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今天是父亲节,我想念我的父亲了,但是我的父亲已经永远的离开我,他去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不会再回来了,但是我知道他那深邃的眼睛一定在远方看着我。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每当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父亲的身影,这样我想起初中课本里面朱自清先生的作品《背影》,学生时代觉得就是一篇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散文,放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点"老土"。当然我没有朱先生那么高的文化造诣,也没朱先生写的那么通透,更没朱先生写的感人肺腑,但是我还是想把我的父亲,我敬爱的父亲书写一点什么,又什么!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刚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年代,一个需要建设新中国的年代,一个激情昂扬的年代。我的父亲在我国岭南的一座小城呱呱落地了,我的父亲是双胞胎,他还有一个哥哥也就是我的伯父,我不止一次听到我奶奶说:"你爸爸只比你的大伯出生迟了两分钟,当年他们出生的时候的体重每个只有两斤多,当时真怕养不活他们两个",每当说到这个的时候,我奶奶的眼角就会泛起泪花。当听说我们家出生一对双胞胎的时候,邻里邻舍的都过来祝贺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了,之后我爷爷给他们起了非常符合当时情景的名字(当时抗美援朝刚结束不久):一个"光",一个"荣",合称"光荣"。我的父亲一共六姐弟,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每家每户基本都是4到6口人(间接导致了后来的"计划生育"我就是"计划生育"的第一批产物)。 因为我们家是在南方尤其是岭南宗族关系比较深我们家跟伯父还有小叔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我在家里面是长子,从小我父亲就不停的告诉我:"你是长子,你要给弟弟妹妹们带好榜样,明白吗"?可惜事与愿违,我从小由于发育比较迟,身材瘦小,活泼好动,喜欢搞破坏,学习成绩又不好经常被老师打小报告,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一年级秋季期末准备放暑假的时候,班主任黄老师跟我母亲说:"你家小孩学习跟不上,建议留级一年(当时还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母亲跟老师对完话后黯然抱我上自行车回家了,回到家里父母在房间里面商量了一下,结果可想而知我被留级了。所以我弟弟妹妹面前,我的"榜样"是负面的,导致家里面人对我都是一脸不屑的感觉,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的母亲做起了"坏人"一次次的教育、责骂、疏导、不断地给我讲人生道理,我仿佛一点都听不明白(也许我发育的比较迟)。只有我的父亲一直在包容我,宽慰我每次我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被母亲批评了或者被叔叔伯伯婶婶批评了,只有我的父亲用手摸摸我的后脑勺一脸正义的说:"走!爸爸带你去买东西吃"然受后就会带上妹妹兴高采烈的出去了,母亲看了也是一脸无奈的样子。 果然不出所料,我初考考砸了(我堂弟考上了重点班,也就是我大伯的儿子我比他大半年),我只能去普通班,按现在的话讲就是名副其实的"学渣班"。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不止学习成绩差,身材瘦小,当时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体检,体检的所有项目数据我全忘记了,唯独记住了我当时的身高,当时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报出我身高的时候大声说道:"某某,身高155厘米"(同时期我堂弟的身高已经达到167了",每次过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介绍到我们兄弟姐妹的时候,亲戚们都会不约而同的嘲笑我:"怎么哥哥比弟弟矮那么多的"。所以每次走完亲戚以后回到家,我父亲经常的带我出去买零食吃或者给我一点零花钱自己去买,总是安慰我说:"没关系的,以后会慢慢长高的"。当时的我也就听听,没当一回事。不知不觉我上初中了,果然应验了父亲的话,我真的长高了,当我初二的时候就已经达到175厘米(后面就定格在175厘米,我堂弟也定格在173厘米),我的身高短短两年就超过了我的堂弟,太不可思议了。结果我在初中我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上不去,平时也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班主任一次一次的找到我母亲,我母亲有一次一次的跟我父亲商量孩子的前途问题,父母为此操了不少心。但是在读初中的过程中我体育天赋一点一点的发掘了出来也许是基因的关系(我父亲曾经在初中的时候参加全市的长跑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最后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就建议我的父母说:"你的小孩学习成绩不太好,即使读了普通高中也是跟不上同级的同学的,你们的小孩可以去读体育学校走体育这条路或许好走一点点"。结果就是回到家,父母的家庭会议又开了起来,最后还是父亲拍板让我去读体校。现在又要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我的文化分数有点低,当地的体校也在犹豫是否录取我入校,这个时候我父亲站了出来,邀请了体校的几个教练出来吃饭当着几位教练的面打包票:"我儿子进了贵校之后一定会服从学校的安排,认真训练"。父亲游说打动了在场的教练,我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我们当地体校。当我进入体校后一改之前的种种不是,踏踏实实的每天训练,挥汗如雨就是为了将来能考一个好点的大学。经过三年的训练,高考成绩还是不如人意,当时我的分数只能选择本省普通院校继续读书。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也已经慢慢老去,这个时候我考上的只是一所普通院校(当时非常流行普通院校不如去打工的潮流),当时摊开在父母台面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老老实实去打工;第二就是砸钱共我去读书(后面我妹妹也是考上普通院校,我父母当时已经竭尽所能了,最后我妹没能上大学,为此我妹一直耿耿于怀,我也深感惭愧)。其实我母亲是一直在犹豫的,最后关键时刻还是我父亲拍板一个字:"读"!这一个简简单单的"读"字后面深深的影响了我一生乃至改变了我的一生。(父母让我懂得了对内的认知,上大学后我的老师又再次影响了对外的认知)。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我的父亲也越来越消瘦,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我也不知道我父亲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喝酒了,每天一包烟,一天三顿都离不开酒。也许我是越来越没有关注我的父亲了,小学初中忙着玩,高中忙着训练,大学忙着学业,转眼之间大学毕业了,由于大学老师的关系我留在了当地工作,一年后我的母亲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家里起房子了,需要你回来,最好是回来本地工作",我当时就很犹豫,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回家,回家之后就看见父亲前面的一幕,每天烟酒不离。我也多次劝说他:"少抽点,少喝点",结果我的父亲都是一脸不屑,有时候急了父子之间就吵了起来,也许是来自基因的遗传,我的性格也变的易怒和暴躁,接着就是越吵越厉害,最后导致不闻不问,我心想:"这不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不是这样子的话"!这种情况就一直维持到我的儿子出生(大学毕业后没几年我结婚了),当我父亲看到他的孙子出生的那一刻喜出望外,到处跟人炫耀我当"爷爷"了。孙子的出生导致我的父亲性格变得开朗多,和蔼多了,我仿佛看到我了以前的父亲。但是情况也维持不了多久,我的儿子读小学后,因为学习问题不停的教育小孩,难免会声音大了了点,我的父亲经常帮他孙子说话,为此父子之间又开始争吵起来越吵越凶,矛盾也越结越深。现在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隔代亲"了,过了几年第二胎出生也是一个儿子,我父亲更加喜出望外,由于新出生的孙子性格更加像他,父亲更加热爱这个小孙子,我们之间的矛盾又中和几年,当时我想到他们爷俩关系那么好主要是因为还没上小学,我们一家人的教育重点在大儿子身上。当我小儿子岁的时候,准备上小学年级的时候,我心想完了,完了,小儿子只要上了小学,关于教育的问题我跟父亲的关系会再次恶劣的时候。2020年9月9日的早上,我刚去到单位上班没多久,手机响起,我看到的母亲的电话,我接起电话母亲颤颤巍巍的说道:"你爸爸病倒了,你马上回来"。顿时我内心犹如晴天霹雳愣了一下,马上回家!!!马上回家!!!,这个时候什么请假制度,员工守则全被我抛诸脑后,箭步飞奔往家里冲。后来母亲再给我电话说:"你父亲是在路上病倒的,早上吃完早餐母亲就带着父亲去医院检查,结果就在半道上病倒"。母亲立刻拨打了120电话,几分钟后,我赶到了现场,我试着用了各种办法去唤醒父亲,结果都是徒劳无功。再过几分钟救护车到了现场,医生把我父亲抬进救护车里面抢救,此时我拿起电话给妹妹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了她,在电话的那头我能感受她泣不成声的状态。没多久妹妹和妹夫也赶到了现场,我们心急如焚的在救护车旁边等待父亲能熬过来(5年前父亲做过一次手术),妹妹一直在安慰伤心的母亲。慢慢的,陆陆续续的亲人都来了,来最早的是我的三叔(两年前大伯也去世了)接着是两位小姑妈(大姑妈因为身体原因来不了)。一个小时过后医生缓缓拉开车门,就在车门划开的时候,我心想:"医生能给我们一丝丝的希望,点亮我内心的小火炉"。医生从车上下来低沉的说:"我们尽力了",当我听到这几个字,我蹦矗了!!!我妹抱着母亲失声痛哭,内人也哭了,此时我内心想着:"我不能哭,不能流泪,只要我一哭起来她们三个会哭的更加厉害",我所有的泪水全部都吞到肚子里面去,此刻我永远的失去了我的父亲。父亲去世一年后,我跟我内人同时考上了公办学校(编制教师),我们全家都很开心,尤其是我的母亲看到正式做了一名教师倍感欣慰(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私立学校),当初一个吊儿郎当的"瘦兄"(我父亲最喜欢叫我这个小名)现在是一名人民教师了,我也很想把这份喜悦告诉我的父亲,可惜他去了远方,遥远,遥远的远方!回想当初要不是父亲拍板让我去读大学,我就不会考到教师资格证,也就没有后来考进体制内的教师。现在我也为人父了,当下首要就是孝顺我的母亲,父亲去世后我的母亲才是最难过最伤心的;其次是把两个儿子教育好,至少我没有给我父亲丢脸,告诫他们只有读书才是性价比最高的出路,每当想到教育儿子总让我会想小学的时候爷爷教我背的几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几句诗一直铸在我脑海里。今天是父亲节(虽然我很反对过"洋节"),但是我也要纪念我的父亲,我现在已经是一位"失去父亲的父亲"了,任重道远! (属于个人真实感受[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