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凌晨,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表示美国官员要求其停止向中国出口两种用于人工智能的顶级计算机芯片。这是美国政府为维护其在云计算、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领先地位,并不断削弱甚至彻底摧毁中国在相关科技领域竞争力,对中国公司实施的又一次刻意打压,也昭示着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且将长期持续存在。 近些年,中国通过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实现了突破,并建立了一定的领先优势。但包括在,如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激光雷达、核心工业软件、核心算法等领域,我们还是受制于人,"卡脖子"问题突出。要彻底解决,真正成为像美国一样的科技强国,除了坚持和深化全球科技合作路线不动摇外,必须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规模,优化科研投入结构方面出重拳,坚定地将投入的重心向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倾斜,提升基础科研投入的比重和规模,确保我们在关键技术与核心设备等方面具有完全自主的科研创新能力。 基础科学研究枯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投入,但其是一切产业创新的源泉和基石。没有强大扎实的基础科学研究,产业创新能力很快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强大扎实的基础科学研究,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目前,我们在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方面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并不大(具体数据见表1、表2)。但在基础研究占比方面,美日等国基本保持在12%—23%之间,而我们2021年在基础研究经费方面的占比仅为6.5%。这即是差距,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努力赶超的方向。 不断提升科技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任重而道远。永远在路上!加油,中国!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2020年在R&D经费投入强度方面的比较(表1) 国家 中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R&D经费投入强度 2.44% 3.45% 3.14% 3.27% 4.51% 2019——2021年度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规模与强度(表2) 年度 2019年度 2020年度 2021年度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22143.6 24393.1 27956.3 R&D经费投入强度 2.23% 2.4% 2.44% 基础研究 1335.6 1467.0 1817.0 占 R&D比重 6.03% 6.01% 6.5% 应用研究 2498.5 2757.2 3145.4 占 R&D比重 11.28% 11.3% 11.25% 试验发展 18309.5 20168.9 22995.9 占 R&D比重 82.69% 82.9% 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