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132篇原创文章: 身处时代转折,见证局势风云变化的个体,是无法感知到波澜壮阔的局势之变的,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只有在未来,经过梳理和复盘之后,才会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是时代亲历者和见证者。 这个形容用在当下的中国,再合适不过。 很少有人,能够通过金融市场的表现和动向,感受到2022年这一轮全球大国博弈,在"势"的维度和层面,已经全面启动。 武力,实力,所谓的地位和话语权,一切外在能够看到的,都是拳脚比拼; 而真正的经济底气,发展潜力,安全稳定,这些具有决定性意义和价值,但是难以直观看到的,是内力较量。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2022年6月份美联储暴力加息75个基点的动作以后,全球金融市场的动向和回应,深度剖析中美两国在全球金融和经济战场上,关于"势"的关键博弈以及趋势动向。 关于美联储加息分析专题文章链接(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网络1从"大佬对决"的本质,看懂大国级别博弈的关键和规律 但凡是心智成熟,有人情世故经历的成年人,都应该明白,或者从现实中体会到这么一个真理,那就是越高级别的对抗博弈,越是文明克制,越是讲究表面和和气气,利益斗争,拼的是硬实力,玩的是硬手段,看的是硬功夫,比的是硬耐力。 只有底层的流氓和打手才崇尚武力,用拳头说话,凭蛮力解决问题,用暴力手段获得想要的利益。 从公司经营竞争,到全世界黑社会势力的地盘和利益争端,都遵循这个规律。 比如互联网大厂,对立两家公司底下的部门和员工可能会打得头破血流,互相鄙视,但是到了管理层,还不用到老板的级别,说不定私交甚好,见面宛如多年好友惺惺相惜,才是正常的,至于到老板,真正有决策和掌握话语权的级别,基本上都是看不见的。 国家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利益经济体,所以,国家之间的博弈,大道至简,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实力差距太过于悬殊,那就是典型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美国要打伊拉克,轰炸叙利亚,攻占阿富汗,从来不用顾忌什么,恰如这张插画所描绘的一样: 乌合麒麟插画作品《NUTS》(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对上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一样的级别,不一样的对手,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策略。 虽然本质和诉求是一样的,不管台面之下的下三滥手段和底下的莽夫如何嚣张,放到国家的台面上,西装还是要穿的,基本的文明和礼貌还是少不了的。 和具备掀桌子能力的对手博弈,表面的一切文明都是伪装,而且,牌桌上的玩家,都心照不宣。 毕竟段位不一样。 这样的博弈,相较于丛林法则和恃强凌弱的短平快,简单粗暴,就必然会复杂得多,过程会被拉长很多。越是势均力敌,越是难解难分,越是持续博弈。 拳脚比拼非死即伤,不能轻易出手,而且脸面也不好看,有谁见过真正的大佬撸起袖子和莽夫流氓一样下场厮杀的? 所以持续,煎熬,艰难,复杂,在多个维度和战场上互相渗透,互相比拼,互相消耗的长期博弈,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人类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最值得研究的大国级别博弈,莫过于1947年—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也就是广为人知的"美苏冷战"。而结果也已经成为历史,整个过程,没有一枪一炮,但是最终,让曾经有着极化地位的大国苏联,以国家解体,经济溃败,画上了句号。1946年3月5日, 英国前首相 温斯顿·丘吉尔在 美国富尔顿发表" 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 1947年3月12日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 两极格局的形成。 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 苏联解体,表明了 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 两极格局结束, 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 大国层面的博弈,关键就在于实力和模式的优势竞争。武力处于同一级别的对手,谁也担负不起同归于尽,以残换死的结果和代价,嘴炮,手段,阴谋,在绝对实力碾压之下,都上不了台面,真正的博弈关键,就在于向全世界展现和证明自己的真实实力,经济潜力,还有模式优势。 世界那么大,大国级别的博弈,最终还是要靠人心所向,拉帮结派,比拼硬实力和潜力来见真章的。 不然,美国梦和资本主义灯塔之国是怎么来的?民主自由,资本为王的模式为什么成为全球很多国家和经济体过去几十年趋之若鹜的模式? 不过,天道有轮回,万物有周期,兴衰起落总有循环,到了2022年,盘桓于中美之间的博弈,在不断的此消彼长和美国积年已久的不思进取共同作用下,开始有了很多微妙,关键的变化。 一场国运,实力层面的"势"之较量,已经拉开了帷幕。 顶级博弈,精彩至极! 图片来源:网络2中美金融市场和货币锚定资产,成为"势"的博弈关键 中美经济竞争,三个维度,或者说战场: 第一个维度,是各自的金融市场: 2022年6月15日,FOMC议息会议,联储选择加速加息,75bp的加息幅度满足了市场的预期。 市场表面上一片祥和,实际上依旧是暗流涌动。美联储看似解决了既要又要的问题,但实际上已经进退维谷,大的风暴已经在酝酿中了。 全球和美元关联的金融市场的反应,对美国这个国家和美元霸权的风险,做出了最真实的回应: 6月15日货币政策落地,美股微涨,然后6月16日,美股低开暴跌,延续了从5月份以来的下跌势头,市场情绪的恐慌和跑路的动作,不需要过多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 市场已经明显认定,美联储根本没有办法判断通胀什么时候回落,现在就是听天由命,不断骗自己,然后再骗市场,能拖一天是一天。 所以美联储现在其实就是在躺平了,首先是无法预测经济走向,其次即便是能够预测现有的工具也不可能维持既要又要的平衡点。 全球各路资本和储蓄,包括各个国家和经济体政要和统治者的小金库和养老钱,用脚投票,表示嫌弃。 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就是吸纳全球财富为己所用,当然有回报,有增长,稳定安全就是竞争力,有一说一,过去几十年,美国的股市都表现的很好,也长期让很多投资美股的群体嘲笑中国的A股"美股大涨你不涨,美股小涨你小跌,美股不涨你还跌,美股下跌你大跌",拉长来看,美股的表现也有这个资格,一路向上,稳定增长。 什么东西时间长了就有惯性,惯性足够大了就成了信仰,所以美股是全球财富和储蓄追求金融增值的高地信仰,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不过从2022年3月开始,这个信仰就开始出现了崩塌。而且这个美股信仰的崩塌,带崩了全球美元关联的金融市场,6月加息落地第二天,全球金融市场集体塌陷走熊: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金融市场,悄然无声的,和美股走出了背离行情。 美股跌,大A涨,美股小涨,大A小跌,美股大跌,大A大涨,这可是长期以来都见不到的景象! 图片来源:网络 在美联储加息落地的这个关键阶段,中美金融市场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势的比拼,而且这样的势,是全球流动资本和储蓄有目共睹的。 6月17日的中国A股表现,至关重要,因为上一日美股大跌,结果已经出来了,稳中见涨接近1%: 图片来源:网络 或许就连市场参与者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背离行情,实际上对应了中国国家在金融战场上向全球资本和储蓄正在展现肌肉,证明实力。 盘桓于中美两国金融市场之间,对于全球资金虹吸的表现竞争,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第二个维度,是资本吸引力: 长期资本净流入,是一国经济和潜力的有力证明,在这个维度上,中美之间同样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表现: 1、进入美国的长期资本出现了明显的下跌,数据说话: 以4月为例:美国4月国际资本净流入只有13亿美元,前值1492亿美元。 图片来源:网络 2、中国吸引外资,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同比增长17.3%。 两相对比,一目了然,长期资本看中的是安全稳定和持续增长。 一边是扩大开放,政策保驾护航,一边是打着市场经济,大搞单边剥削,外国资本何去何从,不用人教,用脚投票,趋势看得见。 第三个维度,就是国家债券: 据美国财政部6月16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美债数据延迟两个月惯例,外国买家4月总计抛售高达1583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有额由7.6136万亿美元降至7.4553万亿美元,为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图片来源:网络 字小费眼,直接上结论,4月份,包括全球央行在内的海外美债投资者继续大幅抛售了1583亿美元的美债,这一数额比3月抛售的973亿猛增了超7成。 被长期认为是全球无风险资产标杆的美债,竟然遭遇集体抛售? 而中国的国债,成为了香饽饽: 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六月,境外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为3.3万亿,而这个数字吧,相对于五月份来说,足足增加了有365.73亿。 而这,也是自打18年12月至今的,连续第三十一个月,中国债券被海外买家增持了。 三个维度的信号,都指向了中美在全球经济环境中,在"势"的层面对决和比拼,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美国依然是全球第一的国家,这没必要否定,更没必要唱衰美国,指望美国这种家庭丰厚的资本主义灯塔国家会"猝死"。 动不动喊打喊杀其实没意思,真正的大国博弈,特别是矛盾不可调和,脸面问题大于天的时候,在经济战场拉帮结派,聚众造势,借势消磨对手,是必然的趋势。 当然,不动刀兵,和没有刀兵是两回事,拳脚示威也是需要的,不过不是主线。这个认知很重要。放眼这个世界,能够达到上桌打牌级别的国家,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中国,美国,还有俄罗斯。 任何国家之间的博弈表现,深层次和本质都是受到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和决定的。 图片来源:网络3趋势研判:东方太极智慧稳中求进和西方资本灯塔虚假繁荣的内力比拼 回到当下现实来看,美国的美联储进行暴力加息货币政策正式落地,美国的经济考量和内在逻辑其实并不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内容,而是对大国博弈环境而言,这就是典型的开启收割阶段和发起经济掠夺行动的明显动作和标志。 中国的应对和造势,非常有中国古典智慧的色彩,那就是以柔克刚,刚柔并济。 对外,保持汇率和贸易稳定,好好做生意就打开大门,要打贸易战或者搞事情就来硬的,典型吃软不吃硬,对于澳大利亚,对于加拿大,甚至主要贸易对象美国,态度都是一致的。 这其实给全世界释放的信号非常清晰,那就是中国"谈,可以,打,奉陪!"不卑不亢,立场坚定的国际关系态度,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友好国家和经济体持续开放,互通有无,加强贸易和合作,互惠共赢的表现,不用多说,公道自在人心。 美国是武力胁迫,文化渗透,买办扶持,中国是公平合作,互惠共赢,这是需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过程。 对内,从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中国国家也开始注重国家经济对外表现的形象和造势了。 和美国不一样,中国的股市其实是经营性资产,有形之手占据绝对管控力量,这就决定了美国的股市是国家和美联储出钱出力去托举,因为是核心资产,而中国的核心资产,还处于房地产的阶段。 外国资本不允许进入中国核心资产领域,金融市场又长期不如美股,不是不想来,实在是没得选。 但是从当下中美股市的背离行情来看,很多关键的东西,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中国也希望通过金融市场的表现吸引外来资本,先是投机资本,然后是投资资本,再然后是长期资金,各国储蓄,各国富豪政要的养老钱小金库…… 当然,这绝对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马上就能实现的。 按照中国稳中求进的风格,并不是要对标美股让美国难看,而是要在因为美国加息以后全球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之中,做出稳健安全的表率,洪水滔天,没有什么比安全的诺亚方舟更吸引财富了吧? 中国通过刚柔并济,稳中求进的经济表现,加上军事和国际关系态度的表达,和美国,正式开启了在全球经济环境中,针对各路资本和各国储蓄的优势竞争,互相抢夺。 什么是国运之战?这就是国运之战! 一个被金融掏空家底,不思进取,推卸引导全球工业,技术,科技革命创造增量责任的美国,其真正的本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经济体识破,只是苦于没有更好的选择和去处,而中国的金融市场的表现,实际上就是开门迎客的动作。 6月17日,中国大A的表现,令人满意,当然,和前面契合,这样的博弈和势的比拼,是内功耐力的对抗,过程艰难,需要时间,中国的股市在美元加息的背景下表现越好,美国就越难受。 一边是失控的通胀,一边是各国狂抛美债美元的,一边是美股几近崩盘,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还会把身家财富,押在这么一艘风雨飘摇,摇摇欲坠,沉没暴雷征兆明显的破船上? 中国金融市场企稳,表现稳定,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的态势,通过温和的此消彼长,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获得优势,这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主线。 不出意外,6月17日就看美股表现了: 如果美股强行拉升,那就是发起反击,如果依然跌跌不休,那就进一步夯实了中国股市企稳向上的必然趋势。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写在最后:看清本质,看准趋势,永远要站在对的方向上面 通过以上分析,其实主要的思路和机遇方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对于所有中国人,在中国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个体来说,并不是浮躁焦急,以为看到了点趋势皮毛和方向信号,就想着进股市捞钱,指望中国金融市场什么大牛市,马上腾飞之类事情。 财不入急门,浮躁张狂只会招致难以承受的损失和风险。从来不会例外。 全球投机资本,包括中国国内的投机资金群体,不管是在趋势把握,还是时机掌握上面,绝对远超绝大多数普通市场参与者,和这些群体去赛跑,必输无疑。 中国要在金融市场上作出势的争取和竞争表现,最大的问题不是市场容量,不是什么市场管理,而是行情控制。 如果要用金融市场作为虹吸全球资本和储蓄的主要渠道和战场,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定力还有实力,实现对外来资本逐利所造成的金融化和市场躁动进行全面控制,并且管控资金良性运转,对中国经济贡献力量,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最核心的课题,没有之一。 以往中国的股市都是国家资本的抽水池,还真的不是什么国内主力和资金软骨头,这个本质就决定了除了收割散户以外在这样的市场里面是赚不到钱的。 而美国的股市是反过来,国家和美联储都要掏钱进场托举,以此展现行情,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外来资本进入,然后国家就被金融化逐渐掏空。 但是美联储在2022年暴力快速加息,让高度金融化的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虚假繁荣风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恐怕就是国运更迭的关键机遇,所以才有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差异化表现。 趁你病,不要你命对不起这送上门的时代机遇! 这是大趋势,这是中美博弈的关键主线! 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看清本质,看准趋势,永远要站在对的方向上面,在此时此刻,尤为关键。 只要方向是对的,信念是坚定的,哪怕过程如何波折坎坷,也是值得坚持的。 再说一次,喊打喊杀,那是低端思维,利益博弈,造势借势跟势,才是高维认知。 密切关注中美金融市场的后续表现,看清中美经济基本面的真实本质,那么,该如何行动,其实已经毋庸多说。 跟着国运,飞黄腾达,逆势而行,粉身碎骨。 不要浪费一次超大规模危机,迎接和抓住一生一次的机会。 神仙打架,凡人一定要一定要看得懂、抓得稳、跑得快。 能否抓住中国这一次稳增长的红利,决定的,就是未来几十年的财富命运和状态。 是时候,进一步坚定看好中国国运,在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时间,加大对国运的投注了。 希望这番鼓励和分析,能够为更多的朋友,带去更好的未来,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共勉。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