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Slowtime | 慢时光 文/时光君-双木 慢时光原创,转载请联系 最近,全国多地高考成绩出炉,几家欢喜几家忧。 而有一所特殊的高中,也再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它就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 这所建在贫困县城边的学校,没有充足的经费,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但它却创造了一个高考神话。 作为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在14年间,它将近两千名女孩送出了大山。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贫困生。 她们连肉都吃不起,用不起卫生巾。 如果不是华坪女高,她们或许会在十八九岁就嫁人,早早生子,然后在大山中挣扎一生。 而这其中最大的功劳,当属学校的创办人张桂梅。 她无儿无女,却心系上千名孩子,用生命教书育人,让大山里的女孩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正如《感动中国》写给她的颁奖词: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 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 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 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011年,华坪女高第一批96名学生迎来高考。 这96名考生,入学并没有门槛。 只要是想上学的贫困女孩,不管学习基础有多差她都收,而且不收一分钱。 反倒是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来读书。 最后,还是张桂梅一家一家上门求家长,才把孩子们领到了学校。 她们的底子其实特别差。 差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一个女生在全市统考中,数学仅仅只考了6分。 但第一次高考的成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本科上线69人,一本上线率4.26%,综合上线率100%。 此后,华坪女高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 到了2020年,学校159名考生,全部考上了二本,一本上线率也高达40%多,综合成绩位居丽江全市第一。 但张桂梅为此付出的代价,却让人心痛。 2021年,张桂梅获得了共和国颁发的首批"七一勋章"。 在颁授仪式中,张桂梅全程都需要人搀扶着。 她的双手贴满了药膏,一直在不自主地抖动着。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得知,张桂梅已经患了20多种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骨质疏松、神经鞘瘤、小脑萎缩…… 每天光是要吃的药,就有十几种。 早上十种,中午五种。 但其实,她才六十四岁而已,正是大跳广场舞的年纪。 白岩松听完后,忍不住感叹:您这是在拼命啊! 张桂梅微微一笑: "拼就拼一点吧,华坪现在是我的家,这里给了我当妈的感觉。" 是的,她把所有的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学校的学生们,也都亲切地称她为"张妈妈"。 每天的凌晨5点,张桂梅就已经起床,在教学楼门前等候前来早读的学生。 深夜12点,学生们都已入睡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躺到宿舍的单人床上。 在中午,她还会提前到食堂将饭菜打好,让同学们吃上温度刚好的饭菜,不浪费一分一秒。 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积蓄,总共一百多万,全部捐给了学校。 而她自己,无房无车,无儿无女。 为了省钱,她就连贴药膏,都只是白天贴,晚上不贴。 今年高考首日,她一如既往,护送高三的学生参加高考。 清晨5点,她就拿着手电筒,到寝室将考生们一一叫醒。 逐一清点人数,反复提醒她们带好考试用品,陪伴她们进行高考前最后一次晨读。 操场上,她和考生合唱《万疆》,为她们加油打气。 而不同的是,今年的张桂梅,身体状态更糟糕了。 身影越发佝偻,需要有人搀扶着才能走路…… 可就是这样一位无私奉献的高尚者,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 去年5月,张佳梅陷入了舆论漩涡。 原因是她曾经教导过的女学生,带着老公和孩子来母校捐款,却被张老师言辞激烈地喝令「滚出去」。 女学生激愤地问老师,是不是看不起自己当全职太太。 一时之间,无数人说她"不近人情"。 还有的人,骂她这样的做法是剥夺了学生们选择的权利。 但其实,她想表达的是: "就算是大山里的女孩,也不要一辈子被禁锢在这里,十几岁就成为在家带娃的全职家庭主妇。" 这样的抨击,已经算是轻微的。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对她满怀恶意。 因为华坪女高只招收女生,他们便像是找到了缝隙的苍蝇。 "国家出的钱,你却只招女学生,这不是歧视男学生吗。"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建校之初的经费,全都是她去政府、去企业"讨"来的。 甚至,她走上丽江街头,看到一个人就凑上去,可怜兮兮地乞求: "我想创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一下,一块两块也行。" 就为了这所学校,她被人骂是骗子,被人放狗咬,被人吐口水…… 而为什么只招收女学生? 是因为当地山区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很多家庭更愿意把钱和偏爱放在男孩身上。 辍学严重,被忽视得更多的,是女生。 而张佳梅,想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这群已经被家里放弃的女孩。 还有更恶毒的人,直接辱骂起了张佳梅。 在某平台上,某个自称清华大学毕业的网红,这样评价张校长的: "张桂梅就是个没生过小孩,不知道养育子女的伟大和辛苦,自己断子绝孙,又拼命洗脑女学生的xxx。" 这个人更是大放厥词: "下崽,比读书重要一万倍。" 这样的话语,不仅是辱骂了张佳梅,更是侮辱了全体女性。 谁说女性的价值,只在于生育? 谁说大山里的女孩,就该牢牢锁在大山? 谁说这些贫困女孩,就不该接受教育,接受"早早嫁人生子"的人生? 她们同样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同样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张佳梅,正是那个带动她们觉醒的人。 她希望所有被命运困住的女孩,都能见到广阔的世界,最终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让那些缺乏自信和底气,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女孩,看到了方向。 为此,她耗尽了青春,甚至耗尽了一生。 在建校之初,张桂梅就拟定了学校的校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正是这样的誓言,激励着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 不认命、不服输,努力走出大山,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张佳梅又展现了严厉的一面。 在孩子们眼中,她既是慈爱的母亲,也是严格的校长。 华坪女高的学生吃饭只有10分钟,对此张桂梅进行过精确的计算: 从楼下到食堂,50秒; 打饭,1分钟多一点; 跑得最快的那个,有8分钟时间吃饭,够了; 跑得最慢的那个,最后一个打饭,她有5分钟吃饭时间,也够。 对于走出去的学生们,她还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 毕业以后不准回来。 她只是希望,从这里出去的孩子,不要有思想包袱。 她只是希望,她们能有自己的人生,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而她的这一切奉献,绝不仅仅只是影响了一所学校。 华坪县妇联主席刘安平曾在采访中说: "以前我们县农村女孩早婚早育的很多,现在很少了,农村家长送孩子读高中的意识普遍增强。 我们开家长培训会,有5800多名家长通过网络直播参加培训,多数是农村家长。" 扎根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创办女子华坪女高14年。 张桂梅用她的赤诚,点燃了丽江广大山区农村。 她倾尽所有,让2000多名大山女孩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大学。 她更让全国很多女孩看到,原来努力真的能圆梦,原来人生真的有无限可能。 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很多迷茫的人。 如今,2022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张桂梅校长终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 点个"在看",祝愿张桂梅校长身体无恙。 也祝愿所有身处视野盲区的姑娘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作者:时光君--双木,用理性认真思考,用态度安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