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元首刚通完话,美国就火冒三丈,点名批评中国犯历史错误
6月15日中俄两国元首通话结束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当即指责中国称,凡是与普京站在一起的,都将被证明是站在了历史错误地一边。面对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信口雌黄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予以严厉驳斥。
第一,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坚定且明确。中国始终主张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及是非曲折出发,独立自主地做出判断,不断劝和促谈,站在公平与和平一边。反观美国,无疑是此次俄乌危机的最大幕后推手,美国还利用北约这一冷战时期的军事对抗集团,步步紧逼,挤压俄罗斯的安全空间,最终导致欧洲参与到剧烈的冲突中。
第二,中国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及时提出,欧洲应与俄罗斯为共同安全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观,建立起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只有这样欧洲才能永保和平。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动辄扬言将与俄罗斯战斗至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与美国不断拱火浇油的行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反复强调,相关利益方应坐下来进行谈判,战争无法解决乌克兰乃至欧洲面临的战略困境。只有通过谈判,并广泛听取各个相关国家的意见,才能使乌克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第三,美国利用乌克兰战争削弱俄罗斯,并对俄罗斯发起极限制裁,美国并不因此感到满足,还希望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扩大化。美国企图将世界经济工具化、政治化、武器化,让全世界人民为美国制裁俄罗斯一事买单,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的这种行径。
汪文斌用中美两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一系列对比,详实地展示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与行动。同时再次表明美国是乌克兰问题最大的制造者,也是俄乌冲突最大的幕后黑手,这也充分说明,美国是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给自己壮胆。
美国国务院指责中国站在普京一边,站在历史错误一边,汪文斌在6月16日的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上对此进行严厉驳斥。美国的反应激烈,事实上,中俄两国只要相互接近,美国就尖叫起来,显然有其深层原因。
第一,从美国全球霸权角度而言,中俄两国在美国的战略设计中早已各安其位。俄罗斯是美国的主要对手之一,但俄罗斯只是肘腋之患,而中国却是美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对手,是"威胁"美国全球霸权的心腹大患。从这个角度而言,中俄两国都是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必须打垮的主要对手,如果中俄两国不断走近,并结成实质性反对遏制美国全球霸权的联盟,对于美国而言,即使不是覆顶之灾,至少也是巨大"威胁"。
美国在成为全球霸权国家的历史中,从未面对过两个真正的大国同时对其发起挑战的局面。从两次世界大战及长达几十年的冷战中可以看出,美国在奠定自身霸权的每一个阶段,对手都非常明晰。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是欧洲方向的英国,在二战期间美国也将位于东亚的日本视作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冷战期间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是苏联。
令人意外的是,冷战结束30多年后,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开始慢慢恢复元气,同时失去了100多年光荣历史的东方大国也正在极速崛起。在美国成长为全球霸权国家并维护自身全球霸权地位时,从未同时面对这样强劲的两大对手,因此美国感到恐慌。被美国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的中俄两国一旦出现走近趋势,美国便立即发出警告之声,此次中俄两国元首通话结束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发出警告,表示如果中国与俄罗斯站在一起就是站在历史错误一边。这是因为美国从维护自身全球霸权的立场出发,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与俄罗斯,并且认为两国的正常交流实则"暗藏祸心"。
第二,美国对中俄两国走近一事泼脏水,直接原因在于,美国无法接受中俄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越发紧密。中俄两国元首的对话中,着重强调中俄两国经贸额相较于去年同期已出现巨大增长,中俄两国领导人也希望这一势头能够继续保持下去,完成年初时两国元首或提出的目标,两国经贸总额在2022年突破2000亿美元。美国号召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企图切断俄罗斯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斩断俄罗斯从国际市场获得输血的可能,如今中俄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如此迅猛,而且俄罗斯的出口利润占据大头。俄乌冲突持续100余天,芬兰研究机构得出结论称,俄罗斯通过出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大宗商品,已赚取930余亿欧元。
两大数据令美国感到十分不满,按照美国原本的设想,俄罗斯理应在经济制裁中一蹶不振,但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不仅没有收到效果,反而令俄罗斯在这一特殊时期获得了同比的超额利润。因此,当中俄两国元首谈论双方的经贸关系时,美国自然会恼羞成怒。令美国感到揪心不已的另一个地方在于,此次中俄两国元首再次就乌克兰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再次表明自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总而言之,仍要劝和促谈,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对中国的这一立场表示理解。中俄两国在经贸关系、战略关系、乌克兰问题的协调等重大问题上均已达成高度默契,这更令美国恼羞成怒,因此中俄两国元首通话结束不久后,眼见双方在具体议题上达成共识,美国更是火冒三丈,当然要对中国指手画脚。
第三,美国之所以对中俄两国元首通话如此敏感,还在于这是美国惯用的战略手法。当美国无法直接将对手击垮时,一定会利用各种机会制造各种议题,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正如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所言,谎言重复1000次便会成为真理。俄乌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态度,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及是非曲直出发,做出客观判断后,美国便对中国说三道四、评头论足,频频在中俄关系中穿叉子、钉钉子、挖墙脚,企图分裂甚至瓦解中俄关系。因此,这次中俄两国元首通话后,美国国务院自然出于宣传本能,对中国进行指责。
中俄两国关系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得益于各种合力共同塑造的多重因素。
第一,中俄两国关系具有内在动力与历史逻辑。所谓内在动力是指,中俄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同为世界大国,也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说一千道一万,中俄两国只能保持良好关系,而不能走向破裂,两国是邻居关系,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如果无法保持良好的邻居关系,只会为两个大国带来灾难。所谓历史逻辑是指,中俄两国的关系曾在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波折乃至尖锐的对立,中苏两国在1960年代时曾陈兵百万互相对峙。百万大军驻扎在整个中国,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都面临威胁,在中苏两国漫长的边境线上,百万大军互相对峙,不仅开销巨大,还使边境地区的形势陷入不稳定状态,对两国的伤害何其深远。因此,两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中俄两国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因为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
第二,中俄两国的关系能够持续至今,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由于美国。必须承认的是,当今世界,能够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发挥全面影响力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俄罗斯三个国家。如今,美国仍然处于一家独大地位,但从文明属性、价值观与制度构建、各国形成历史而言,美国从未将中国与俄罗斯视为与自己平起平坐,共同分享霸权的国家,这是美国的霸权属性决定的,同时也是中、美、俄三国的民族属性决定的。美国代表了盎格鲁撒克逊的小圈子,俄罗斯作为东正教影响下的斯拉夫族,本身有着自己的救世思想,中国作为屹立于东方5000多年的古老民族,也有自己的荣耀与光辉的历史,同时也有全球治理的经验。
这三个国家所具有的特性与自然环境,决定了三个国家各自的命运与性格,三国只能形成合作共赢的同事关系,而不能形成相互服从的上下级关系,这便是中、美、俄三国的属性。从这一角度而言,美国将俄罗斯视为自己的肘腋之患,而将中国视为自身全球霸权的心腹大患,面对美国的战略压力,中俄两国自然会不断走近,两国又是邻国,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因此中俄两国走近,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造成的。
第三,中俄两国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中俄两国不是盟友胜似盟友,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双方在全球公共议题及两国共同关注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保持着高度的战略默契,同时在各自关心的领域中保持着相对灵活性和战略自主性,这使得中俄两国的大国关系,既具有战略原则性同时又具有战术灵活性。因此,中俄双方一致认为,中俄两国的关系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美国自然看不惯中俄两国的牢固关系,并不断说三道四。
总之,中、美、俄三国最合适的理论是"刺猬理论"。在面对全球公共问题时,三个大国应该合作共赢,为全人类创造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但在各自关切的利益问题上,也可以有自己的声音与立场,保持合适距离即可。正如刺猬一样,面对凛冽的寒冬大家抱团取暖,但每一只刺猬都有自己的领地,因此,保持合适距离既能够应对共同危机,同时又为自己处理具体问题时留下余地。这才是中、美、俄三个大国妥善处理相互之间关系最合适的模式。此次俄乌冲突引发持续性负面外溢效应,使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处于动荡状态,国际关系也利用这一机会实现重组,而遵循"刺猬理论"的中、美、俄三国的大国关系或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