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兢兢业业17年,为什么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
历史上对亡国之君的评价一般都是昏庸无能,但是有一个却例外,他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史志称其" 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就是这么一位勤政的皇帝,兢兢业业工作17年,为什么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呢?
崇祯帝王的历史画像
天启7年(1627年)明熹宗死后,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但是崇祯的运气实在太差了,从登基开始,就无一年风平浪静、五谷丰登,十几年大旱、大水、蝗虫交替发生。乾隆帝认为明之所以亡国,是因为万历、天启皇帝不理朝政,以致法度废弛,崇祯继位时," 国事已不可为 "。也就是说明朝的灭亡是万历以来荒废朝政、积弱多年,已经不是崇祯可以挽救的了,但从明亡反思,崇祯帝难道真的没有责任? 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的
明朝末年,国家主要面临两大危机,就是粮食不足和国库空虚。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人提出了 "因粮" 和 "清屯充垧" 两项政策。
卢象升 原本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率先试行"因粮"这政策,就是按照交税者贫富状况,分别划分赋税。效果非常显著,让崇祯帝非常高兴,立马把这个政策在全国推广起来,然而,这项政策只推行了3年, 崇祯帝就等不及效果,就把政策变更为"均输" ,就是又打回原状,无论贫富都按统一比例征收粮食,于是,大量无力负担高额赋税的农民们,纷纷参加农民军,国内局势就此失控。
卢象升抗清
崇祯九年,陕西巡抚 孙传庭 来到陕西上任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无兵无钱的境地。面对这种困境,他使出了铁腕手段"清屯充饷",就是把军人家庭失去的土地还给他们。孙巡抚按"祖制"本朝太祖时期分给军户们时说了"地不容失一亩,粮不容失一粒。"让豪门官僚们尽快归还霸占的土地,超期不还,军法处置!
在付出了得罪满朝文武的巨大代价后,孙传庭不仅稳定了军心,还额外凑出四十五万两白银的军饷。凭着这样的政策,他让萎靡多年的陕西官兵,终于在粮草充足后焕然一新。在这之后,他就带着这支满血复活的部队,将席卷天下的李自成农民军,一度只打得只剩十八人。 让本已经奄奄一息的大明朝,仿佛又看到了那么一丝丝的曙光 。
遗憾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因为弹劾孙传庭的奏章一封接一封地递上来,崇祯帝下旨将孙传庭逮捕入狱,"清屯充饷"政策也宣告结束。
生性多疑,刚愎自用
《明史》记载崇祯皇帝" 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 "意思是说崇祯皇帝刚愎自用,性子急躁,意气用事,刻薄寡恩。
据史料记载崇祯这十七年皇帝生涯,内阁大臣换了五十个,总督七个,巡抚杀了十一个,这个就导致了各个官员人人自危,文官不直谏,武官不杀敌,于是让李自成越做越大,甚至威胁到北京城了,加上后金力量努尔哈赤不断的骚扰边境,崇祯帝无人可用就启用了解甲归田的袁崇焕,袁崇焕果然不负厚望,把努尔哈赤打趴了,但是皇太极用了反间计,设计陷害袁崇焕拥兵自重,想要谋反。多疑如崇祯果然相信了,就把袁崇焕召回凌迟处死了。"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
袁崇焕雕塑
崇祯十二年三月,孙传庭因病致耳聋,他上疏请辞保定总督。崇祯认为他在推诿责任,要求他继续练兵,并派御史杨一儁核实(在此之前已让兵部派人核实过一次,但崇祯不信)。杨一儁核实后上奏称孙传庭病情属实,崇祯坚称孙传庭称病"显属欺罔",并认为杨一儁在包庇他,将孙传庭和杨一儁两人一并革职并逮捕入狱。三年后农民军死灰复燃,崇祯才又想起了他孙传庭。孙传庭出征后,崇祯又开始各种不信任,硬逼着实力不足的孙传庭带着还没怎么训练的新兵出关(潼关)剿灭李闯。最终孙传庭战死,全军覆灭。明朝也丧失了最后的机动力量," 传庭死,而明亡矣 "。 优柔寡断,不敢担责
1642年,崇祯终于想通了当时局势,攘外先安内,打算和皇太极议和,当时皇太极的统治并不稳固,也愿意议和的。当时兵部尚书陈新甲就提出暂时与皇太极议和的想法,这正中崇祯下怀,崇祯帝"寻谕新甲密图之,而外廷不知也"。就是崇祯找陈新甲偷偷地去谈议和,千万不能泄露出去,没想到怕啥来啥,一日,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陈新甲看完了,随手放在桌案上,结果家里书童把密函当做塘报,送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一时间无数弹劾的奏章飞到崇祯的案前,群臣都上表说议和是卖国求荣, 死要面子的崇祯皇帝不想承认此事经过他的默许,于是决定让陈新甲背这个锅,结果陈新甲被斩首,与满清的和议也随之终止。
1644年正月初三,此时李自成大军还没有打过黄河,大臣李明睿劝谏崇祯皇帝尽快南迁。李明睿说,"内帑不得不发",意思是花崇祯自己的钱。"勿待临渴而掘井"。此时的崇祯一方面不想出钱,可能也是真的没有钱出不起,另一方面也不想由自己提出离京,二是由大臣们全体劝谏,这样自己不会背上"逃跑"的骂名。但是朝臣们却一致要求崇祯要"君王死社稷",面对如此形势崇祯皇帝只得将责任推卸给李明睿,同时放弃了这次南迁的想法。
崇祯帝最大的甩锅是自缢前喊的那句"群臣误我"。
自古有个道理就是用人不疑,然而在朱由检身上都是反着来的,他对大臣极为苛刻,经常是动辄就是斩首。他是疑人不用,用人就疑,然后疑谁就杀谁。1630年,袁崇焕死得不明不白。1638年,孙承宗被困高阳城,随后以身殉国。1642年,洪承畴被俘而降。1643年,孙传庭阵亡。试问这样的领导,怎么会让大臣与他同一条心?试问这样动荡的局势,谁不会人人自保,离心离德?
崇祯皇帝自缢处
崇祯帝即位时"国事已不可为",从万历到天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弊政,压垮了明朝的统治架构,内忧外患同时袭来,灭亡是必然的。崇祯虽有心为治,却无治国良方,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为政"刻薄寡恩","急剧失措","对于军国大事的处理,枢要人物的升降,时常是朝四暮三,轻信妄断";看上去尽管像是想要有所作为的"明君",会做些表面的仁义功夫,实际上却是"十分汲汲’的‘要誉’专家",对种种积弊并不真心设法去解决。更加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vivoX60t怎么样?昨天刚买了12256的优惠了秒杀优惠了500,然后平台再优惠300,总共3699,客服见是第一次用vivo。手机,就给我申请了一副无线影音耳机,日常用感觉还不错呲牙是vivox60
华为nove6还值得买吗?可以啊,麒麟990芯片,立即升级鸿蒙系统,拍照功能也强大,5G,而且便宜,还可以再战三年,速度流畅,功能超级强大,不卡顿不杀后台,除了游戏不及苹果13,其它任何方面都可以吊打所有苹
谁有适合发朋友圈心情不好压抑的句子?真正的感情压抑不了的,别谈卑微的暗恋,似是而非的暧昧,友情以上恋人未满这种话,嘴巴堵住了眼睛会泄漏,眼睛闭上了心跳会泄漏,心跳掩饰住了,小动作就露出马脚,忍不住的,这种东西力量太难
联想这次危机会平稳落地吗?落不落地,平不平稳咱不知道,咱就一吃瓜群众。但人家为了中饱私囊所用的眼花缭乱的手段是挺牛逼的,没有司马南的视频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教父就是教父,不是白给的大笑大笑大笑司马南说联想的
陕西考生取得怎样的成绩才能考上西安交通大学?你好,我是一名北大在读博士,当过8年高中生家教。我教过上千名的高中生,根据对这些高中生的观察,写了一本书直击高考漏洞,书中对历年高考考试大纲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历年高考真题的解题技巧
河南安阳市在中国出名吗?什么在中国出名吗?像北上广深那样,几乎人尽皆知?一个内地四线小城,很出名干什么?但有时候想不出名还真不行。近日,一对超级费流量的安阳人王新刚两口子,让安阳名闻天下,数不清的人在网上
你认为能代表河南的是哪种面?为什么?我认为最能代表河南的面是烩面卤面捞面!河南烩面,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在河南的18个地级市中,每个城市都有卖烩面的饭店,而且很多地方的烩面都很有名,如郑州烩面,方城烩面,尉氏烩面,许昌
河南高三理科生排多少名才能上985呢?感谢邀请。对于河南这个高考大省,百万左右的考生,要想上985大学的确是太难了,河南的985大学的录取率基本就是全国的后三甲。给你提供一份2108年985大学的投档线。从上表中我们可
在河南洛阳市,有两套以上房子的人多吗?一般都是些什么人?洛阳人一般都有2套房子,少数3套以上。一套房子的基本上都不是洛阳本地人。根据我所认识或者听到知道的洛阳户籍家庭,预计洛阳市区有一套房的家庭占40,两套房的占30三套及以上占30,无
全锦赛江苏女排23爆冷输给河南女排,究竟输在了哪里?对于鸡肋赛事全锦赛来说,所有球队的重视程度都不足,基本上都是以锻炼新人磨合阵容为目的。所以都没有成绩指标。但对于年轻球员来说,多参加比赛还是有益的。能够从比赛中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
甘肃,河南,陕西的面,让四川人评论,哪家会排第一?陕西肯定第一呀,在皇城作面,那敢马虎。陕西的面食品种很多。各地方都有各自特色。像这个岐山哨子面,杨凌蘸水面,武功旗花面,户县软面,周至摆汤面,礼泉洛面,乾县驴啼子,兴平哈水面,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