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芹斋靠倒卖文物发财,娶15岁娇妻与36岁岳母暧昧,最终客死他乡
身逢乱世,大部分人为了生存而自顾不暇,但是也会涌现出不少的英雄人物,甘愿为挽救万民而赴汤蹈火;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卖国求荣的叛贼和一些趁机发国难财的不义之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个古董商人,他把不少的中华瑰宝倒卖到国外,因此获得了巨额的收益,成为腰缠万贯的大富翁。
之后,他为了与情妇长相厮守在一起,又别出心裁地娶了情妇的女儿做妻子,中国人最讲究叶落归根,然而,他最终却落了个客死他乡的下场。这个人就是卢芹斋。遇到贵人
卢芹斋是浙江湖州人,于188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
卢芹斋出生不久父母双亡,他的一个堂叔 收留了他。
但是堂叔 家生活也非常困难,凭空又添了一张吃饭的嘴,所以堂叔 的家人们并不欢迎他,让他尝尽了白眼和训斥。
卢芹斋寄人篱下的日子很不好过,后来,在这个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他就悄悄地离开了这个家,然后经人介绍到了一个大户人家做仆人,这正是国民党元老之一张静江的家。
在张静江家工作这段时间,卢芹斋很能吃苦,也很有眼力界儿,慢慢受到了张静江的待见,出去办事都带着他。
1902年,张静江被清政府任命为商务参赞,派往法国常驻。
卢芹斋也跟随张静江来到法国。
之后,张静江在巴黎成立了一家专门经营中国古董的公司,获得的收入全部用来资助了孙中山的革命运动。
卢芹斋开始跟随古董店的师父学习鉴别古董和其他业务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不但掌握了许多古董知识和经营的技巧,还学会了说英语和法语。
后来,张静江回国,卢芹斋却选择了留在法国,之后还开了一家古董店。
而卢芹斋开店售卖古董文物的初衷与张静江是完全不一样的,张静江是为了支持国内的辛亥革命,而卢芹斋完全是为了自己过上好日子,成为有钱人。国际文物贩子卢芹斋的功与过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覆灭,北洋政府开始执政,当时国内特别混乱,故宫里很多珍玩古董被人偷偷地弄了出来。
卢芹斋趁着混乱之际,他花钱托关系打通各个环节,从寺院,陵墓以及那些败落的皇室王孙手中,低价收购了很多古董,倒卖到了国外。
就这样靠着倒卖国家文物,卢芹斋积累了巨额资产,发达了起来。
因为常年与古董文玩打交道,之前又学过古董文物的鉴定,日久天长,卢芹斋成了一名资深的中国古董鉴赏专家,在欧洲华人中很有名气。
他古董店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兴隆,后来,除了巴黎的总店,他又在美国纽约、中国的上海和北京都开了分店。
他的生意红红火火,而我国的文物却大量地流失到了国外。
1916年或1917年 ,卢芹斋谋划了一场盗墓活动,想方设法把唐太宗昭陵中两尊石刻浮雕"昭陵二骏"鼓捣了国外,卖给了外国人。
这件事始终让国人难以释怀,把他列为了"卖国贼"的行列。
在那个时期,在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和认可中国艺术。
卢芹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展览、学术研究的方式,慢慢地把西方人的兴趣引到了中国古代雕塑、壁画、青铜器和高古玉上面,他这种方式很有效,西方人逐渐开始懂得欣赏中国文物,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6年,卢芹斋在法国投巨资建造了一座"红楼",这座红楼全部都是按照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建造的,耸立在巴黎城的西洋景中,别具一番风格。
这座红楼共有五层,里面摆的全是中国艺术品,如壁画、雕塑、青铜器等,现如今早已成为了法国的文化遗产。
卢芹斋其实也有爱国的一面,1937年,日本鬼子侵入中国,国内抗日的过程非常的艰难,当时卢芹斋为祖国捐了不少款,而且从那以后,每年他都会匿名给家乡捐款。
有一年,我国在伦敦举行中国文物展,卢芹斋进行了赞助。
后来,在日内瓦开文物展会时,卖出了9件珍宝,全部捐给了我国的红十字会。
卢芹斋还曾经为当地的中国留学生提供过不少是帮助,让那些生活困难的留学生到他的公司上班,而且还免费提供食宿。
国人对卢芹斋的评价也一直是褒贬不一的,大部分人认为他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趁乱把国家文物卖到了国外去,这种行为和当年的八国联军抢圆明园没什么区别,拿他与汉奸相提并论。
而还有些人则认为艺术是不分国界的,卢芹斋把一些文物运到国外,妥善地保存在国外的博物馆中,让文物免遭破坏,应该算是功劳一件。
虽然这些文物至今还没回归祖国,但是却让世界各国对中国文物有了了解,弘扬了中国文化。为与情妇厮混 娶情妇女儿为妻
卢芹斋有了钱有了名之后,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开始注重生活享受,沉浸到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中。
卢芹斋在马德兰广场 结识了一个叫奥尔佳 的美貌女子。
二人一见钟情,认识不久,就同居到了一起。
这个奥尔佳其实当时还被一个有钱人包养着,并且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奥尔佳 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女人,她既想与卢芹斋在一起,又不想离开之前的情人,于是想出一个荒唐主意,把年仅15岁的女儿玛丽·罗斯 嫁给卢芹斋,这样两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触了,从而满足了自己的私欲。
卢芹斋考虑了一下,竟然同意了。
之后,玛丽在她母亲的安排下嫁给了这个30岁的中国男人卢芹斋。
他们结婚后,奥尔佳 一直住在女儿家,而且俨然以女主人的姿态自居,对什么事情都想指手画脚。
她以女儿玛丽年龄还小为借口,把卢芹斋店中保险柜的钥匙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这让她的女儿玛丽很是恼火,她和母亲大吵大闹过多次,但是却无济于事,而卢芹斋装聋作哑根本不理会玛丽的哭诉。
玛丽先后为卢芹斋生下了四个女儿,具有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卢芹斋一直希望有个儿子来继承他的产业,可是玛丽给他生下的全是女儿,所以他很不满意,对自己的孩子漠不关心,从来没对她们讲过中国家乡的事情,更没有教过他们一句汉语。
在卢芹斋心里只有他的情人奥尔佳,根本没把妻子玛丽放在心上,所以也就更没把几个女儿当成卢家人。
后来,他们的恋情还是被妻子发现了,妻子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因为一场意外死在了精神病院。
即使这样,卢芹斋和奥尔佳 也没有良心发现,反而觉得中间没有了障碍,奥尔佳 以照顾外孙女为由,在这个家里更加名正言顺,俩人厮混的时候更加肆无忌惮。
有这样一位不负责任的母亲,最后又嫁给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玛丽的一生真是够可怜的。
卢芹斋可能觉得对不起死去的妻子,也有可能是厌倦了这种见不得人的关系,他给了奥尔佳 一大笔钱,彻底结束了这种不伦之恋。晚年不敢回国 客死他乡
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卢芹斋的古董生意也到了尽头。
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他再也无法从国内运文物出来。
当时,他精心准备了多年的340多件的文物,在被截留在了国内,其中有件珍品后来被存放到了上海博物馆,成了镇馆之宝。
建国后,我国对文物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卢芹斋的古董生意无法再继续维持下去,无奈地退出了古董文物行业。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卢芹斋叶落归根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但他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很清楚,不但做过不少对不起祖国的事情,而且道德品行也差到了极点,回国后无法面对国人,所以他最终没敢回国。
1957年,卢芹斋孤独地死在了瑞士的一家医院中,享年78岁。
他死后,遗体被送回法国,最后被葬在了巴黎附近的一座公墓。结语:
我国丢失的古董文物,有一半以上都是经过卢芹斋的手给倒卖到国外去了,他自己赚足了钱,过上了富人的生活。
不过到后来,他也慢慢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祖国的罪人。
为了赎罪,他也将功补过,做了不少有益国家的事情。
卢芹斋的一生中,确实有功也有过。但是卢芹斋在家庭婚姻方面的所作所为,却找不到任何理由掩盖他的可耻。
为了所谓的爱情,竟然做出那样荒唐的事情。
对于妻子,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
孩子出生后,因为他根本不爱妻子,再加上他一直想要儿子,可妻子给他生的全是女儿,所以对这几个女儿从来没在乎过,也就更谈不上给予过她们父爱了。
卢芹斋这种对婚姻和儿女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人无法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