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体检别再花冤枉钱了!医生说这3种检查是肾内科最该做的检查
陈叔叔每年花四五千块钱做体检,主要就是想把身体方方面面都检查到。虽然花钱不少,但能买个安心,也算值了。
不过最近他听朋友老王说,之前去肾内科特意问过,肾脏的体检只做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检查就行了。如果没有特别的症状,没必要过度检查,多花钱不说,主要是没有什么用。
陈叔叔觉得老王说得有道理,这次体检,他特意先去肾内科挂了个号。医生给陈叔叔开的检查项目,果然只有上面说的三种!
常规肾内科体检,只做这三种就行,其他的钱没有必要多花。如果排尿异常、水肿等症状,则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
一、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认肾脏有问题?
肾脏是代谢器官,当它的功能发生异常,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体内水液排泄不掉导致的水肿和血液排泄不好导致的高血压。
水肿一般体现在膝盖以下的小腿部位,肌肉按之不起或缓起,表明体内有水排泄不掉。肾功能水肿还经常出现眼睑水肿,尤其是早上起床以后,眼睑部位肿胀,活动后缓解。高血压病人有的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有的则不明显,需要测量以后才知道。
如果早晨运动之前的基础血压高于平时正常血压的20%,表示身体在休息状态的代谢出现问题,需要对肾脏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肾脏功能异常另一个常见的症状就是排尿异常,包括尿频、尿浑浊、尿无力、尿有泡沫等等。相对于水肿,排尿异常更能体现出肾脏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尿液是通过肾脏过滤的,当肾脏功能有问题,尿液肯定会受到影响。
肾脏功能有异还体现在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方面。患者通常会浑身疲乏无力,呼吸有氨水味,心律不齐等症状。
当身体出现以上症状反应时,应该考虑肾脏功能出现异常,需要到医院去检查以明确诊断。通常肾脏病通过三个方面的检查基本上可以确定。
尿常规检测是肾脏病变的基本要求,通过尿液中的红细胞和蛋白的浓度、尿中有没有管型以及尿酸含量等,来确定肾脏的过滤功能是否正常。
肾功能检测主要是验血,看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等指标是否有升高现象。如果这些指标异常,说明肾脏功能可能出现了病变,需要与其他两种检查对照来明确。
检查肾脏功能,还有一项检查是肾脏彩超,能看出肾脏大小、皮质厚度、肾内结构以及有没有结石、肿瘤等。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检测结果,明确肾脏到底是否有问题。那么在检测报告当中,不同的指标又反应了什么问题呢?
二、尿检的哪些指标反应肾功能出现异常?
尿常规检测是肾病功能检查中一定要做的,这是因为尿液是由肾脏过滤后排出的代谢废水和体内垃圾。当在这些代谢废物中出现了对身体有益的成分,说明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筛选"好"与"坏"的物质。
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可以反应出肾小球结构是否正常。正常人每天通过尿液排出的蛋白质不超过150毫升,如果超出则为蛋白尿。
这说明肾小球结构的过滤功能出现问题,无法保留体内的蛋白质,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蛋白缺乏、身体虚弱,导致一系列症状。
尿检中的尿潜血是否阳性也是重要的检测指标。阳性表示尿液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红细胞,红细胞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当中,正常情况下在尿液当中是不会出现的。
如果红细胞以畸形为主,患肾炎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正形为主,就要考虑是不是肾病过滤异常导致,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尿检中的白细胞含量也要考虑是否与肾脏功能有关。一般情况下,白细胞尿提示体内存在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可能跟肾病没有关系。但活动性肾炎伴肾小管间质病变时,也会出现白细胞病变。
因此如果尿检显示白细胞阳性,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医生的判断,做进一步检查。
尿检中还会检查尿比重,也就是同等情况下尿液与水的比值。正常值是1.015~1.025,如果尿比重超过1.025,表现出现异常增高,身体内有可能出现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如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如果尿比重低于1.015,则表示身体可能出现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尿比重值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尿的"浓度",过量或不足都反应出肾脏功能出现病变。
尿检时关注这几个指标值,可以初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还需要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测。
三、肾功能检测都包括什么?
肾功能检查,从广义上来说其实是包括了尿检、验血以及影像学检查的。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只有血液检查,通过血液当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肾功能方面的病变。
血液当中的血肌酐水平,可以反应肾脏滤过功能是否正常。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肌酸在肌肉中通过代谢生成肌酐,释放到血液当中,然后随着尿液排泄出去。当肾脏的滤过功能出现异常,尿中肌酐的排泄减少,血肌酐就会升高。
如果出现血肌酐升高的情况,还需要鉴别是急性还是慢性的肾功能不全。如果是急性的,需要寻找病因,积极治疗,预后也比较好。
若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有可能是机体肾脏功能退化,有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血胱抑素C是验血检查中的重要指标,相对来说它比血肌酐更敏感,不受肌肉容量和饮食的影响。
所以血胱抑素C的指标增高,往往比尿检的异常更早,可以检查是否有肾炎、肥胖相关性肾病。
出现异常时需要进一步检查,因为它反应的是肾脏的早期病变,可以通过提前介入治疗而将病情控制住。
血液当中注射核素,然后监测肾脏对核素的摄取、排泄的信号强弱,能够反应出两侧的肾脏功能出现异常,从而进行定量分析。
如果尿量每天在400~500毫升以上,说明肾脏功能没有受到炎症影响。如果少于这些尿量,说明肾功能可能出现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
除此之外,血液生化检查如血钾、血钠、血钙、血酶等元素的含量,也能反应出肾脏的过滤功能和代谢功能是否出现异常。
在检查肾脏功能的时候,除了尿检和血检,还要进行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四、肾脏超声都能看出什么问题?
肾脏超声属于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出肾脏内部是否有异常,再结合尿检和验血的结果,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肾脏功能是否出现病变。
肾脏的大小、结构是否正常,反应了肾脏脏体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超声检查主要看是肾脏当中是否有结石、囊肿或者肿瘤。
肾脏皮质厚度是否正常、肾脏回声是否均匀、有无肾脏回声增强、肾皮和髓质分解是否清晰等,都能够反应出肾脏在结构上是否出现病变。
血管是遍布肾脏的,如果出现血流改变,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失常、肾动脉狭窄,对于肾脏过滤和代谢机能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做超声检查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急性肾衰竭时,肾脏的大小、结构等没有任何改变,但颜色会变红,也就是"大红肾"。紧急治疗以后,肾的颜色会逐渐变浅,表示疾病有所好转。
慢性肾脏损害通常存在肾脏的物理性改变,比如偏小、结构不清晰、皮质变薄等等。
有时候还会出现肾脏萎缩变形的现象,这表示肾衰的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了,需要立即采取医疗措施,否则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肾脏超声能够反应的是能"看出来"的病理改变,肾病初期只有通过尿检和验血中指标的异常判断出来,用超声可能是看不出的。一旦肾脏出现器质性病变,比如说结石、肿瘤等,表示肾脏功能已经相对比较严重,需要积极治疗。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当密切关注身体的有关变化,保护肾脏不受侵害。
文章结语:
肾脏功能异常的变化,一般通过尿检、验血和影像学的超声检查来判断。尿检当中的蛋白尿、红细胞的数量超标时,提示肾脏过滤功能可能出现问题。验血当中血肌酐、血胱抑素C的指标异常,表示肾脏代谢功能失常。
肾脏超声是通过肾脏形状改变,来判断是否具有器质性病变,如结石、肿瘤等等。总之,肾脏的检查不求多,出现症状查这三个方面,基本上能对肾病做出判断。参考资料:
【1】黄燕凤,梁盛.五项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3)
【2】马丽,曾丽梅,李秀君.中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调查及预后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2,33(03)
【3】程果,史佩佩,王晓阳,贺晓.肾脏超声检查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39(03)
【4】谯兴强.尿检四项指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