民众的担心,但也没有太多恐慌。
因为这已经是日本泡沫破裂后的第七个年头,人们见过了太多的破产倒闭事件,已经有点麻了。
问题是谁也没有想到,已经烂透了的事情,还能更烂。
三洋证券的破产只是新一轮比烂行动的开始。
1997年11月17日,市民在北海道拓殖银行总行门前领取报道"拓殖银行破产"的号外
11月17日,又是一个星期一,北海道拓殖银行宣布破产。
这次就有点严重了。
和之前那些破产的中小银行不同,拓殖银行可是北海道地区最大、全日本第十大的商业银行,它破产时的坏账规模已经突破了1万亿日元。
因此,这也是二战后日本最大规模的银行倒闭事件,打破了"大型商业银行不会倒闭"的传统认知,民众的心理开始受到冲击。
紧接着又过了一周,11月24日,还是一个星期一,最重磅的破产戏份开始上演。
上午11点30分,山一证券新闻发布会在东京总部准时召开,在无数闪光灯的簇拥下,社长野泽正平宣布"自主废业"。
换句话说,位居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破产了。
而这一年,刚刚好是它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
1997年11月24日,野泽正平宣布山一证券"自主闭业"
在随后漫长的问答环节,几乎一夜未眠的野泽正平始终平和应对,冷静的回答着记者们层出不穷的问题。
直到最后时刻,当有记者问到,如何安置即将集体失业的7500名员工时,这位年近六旬的社长突然情绪失控,痛哭流涕的说道:
"全是我的错,员工是无辜的!
无论如何,请大家帮助他们,拜托了!"
说完,野泽正平已是泪流满面,他起身鞠躬,不能自已。
这一画面通过各大电视台传播到千家万户,在无数日本民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久久挥之不去。
紧接着,恐慌情绪蔓延,银行出现挤兑事件,山一证券在全国的100多家营业部更是被无数投资者包围。
02
虽然在发布会上,野泽正平把所有责任都揽了下来,但实际上,山一证券的锅根本轮不到他来背。
因为就在3个月前,野泽正平才刚刚被提拔上来,之前的高管们被捕的被捕、被杀的被杀、辞职的辞职,早就散了架。诺大的山一证券,不过是一直在强撑着罢了。
说白了,野泽正平是被抓来顶雷的。他上任之后才被告知,公司已经隐瞒亏损2600亿日元,负债3.5万亿日元,随时可能倒闭。
可想而知,当时的野泽正平在听到这一消息后,有多么绝望。
泡沫时期,日本各大证券公司赚的盆满钵满
山一证券破产的直接原因,和之前的三洋证券、拓殖银行,以及其他大大小小金融机构一样,都是资金周转不灵。
早些年,泡沫时期的钱太好赚了,没有哪家机构能经得起诱惑。当时随便一个金融从业者的薪水都不比今天的中金员工少,月薪8万根本不算什么,平均水平都达不到。
所以必然要把业务做大,多放贷款、多卖理财、多做投资,让钱生钱利滚利,全国人民都嗨皮。
直到有一天,咔嚓!音乐停了,大厦崩了。投资全都亏了、贷款还不起了、资产也贬值了,大家一起完犊子。
简单说,过程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但因为毕竟属于金融机构,全社会最有钱的地方,越大越有钱。所以1991年泡沫破裂后没有马上爆雷,而是一直硬挺了好几年。
问题是,在这几年里隐患并没有被排除,债务依然存在,而且越积越多,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又赶上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雪上加霜,只能爆掉。
尤其是山一证券,它非但没有尝试解决问题,还做假账,隐瞒损失,搞利益输送。
为了保住客户,山一证券创造性的提供一种"损失补偿"服务,将原本客户损失的部分,直接现金补偿,相当于保本理财。
当然,这种"损失补偿"只针对VIP客户,小散户就不管了。
野泽正平在发布会上失声痛哭
山一证券的种种骚操作被曝光后,一度引发公愤。后果就是,社长被抓、11名高管辞职,还有客户经理被当街刺杀。
在这些负面舆论的轮番轰炸下,让原本打算出手相救的大藏省也改变了想法,不得不放弃治疗,让其"自主废业"。
于是,才有了11月24日那一幕。
03
日本的金融崩溃,在野泽正平的痛哭声中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数据显示,从1997年12月开始,也就是三大金融机构破产的次月,日本国民消费指数就出现明显下降。
进入1998年,失业率开始走高,企业投资意愿大幅降低,GDP直接掉到了-1.1%,第二年则为-0.3%。
连续两年的经济负增长,这对于日本来说也是历史首次。
金融崩溃的威力之所以巨大,是因为它代表一切社会活动的信心来源。而原本应该作为国家支柱的大型金融机构,竟然说倒就倒,还藏着那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不免让人备受打击。
用当时一位银行行长的话说就是,"日本人第一次见到了‘妖怪’"。
所谓"妖怪",就是在全社会蔓延的那种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不安全感。
失业的人对生活感到绝望,在职的人整日担心失业;小企业害怕突然破产,大企业不敢扩大投资;银行担心贷款收不回来,又担心没人来借钱….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于是,1998年2日,日本政府紧急通过《金融安定化法》,计划投入30万亿日元搭建国家救助框架。
紧接着,倒闭的倒闭、合并的合并、收归国有的收归国有,一场涉及整个银行业的大重组时代到来了。
10年间,日本十大商业银行,全都经历了合并重组,更名换姓,无一例外。
与银行业大重组同时进行的,其实是日本全行业的重组潮。制造、能源、贸易、零售、制药、电子….各行各业都在洗牌,兼并重组不停上演,案例多到不胜枚举。
但有一个企业值得一提,就是日产。
众所周知,汽车一直以来都是日本重要的支柱产业,丰田始终稳坐老大,老二则是日产。
不幸的是,泡沫破裂后,日产一口气从1992年亏到了1998年,累计净损益4400亿日元。
更不幸的是,日产的对口银行兴业银行此时正等着重组,自身难保,根本顾不上它。
就连社长塙义一也认为,"除了引入外企注资,日产已经无路可走。"
于是乎,法国雷诺闻讯而来,以8000亿日元的代价吃掉了比自己规模还大的日产。
在这之后,日产的经营状况虽然明显好转,也顺利实现扭亏为盈,但和丰田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老二的位子也没坐稳,终于在进入21世纪后被本田取代。
雷诺副总裁戈恩(右)与时任日产总裁塙义一。这个曾被视为拯救了日产的法国男人,2018年因巨额经济犯罪逮捕
04
最后聊聊失业和裁员。
长期以来,日本都以低失业率著称。泡沫破裂前的三四十年,日本年平均失业率从未超过3%,即使是在泡沫破裂后的1993年,失业率也只有2.5%。
不过此时已处于上升通道,很快就突破了3%,2002年达到历史峰值的5.4%,随后便开始下降。
直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的第二年,日本失业率才再次升至5.5%,但很快又降了下去。如今,已经回到3%以下。
作为对比,美国的历年失业率就跟心电图一样,忽高忽低,但很少低于3%。次贷危机后最高曾达到10%。
但这个纪录在2020年被打破了,那一年,美国失业率达到创纪录的13.3%。
至于其他国家,就不一一对比了,毕竟有的数字也不可信。
总之,日本的失业率无论跟谁比都不算高,哪怕经历了泡沫破裂和金融崩溃,这一点属实不易。
原山一证券员工
追根溯源,低失业率其实跟日本文化密切相关。
在日本人看来,企业是由企业中的每一个人聚合在一起构成的"共同体",比起成本和利润的波动,他们更看重长期稳定的关系。
不到万不得已,员工不会随便离职,老板更不会轻易裁员。
1999年,在日本企业经营最为困难的时期,丰田社长奥田硕曾公开说过一句话:
"如果裁员的话,在此之前,经营者应该切腹以谢天下。"
这话可能说的有点过,但却把日本人的那种执念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日本语境下,企业如果要靠裁员求生的话,对经营者来说不啻为一种耻辱。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被问到如何处置即将失业的员工时,野泽正平会突然情绪崩溃,大哭不止。
据他的身边人说,在宣布破产前一夜,野泽正平曾有过跳楼自杀的想法,但身为社长还要处理诸多善后事宜,只能勉力支撑。
原山一证券员工
那问题又来了,形势这么差,如果不裁员,企业怎么活?
对于这个问题,日本经济学家伊丹敬之有过总结。
他认为,危机来临时,日本企业的行动原理是优先满足从业人员的利益分配,减少股东利益,缩小企业附加值;待形势好转后,在盈余范围内,尽量扩大股东利益。
当然,其他还有诸如调整工作时间、增加非正式雇工等手段用以降低人工成本。
扯这么多,并不是说日本企业就压根不裁员,那不可能。只是相较于其他国家,日本企业裁员更罕见,也更谨慎。
2000年,日本电器三巨头东芝、日立、松下就曾集体裁员70000多人,震动全国。
可想而知,当时的企业家们已经被逼到了何种境地。
尾声
2017年5月,一篇名为《不安的个人,麻木的国家——如何在混乱时代生存下去》的文章在日本网络上走红。
这篇长达65页的文章原本只是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一份内部报告,作者是30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官员,都是有编制的体制内人士。
这份报告的核心是关于日本未来发展的思考,内容是以年轻视角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进行审视,其中不乏对当下制度和价值观的批判。
"年轻人还有活跃的舞台吗?"
"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是年轻人,资源分配也理应更重视这一代人。"
"现在的年轻人强烈感觉到一种照这样下去会很糟糕的危机感。"
"这个时代已经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一个不再理所当然的时代。"
……
诸如此类的话语充斥在报告中,散发着作者强烈的不满和不安。
也许,这份报告并不十分严谨,也不够客观。毕竟,日本平成时代的成就也是巨大的,政府也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
但就是这样一篇冗长的官方报告,却在民间引发了强烈共鸣。一时间转发无数,浏览量数百万,下载量150万,堪称年度爆款网文。
那么,这件事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知道当年日本年轻人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只记得那时候有一个词很流行,叫"平成废宅"。
天天涂防晒霜,洗面奶又不能天天洗,怕过度清洁,对皮肤不好,我该怎么办?如果你出门必须要涂防晒,防晒工作做好是抗衰老最好的步骤,但是在家,尤其是现在真的没有必要涂防晒,除非靠窗工作,阳光可以晒到,防晒要选择温和的不要显白,显白的防晒里面加了sio2是牙
科颜氏的基础水乳霜套装适合30岁左右用吗?谢谢邀请,樱桃番茄今天跟大家来分享一下。科颜氏的基础水乳霜套装适合30岁左右用吗?科颜氏高保湿水乳真是我这个干皮的挚爱!!!这套我已经用了大半瓶了当时入的时候真是找了各种水乳安利对
各位职场老铁,你见过的最无耻的公司报销制度和流程是什么样的?出差结束1年后,才能拿到报销款,不知道算不算最无耻?上一家公司是一个央企的三级子公司,之所以辞职,很大的原因就是报销制度和流程无耻到极点。到底有多无耻?耐心看完你就会大开眼界。干活
司机未酒驾毒驾撞飞闯红灯行人,为何要提倡礼让斑马线?曾经有人说过,闯红灯行人不要拦他,就算躲过这个路口,还会在下一个路口。这种语述虽说过份,也透漏出对某些行人闯红灯的无奈,对交通安全没有基本常识的概念。礼让行人,出台这个规定是完全正
落地价15万以下的suv买什么不后悔?长安CS75PLUS指导价10。6915。49万元市场优惠0。20。8万元作为常年和哈弗H6争夺SUV销量榜单第一的车型,长安CS75PLUS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一款紧凑型SUV。在动
你在西安吃过最好吃的小吃是什么?谢谢邀请,我觉着西安,回民街上的,一种酥糖,切成方的,有芝麻的,核桃仁儿,杏仁的,但是就是价钱贵了点,西安的,小的薄皮的柿子,还有一种凉粉,微微带点绿色的那种,再来一个肉夹馍美极了
小时候你在哈尔滨冬天是怎么过的?那时候的冬天,虽然比现在冷,但是我们玩出来了激情,所以说那个时代是,燃烧的岁月!我们去八区体育场,打冰嘎,换着班的滑冰(因为我买不起冰鞋,只有和发小们替换着玩。滑冰鞋的号码如果大了
云南有哪些旅游景点值得去?云南值得游玩的地方非常多,几乎每个地市都有值得一游的地方,也不可能一一叙述,挑一些比较知名的地方说一下吧。一昆明。石林滇池西山官渡古镇东川红土地轿子雪山海埂云南民族村翠湖公园圆通山
既然至今人类还未实现超光速,那么光速是怎么被人类测出来呢?大家都知道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秒钟就能走3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七圈半。这么快的速度,人类是如何测量的呢?在古希腊时代,对于光速到底是什么,人们并不是很清楚,因此一些科学家比如亚里
华为麒麟960怎么样?不知道题主听到了什么?怎么说的?把960说的有多好?但我分析您可能误会了,比如这么说吧,大家都说从iphone4S以后苹果的手机都不好,不再是那个带给世人惊喜的苹果了,不能再任媒体
你们想如何用一句话来评价?男女老少贫富官民都能说自己想说的话。感谢头条君给本农夫搭建展示自己行为的平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今日头条是我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是宏扬爱国主义好地方。是展示自我,百花齐放的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