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相较于米兰、巴黎、伦敦、纽约这四大时装周,现在哥本哈根时装周越发吸引我们的视线了,特别是Acielle镜头下的时装周街拍。 Style Du Monde(Acielle)是我常看的街拍网站,新季流行趋势总能在潮人们的穿搭中一窥蛛丝马迹。 Zara的设计师Laura Tønder也出现在了哥本哈根,着装也是一如既往的高调张扬。 半永久的中性风在丹麦街头不似刻板印象中的「冷漠」,《VOGUE》把这种风格称为「Vanilla Latte-core (香草拿铁风)」。 编织、钩针是秋冬必备的单品,软儒质地和热烈色彩的碰撞,有种将夏日延续至冬的暖意。 「厚底」这一元素的单鞋也是层出不穷,人字拖款的版本也能看到不少。 时装周潮人们的装束都有着各自的看点,但想要让普通人照穿也是不太现实。 其实近几年也有摄影师开始把镜头对准博主之外的路人们,可圈可点的穿搭不仅富有烟火气,也更适合日常的生活。 一起来看看各国的路人们,都是怎么穿的~ ·童话绘本里的哥本哈根· 郭沫若曾写过「五月晴光照太清,四郎岛上话牛耕;樱花吐艳梨花素,泉水喷去海水平。」话尽哥本哈根的好春光,这个安徒生度过大半生的城市,的的确确是有那么一些童话色彩的。 娇嫩的粉,温柔的蓝,可口的黄,炙热的橙,童话中最不缺少颜料,在这也一样。 杏色色调是秋冬最不可或缺的,温温柔柔如杏仁烤奶般浑厚绵密,暖烘烘地包裹成球,让人很有拥抱的欲望。 体型纤长的北欧人大概是人手一件长大衣吧。看得我心痒,期待伴着徐徐秋风,穿件风衣漫步飘满梧桐落叶的武康路。 单穿棉服总是显得单调而厚重,但加上挎包就不一样了,它总能恰如其分地勾勒出腰型,彰显独特品味。 比起色彩纷呈的时装周,哥本哈根的街头素人们,似乎更"低调"一些。而摄影师的技术过分精妙,这里包裹上雾蒙蒙的复古色调,行人们似乎也因此蒙上了一层身处电影中的故事感。 ·富贵闲人的阿姆斯特丹· 幸免于二战战火的波及,阿姆斯特丹依旧保留着大部分古典建筑。它是个艺术感很浓的城市,彩色房屋像搭的乐高,摩肩接踵。 漫步街头,随性闲适的路人让你觉得时间在这座城市格外慢,它随着纵横交错的水路,缓缓流动。 自行车上的时髦国度。 之前写过一篇推荐自行车的文章,文中的Veloretti就产自荷兰。 在这个有着以"Ride Like the Dutch/Who Knows More About Bicycles Than Dutch"(没有人比荷兰人更懂自行车)为口头禅的国度里,大部分荷兰人都会选择自行车出行。 哥本哈根人偏爱的长大衣、长风衣,这里也是随处可见,搭配也是一脉相承的斜挎小皮包,或是环保布袋。 COS式的单品很容易就能在行人身上看到,简洁的版式设计,利落的裁剪式样,即使是外行人也能一眼看出的好面料。北欧人得天独厚的身材或许没法比,但一件得体剪裁的外套,其实也能修饰出优秀的肩线和腰线。 路人们身着的这类拯救冬季时髦的绗缝棉服,我在她们的穿搭上也获得了很多冬季搭配的灵感。 在阿姆斯特丹,闲散的愉悦口说无凭,但下班途中满载而归的鲜花,总能泻出很多快乐。 ·亦真亦幻的纽约· 纽约,这个世界上最光怪陆离的城市。 就像《Empire State of Mind》里唱的,纽约是个由梦筑成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你身处其中也无所不能。纽约的包容是即使你在地铁站中躺着纹身,都不稀奇的地方。 可以说任何风格在这里都有容身之所,能见识到真正的"百花齐放"。 鲜艳的荧光粉,"过分"的盛装打扮或许也只是他们的通勤装。 穿的像一盘翻滚了好几周、搅和到已经看不出原样的水彩画盘,但当你意识到这是纽约时,一切显得合情合理。 遍地蒸腾、"炊烟袅袅"是纽约一大独有的街景,或许也因为这些翻涌的蒸汽,让这里更具摩登色彩的如梦似幻吧。 ·巴黎女人的巴黎· 可能很多人对巴黎女人的印象就是Jeanne Damas这样。 实际上,巴黎并不如Damas所塑造的那般妩媚动人,但也绝不无趣。 镜头下这些鲜活却又迥异的行人们,也恰恰证实了那句话,"巴黎女孩从不会穿得太用力。" 她们慵懒的、随意的、自如的每一面,都如传言般令人着迷。 即便是在耄耋之年,他们依然能堪当得起时髦二字,因上了年纪而变得缓慢的姿态,却还能让人觉得是个眼里依然有光的老头、老太太。 有趣的是,巴黎女人看起来effortless的美貌,并不仅仅是气质的加成,即便是看似不经打理的随性披肩发,背后其实是场艰巨工程。据说她们可是在雨天,都会常备发型定型喷雾。 或许巴黎女人真正的奥妙,是看似轻松背后的「不轻松」。 在纪录片《巴黎女人》中就说道,「巴黎女人喜欢花重金买衣服,而得体的穿着同样也是属于女性的成功」。 众所周知,巴黎云集着世界上各大奢侈品牌,在这个时尚的发源地,耳濡目染的巴黎人们对于如何搭配更是信手拈来。 或许只有你身处巴黎,你才能意识到"奉上神坛"的「巴黎女人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但在我看来,衣着打扮仅仅是她们外显的一部分,她们的魅力恰恰来源于最难看到的强大精神内核。 ·文化交织的伦敦· 之于伦敦,老头子史蒂芬·弗莱这么形容过: "英语就像伦敦,像是野蛮人被开化后铸造的高等文明,下接地气却上通王族,庸俗而有序,神圣而粗俗"。 虽然本意在说语言,但也的确能让人对伦敦有一个很粗浅的印象 —— 这里是个多元文化互通包容的城市。 既能看到在王室传统文化影响之下的正统严谨,年纪上了岁数,却依旧保持着衣着打扮时,细致到头发的一丝不苟。 年轻一代紧跟世界潮流,却又免去不了的英伦气质。 伦敦是艺术上不可忽视的浓重一笔,这里汇集着UAL、CSM、RCA,也吸纳着世界上顶尖的艺术天才。 他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对着装的混搭,总是令人叹服,也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拓上前卫艺术不可磨灭的印迹。 伦敦允许任何可能性的发生。 ·嗲得不行的上海· 说回我最熟悉的这座城市,去年的那本秋冬刊也让我拍尽了上海。 而作为全国闻名的网红路之一的安福路,更是摄影师们镜头的聚焦地。 时下流行的Bella式复古风,工装裤、短t恤、小蛮腰,漂亮女生的身材管理在这,只会更加"内卷"。 大名在外的Brandy Melville也在这条路上,街拍中也因此常能看到很多BM女孩。 路过时的匆匆身影,驻足街边的等待,小情侣、小姐妹愉快日常的一瞬。 骄艳夏日的暖阳,傍晚时分的昏暗灯光,少女的俏丽脸庞。 魔都聚集着五湖四海的人,在安福路,你很难得出一个女孩们具体的风格,但这些就是当下她们最美好的青春。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不一样的韵味,而身处其中的人,无论是否从小生长于此,或多或少都会萦绕上这座城市的气息,而这些是即使离开这座城市,也会一直伴随着你的记忆。 当然也不是说文章提到的这些城市里的人穿搭才是时髦的,世界之大,时髦的有趣的人遍布各个国家、各个城市,而我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告诉大家:穿衣打扮是一件很美好、很有创造力的事。 不管你是高矮胖瘦、还是头发花白,都能凭着自己的喜好或者尽情发挥;同时,你也可以从周围任何人身上得到穿搭灵感。 看过这些街拍,是否有让你对哪座城市留下印象,或是勾起你曾经的回忆,评论区一起讨论讨论吧。 #穿搭# #时尚无时限# #搭配# #哥本哈根#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