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棺救人一针救活两条命李时珍经典医案
1541年,李时珍外出行医,路过湖口,偶遇送葬队伍。行人纷纷让路,唯独李时珍伸开双手,拦住队伍。队伍中一男子怒骂道:"快让开,别误了时辰。"没想到李时珍的一句话,让男子当场下跪。
那天气候炎热,汗流浃背的李时珍,背着药箱,路过湖边,用手捧起冰凉的湖水,痛快地洗了个脸。
就在这时,李时珍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哀乐声,并伴随着哭丧的声音。他来到大路中间一看,原来是一群披麻戴孝之人,抬着棺材,从远处走来。
李时珍
路上的行人纷纷让行,李时珍也站在一旁,打量着这送葬队伍。
4个壮汉抬着棺材走在中间,其余人穿着丧服,分散在前后。
李时珍无意中发现,地上有一滴滴的血迹,呈鲜红色。他在仔细的打量棺材,发现棺材缝上有少许的血正慢慢地顺着棺材向下滴落。
李时珍见此情况,大吃一惊,他快步走到队伍之前,伸开双手拦住了行驶的队伍。
送葬队伍停了下来,从队伍中走出一位青年男子,怒骂道:"你干什么,我夫人出殡,赶紧让开,别误了时辰"。
李时珍焦急地对男子说道:"快将棺材打开,里面的人还活着,要是时间一长,在这密闭空间里,会因窒息而死。"
李时珍的话音刚落,众人议论纷纷:
"他是故意来捣乱的吧! 死者为大,岂能开棺,这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这不是李时珍大夫吗,他医术高超,难道真如他所说,人还活着?"
"简直荒唐,人已死,难道他还能把死人救活?"
青年男子对李时珍说:"棺材里的人是我夫人,她昨晚临产,疼得一直叫喊,熬到早晨,也没有把孩子生下来,结果自己却没了呼吸。可怜我那薄命的夫人和还未出生的孩子。"
青年男子说到这里,两泪汪汪,面容惆怅,他又拱手道:"还请李先生让路,我好尽快让夫人入土为安。"
李时珍焦急地说:"请相信我,你家夫人还活着,赶紧开棺,要是晚了,我可就束手无策了。"
此时的青年男子,有些犹豫不决,如果真如李时珍所说,夫人没有死,那再好不过。若是夫人已去世,这要是开棺,可不吉利啊。
正在这时,一位老妇人,从队伍中走来,哽咽着说:"李先生,我认识你,你医术高超,曾救活了很多垂危病人。你确认我儿媳还没有死?"
李时珍点了点头。
老夫人急忙地对青年男子说:"儿啊,你还犹豫什么?赶快开棺,让李先生救人啊!"
青年男子听后,赶紧让人将棺材放在茂密的树下,并打开了棺材。
路上的行人也都围了过来,想看看李时珍如何将人救活。
李时珍看着躺在棺材的女子,紧闭双眼,脸色苍白,肚子高高隆起。他伸出手指放在女子鼻下,这时已感受不到女子的气息。他内心大惊,难道女子已经去世。
他连忙给那女子切脉,突然感受到脉搏传来微弱的跳动,他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悬起的心终于落下。
李时珍给女子按揉了一些部位后,又从药箱里掏出一根银针,对着女子的心窝一扎。
行完针后,李时珍对大家说:"再等一会儿,这女子就会醒来。"
大家看着这一幕,将信将疑,毕竟女子还没有醒来,并不能证明李时珍已经救活了女子。
有人好奇地问:"当时女子还躺在棺材里,你是如何判定她还没有死?"
李时珍伸出手指着棺材说:"你们看棺材上还在滴血,而且是鲜红色。如果人死了,血会凝住,根本不会流血,所以我才判断棺中之人还没有死。"
众人都朝着李时珍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棺材缝上有少许的血正在滴落。
李时珍
就在这时,大家听见"嗯"的一声。大家循声望去,原来是那躺着的女子发出的声音。她的眼睫毛微微地颤动两下,慢慢地张开了眼睛。
大家看到这一幕,惊叫起来:"真的活过来了!李先生真是神了!"
青年男子看到这一幕,感激地跪在了李时珍的面前:"谢谢李先生的救命之恩,我之前还责怪你不怀好意,没想到李先生不计前嫌,救活了我的夫人。"
李时珍笑着扶起男子说:"救死扶伤是我作为大夫的责任,不必如此。"
李时珍又给醒来的女子切脉后,开了一道方子,交给青年男子:"把你夫人带回家好生安顿,按照我开的药方给她服下,能保住肚里的胎儿。"
男子听见后喜笑颜开,对李时珍感激万分。
后来女子服下李时珍开的药后,顺利地产下了孩子。
大家都被李时珍用一根银针,救活两人的医术惊呆了,被大家称为一代名医。
李时珍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而是潜心学习, 刻苦钻研,不断的积累,最后历经27年,写下了一本传世名著《本草纲目》,不仅成为了当时的医学圣典,还为我们现在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时珍拥有一颗悬壶救世的心,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他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医学上,不仅造福当时的百姓,还为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贵重的"葵宝"。
这女子非常的幸运,遇见了李时珍,将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李时珍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怀,不仅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还促进着我们国家的医学发展。
李时珍
您学到了什么?传承什么?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