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angins 7月15日深夜,中国恒大(3333.HK)在港交所发布重磅公告称,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或清盘令,如有)已被撤回或被解除,并且解除了任何清盘人的任命(无论是否临时) 。 公告除了清盘呈请外,还公布了"20恒大01"再次展期未通过的消息: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债券持有人近期就"20恒大01"债券的调整本息兑付安排再次展期进行表决。债券持有人未通过相关的调整安排。于该债券本息兑付日2022年7月8日终,恒大地产未支付相关的本息 。 该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45亿元 ,票面利率6.98% ,债券期限3年 。 一、清盘呈请事件 1、事件回顾 6月27日,据香港高等法院网站显示,Top Shine Global Limited of Intershore Consult (Samoa) Limited已于香港高等法院向中国恒大集团提出清盘呈请 ,案件编号为HCCW 220/2022,聆讯时间定于8月31日上午9:30。 次日, 6月28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Top Shine Global Limited of Intershore Consult (Samoa)Limited(呈请人)于2022年6月24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对本公司的清盘呈请,涉及本公司的财务义务金额为8.625亿港元。 中国恒大表示将极力反对该呈请。公司预期该呈请将不会影响本公司的重组计划或时间表。同时,公司一直在积极与债权人沟通,推进境外债务重组工作,预期将于七月底前公布境外债务重组初步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中国恒大发起清盘呈请的呈请人"连浩民"浮出水面。根据公开资料,连浩民为大圣证券有限公司创始人,HKE HOLDING Limited执行董事。其执掌的佳盛环球有限公司曾为中国恒大"房车宝"的战略投资者之一。而此次中国恒大遭清盘申请,被认为因"房车宝"未在约定时间内上市、投资者要求中国恒大赎回而不得所致。 2、什么是清盘呈请? 所谓 清盘呈请 ,是一种法律程序,公司的生产运作停止,所有资产(包括生财工具的机械、工厂、办公室及物业)在短期内出售从而变回现金,按先后次序偿还(分派给)未付的债项,之后按法律程序,宣布公司解散的一连串过程。 清盘呈请 并不是我国法律上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是依据香港法律,"清盘呈请"法律效果上类似于破产清算。 一般来说,在发生债券违约的情况下,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有权向法院呈请清盘。 根据香港相关法律,任何一个债权人都可以呈请清盘。这种情况下,一般公司会做一些抵抗,比如提出异议,不同意清盘等等。法院必须要给予被呈请清盘方答辩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排除双方可能会达成某些协议。 当然如果清盘申请通过,法院会发出强制清盘令,颁令公司变卖资产以偿还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等。 但是由于恒大的业务和债权人主要集中在境内,即使是香港法院发出强制清盘令,很难说能不能对恒大形成约束。 自2021年下半年恒大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后,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危机由点及面扩散,目前已发生多个境内房企遭遇清盘呈请的案例。 2022年2月,上海房企大发地产(06111.HK)遭债权人向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交清盘呈请,是今年首例。 对于债权人此番举动,大发地产随后发布公告称,强烈反对。 2022年3月,福晟国际(0627.HK)遭债权人银顺(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向百慕达高等法院提出的清盘呈请。 对于债权人此番举动,福晟国际也随后发布公告称,强烈反对。 2022年5月,花样年控股(1777.HK)遭债权人Flower SPV4Limited向开曼群岛大法院提出的清盘呈请。 对于债权人此番举动,花样年控股也随后发布公告称,强烈反对。 对于恒大此次突遭的清盘呈请意外,恒大大概率随后也会反对此次清盘呈请,至于是不是有用,就另说了。 二、恒大近期情况汇总 1、关于重组方面的进展 6月20日晚,中国恒大(3333.HK)发布公告,涉及 重组方案 、恒大物业独立调查 、2021年度业绩 、复牌计划 等重磅内容。 其中: 1、重组方案。 目前正积极推进重组工作,目前推进进度符合预期,将于7月底公布初步重组方案。 2、恒大物业独立调查。 恒大物业()人民币134亿元的质押担保物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进行独立调查还在继续进行中,现阶段尚未能确定预期完成独立调查的时间。 3、2021年度业绩。 审计工作受疫情及恒大物业质押担保物独立调查的影响,尚未能确定2021年业绩的发布时间。 4、复牌时间。 中国恒大须于2023年9月20日前完成复牌 ,否则将被摘牌。期间,且须公布上市规则规定的所有未公布的财务业绩,并解决任何审计保留意见;向市场通报所有重要信息使本公司股东和其他投资者可以评估本公司的情况。 2、关于保交楼方面的进展 6月20日上午,恒大地产山西官方微信披露,其在山西的所有项目均已实现100%复工。 笔者统计了一下恒大在山西的项目,共16个项目。其中有10个是位于省会太原市中心的,其它6个分布在各个其它市,而这也是自恒大去年9月全面爆发流动性危机以来,首个以省为单位的全面复工。此前(5月5日),恒大官微公告, 恒大在4月实现销售30.9亿元的突破性收入,一举打破了去年9月到今年3月销售收入接近于"0"的停滞状态 。而且据易居统计,2022年前1-5个月,中国恒大销售额达到172.6亿元,位列38名。 数据来源:易居中国 随着复工与销售收入的相继突破,会全面带来正向的现金流: 全面复工→保交楼→预售资金解冻+销售收入→流动性全面恢复 ,而流动性的全面恢复,不仅仅对恒大自身早日恢复正常运转大有裨益,而且对于恒大业主、对上下游合作伙伴、对所有债权人来说,意义太重要了。 3、关于恒驰汽车方面 7月6日,恒大汽车旗下首款量产车型"恒驰5"纯电SUV开启预售,公布预售价格为17.9万元,首批恒驰5的交车时间预计是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在预售发布会上宣称恒驰5是"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近期,中国恒大执行董事、执行总裁肖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恒大汽车在广州、天津正式对外开放展示体验中心,同步搭建11个直营销售中心。按照恒大当前的资金状况,仅靠自身显然难以完成全国销售网络的搭建,因此除了自营门店外,恒大汽车4月30日宣布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等18个城市招募授权代理商。在预售发布会上,刘永灼透露称,今年授权代理门店的数量将达到200家。不仅如此,恒大还继续将卖房子的全员营销策略实施到卖车中。 三、恒大事件的可能结局 情形一:破产清算 可能性指数:★ 在行业流动性低迷的时候对恒大最优质的土地资产进行破产清算,其清算价格将会大大低于实际的土地价值,而且,在流动性不足的前提下其所受偿的金额并不能完全覆盖债务,因此对债权人而言是一种最不利的局面,特别是按顺位清偿的前提下,恒大优质项目的抵质押权均在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手中,如若通过直接清算的方式对抵质押的项目进行变现,变现金融很可能无法完全覆盖这些具有优先受偿权的权利人的债权金额同,更不用谈那些数量巨大的普通小额债权人的清偿了。此外,通过这种清算变现的方式对土地的集中抛售,势必影响到周边土地一级市场的行情,也不利于地方财政,可谓是一种多输的局面。 笔者预计,破产清算不管是恒大自身亦或是监管层面或者社会整体效果来说均不佳,因此清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情形二:债务重整+债转股 可能性指数:★★★ 在恒大事件发生后,自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至今年第一季度,土地一级市场及住宅一、二级市场均急剧转冷的情况看,恒大的危机如果不能尽快有效化解,其对上、下游众多产业链的风险溢出作用会持续扩大,而从高层近期的一系列动作看,其也并不希望房地产整个行业在失速状态下持续太久。而对恒大进行债务重整,程序相较于同样可以平衡各方利益的破产重整程序而言,其具有速度更快、时间更短的优势,而这节省下来的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债务重组需要取得不同类型债务人的高度配合。 随着恒大保交楼的超预期,恒大自身的造血能力正在快速恢复,此时若推进债务重组,可以说是与恒大现阶段所有债权人利益最可能实现的一个平衡方案,发生这一概率的可能性较高。当然,这一操作除了政策层面的加持外,取得不同类型的债权人的同意也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就部分债务也会允许以债转股的形式进行,以换取债务人的最大配合。 情形三:破产重整 可能性指数:★★ 如果不同类型债务人不能高度配合快速推进恒大事件的圆满解决,那破产重整几乎就是最后一个最佳平衡各方利益的唯一之路。预计大概率会采用华夏幸福加海航的处置方式:出售一部分资产+承债式带出一部分资产+留债清偿一部分+信托计划兜底。有海航集团和华夏幸福作为指导,相信高层对恒大事件在风险化解上将更轻车熟路。 其实,从恒大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立、广东省政府进驻恒大、央行等监管机构召集包括5大AMC在内的金融机构对包括恒大等12家房企进行纾困等力度来看,预计监管机构后续也会坚决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途径进行恒大风险的化解。在恒大之前,由政府牵头并成功化解企业债务危机,海航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 相比海航被动破产重整成功来说,如若进行破产重整,恒大在主动作为方面预计会有更大的灵活性。而政府介入恒大危机处置的力度,也会根据恒大在保交楼核心方面的推进及配合力度以及整体房地产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综合研判。从监管机构此前的几次静态来看,在能市场化、法治化解决的情况下,尽量不插手,因为一旦政府深入干预,其工作目标也将不仅仅是保交楼及风险隔离,而是大大扩展到包括金融机构、供应商、理财产品客户、商品房消费者、债券持有人等等各方面,这些群体的利益都需要平衡。 甚至于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防止恒大在没有完成保交楼等维稳任务前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因为一旦进入破产重整通道,就需要按照破产法律法规重新来过,需要按法律行事,平等保护所有债权人,目前保交楼这种优先保护商品房消费者债权的做法并不符合破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恐怕需要重新部署。而如若无法进行保交楼,对社会层面的整体层面的影响会更大。此外,对于恒大的境外违约预计将与境外将完全不一样,恒大大概率很难控制境外债权人提起破产的诉求,如果境外债权人提起破产诉求影响到境内,届时恒大还是有可能被动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情形四:复工超预期+项目企业股权转让+战投注资 可能性指数:★★ 从五一期间的恒大官方微信的公告来看,其不仅复工超预期,而且实现了自去年危机爆发以来首个月实现销售恢复性增长,叠加恒驰汽车的"通关批文",预计现金流将有比较明显的改观:复工超预期释放此前被监管的项目预售资金+恒驰5预售的如期开启下线,意味着作为恒大集团最具想象空间的恒大汽车板块造血能力的恢复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其汽车板块价值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重估亦在情理之中。目前,恒大系的三个上市公司主体(中国恒大、恒大物业、恒大汽车)股价处于历史最低阶段,若引入新战投方,对恒大、对新战投方而言是绝对的双赢:不仅输血恒大进一步增强其现金流从而加速恢复造血能力,而且因造血能力的恢复对其低估的股价进行修复,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但是如若恒驰汽车预售无限期推迟是事实,将会明显影响到目前市场上对恒大已经岌岌可危的信心,为这一可能的结果再添不确实性,作为当前情形下共赢面最佳的选择,能否实现同样还需要各方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