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基金定投就是"三个固定":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用固定的金额,投资于固定的基金。 那么, 1.基金定投应该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2.我们的定投何时结束最好?是否需要止损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01基金定投应该何时开始最好? 有人说,如果正好在牛市开始前开启定投,分分钟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也有人说:"始于熊,止于牛"的定投最完美。 但问题是,根本没人知道"牛市和熊市什么时候来",所以也没人知道要提前多长时间开始积攒入市资金。 比如,从2007年10月那轮6000多点的大牛市顶点开始定投,到2015年6月的5000点,妥妥的一波大涨: (数据来源:Wind,2007/10/16—2015/6/12) 根据月定投测算,期间定投收益率达到101.69%,这回还真挺赚的,而且最关键的是那些如果在高位一次性投资上证指数的人们,8年时间资金全部沉陷在内不说,8年后的牛市也没能回正。 而定投投资者用8年反而拿到101%的收益,当然是一笔丰厚的回报了。但是,要坚持定投8年去追一次上涨,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所以说,像现在这样震荡市真的很适合开启定投。 当前A股这个点位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只有两种: 情况一:持续震荡,跌中有涨,涨中有跌; 情况二:快速反弹,持续上涨。 对应情况一,我们应该一直坚持下去,会摊薄成本积累筹码,而且还能作为一种跑赢通胀的储蓄; 对应情况二,浮亏的定投账户需要更长的时间慢慢涨回来,然后随着牛市的逐渐结束,最终实现盈利; 我们用数据来论证: (以下定投情景测算仅作示例参考,并非根据真实市场数据进行测算,也不作为收益保证或投资建议) 假如分别在1/2两种情形下做定投,每月均定投1000元,定投时间为11个月: 对应情况1:涨涨跌跌,净值从1元跌至0.2元,慢慢涨回到1.5元。 对应情况2:单边上涨,净值从1元涨到2元。 结果如何呢? 情况1:当市场下跌然后反弹时,11个月之后的收益率为7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情况2:当市场不断上涨时,11个月之后的收益率为49.52%。 (以上定投情景测算仅作示例参考,不作为收益保证或投资建议) 或许有人要问:"还有熊市的情况,你怎么不说呢?" 别忘了,现在市场各方普遍认可的一个结论是:短期内出现大牛市和大熊市的可能性都不大,震荡市可能将持续。 为何出现大熊市的可能性很小? 从历史来看,大极端熊市具备几点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经济面很差,且将来更差,例如2018年——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之年。但今年以来经济已经从底部进入缓慢的复苏期,未来经济预期可能因地缘政治、美联储加息、疫情反复等因素而出现反复,但经济基本面稳步复苏的态势也是市场共识。 第二个条件是金融去杠杆,流动性急剧且较长时期收缩。从2022年当前情况来看,这更是不可能的了,毕竟"宽货币、宽信用"仍是当前主要货币政策,而且经济复苏还有反复,不可能短期就收紧银根; 第三个条件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强大,中国的出口能力越来越弱,中美关系屡创新低。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拜登上台后,中美之间的关系看似更紧张,从科技领域到经贸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在经贸方面双方都还留有底线和余地,毕竟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就已经充分说明去全球化无法在短期实现; 大熊市不可能,重现2020年牛市行情的可能性也不大。既然也不可能大牛市,那为何会有情况2,出现单边上涨呢? 这就是考量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了,在震荡市中,能力强的基金经理会选择有业绩保障、增速良好、行业趋势向上、政策支持、估值合理的好股票。 虽然不大可能基金净值一直保持上涨,但保持大部分时间上涨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也正是因为我们对未来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如果我们可以提前预知到这只基金可以从1涨到2,那我们就会一开始选择一次性持有。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对于基金定投来说,随时都是持有的最好的时间。 我们进一步用大盘历史走势来论证: 自2007年至2015年的8年时间里,大盘共有三次较长时间处于3000点之下。如果在这3个区间进行定投,这一次测算结果又如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显然,在大盘过往3000点以下区域定投,无一例外都取得了大幅超越市场的正收益!而且从数据来看,在底部持续的时间或者定投时间越长的话,后期获得的收益越高。 从中不难发现,每次定投的回本时长全都大幅早于市场。这就意味着,在大盘仍在底部徘徊时,定投收益已经开始扭亏为盈,为我们减轻了心理压力,创造绝佳投资体验! 台湾"定投教母"萧碧燕说过,定投讲究的是傻傻地买、聪明地卖,定投不必费心选择时点,任何时间皆可进场,关键在于设置好止盈点,见好就收。 也许有人还是忍不住要说:即便知道了定投不需要择时,可我还是想买在最低点。 即便你踩准了最低点开始定投,最终收益也未必能高过随机入场的人。因为定投是分批次的时段投资,而不是一把梭买入的时点投资,即便选择了一个最低的时点开始定投,也只能代表这一期的投资成本最低,并不能保证整个定投周期的投资成本最低。如果在最低点入场,但随后紧接着几期扣款时的净值都在迅速上涨,那么定投的平均成本其实依然被抬高了。 相反,如果开始定投的点位较高,但也有可能后几笔扣款都在低点,这样定投的平均成本更低,待到后期市场上行、净值上涨,就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在最低点开始定投,你的收益不一定更高; 2.在最高点开始定投,你同样能赚到很多钱; 3.所以,开始定投的时间真不用刻意去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02基金定投应该何时结束?需要止损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止盈止损? 举个简单栗子:我们用1万元投资了一只基金,设置上下约20%的止盈止损。那么当这只基金下跌20%,我们就止损卖出;当它上涨20%,我们就止盈卖出。这就是止盈止损。 我们可以看出,止盈止损只和两个数据有关,一个是你买入的成本价,例如这1万元就是你的成本;一个是你设置的标准,例如上涨或下跌20%就卖出。 那定投为什么要止盈呢?原因主要有4点: 1.定投坚持到中后期,这时候本金已经积累得足够多,新增份额对于摊平总成本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弱,一旦市场回调或者趋势性下跌,你的资产就面临大幅缩水。 2.因为市场具有周期性,牛熊更替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市场长期趋势向上,但如果没有止盈,账面收益也只是暂时的。 3.我们止盈后的收益可以滚入下一轮定投,利用上节课我们讲到的定投复利效应带来更大的收益。 4.从投资者心理上来说,止盈可以落袋为安,知足常乐,或者购买心仪已久的东西,让定投更有阶段性的成就感。 具体有什么方法来止盈呢? (1)1.15%目标止盈法 对投资新手而言,我们直接给出一个经验值,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通常,止盈目标至少是市场无风险利率的5倍,目前市场无风险利率在3%左右,因此对应的止盈目标为15%。只要市场有一定盈利机会,15%的止盈点都可以抓到。 我们建议只观察定投6个月之后的收益率,而在半年之内,即使达到预设的止盈目标也不止盈,原因是过早止盈,本金积累不多,收益也不会太高,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意义不大。 (2)止盈目标没有统一的最佳值 有人会问,在实际定投中,止盈点都是设定的越高越好吗?答案是:不一定。同样是30%的止盈目标,牛市中没几个月就实现了,但定投周期太短意义不大;而如果在漫漫熊市,30%的止盈目标可能很难实现。 因此,如果你已经有一定经验,对市场涨跌有一定的感觉和判断,不必拘泥于止盈目标。而应该根据所处的市场环境、定投标的的净值走势、波动性,以及自身的风险承受、收益预期等因素综合而定。 当定投标的波动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强,预期收益较高时,可适当提高止盈点;当市场处于低位,且能坚持长期持有,也可以提高止盈点,等待牛市到来。 如果判断市场还能再涨,可以多等等;如果市场前景不明,上蹿下跳,或者感觉市场不妙,可能会大幅下跌,也可以先将一部分落袋为安。 还可以结合生活规划来设定具体的目标收益率,比如,收益达到30%就买个包包或者来一次旅行,那在达到目标需求后就可以考虑赎回了。 (3)人气止盈法 当市场情绪高涨,人人都开始疯狂时,定投就该止盈了;相反,当市场情绪极度低落,人人都绝望时,正是定投加仓的时候。 那怎么判断市场人气呢?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到哪都有人讨论股票,日均换手率持续增长,新基金发行数量、规模增加,证交所人满为患、大家排队开户,融资余额持续增长,这就说明市场"热"了,我们该激流勇退了。 由于定性指标无法把握,这里给出一些定量指标供大家参考。比如:当新基金月度发行量破2500亿,或者融资余额翻倍,突破1万6000亿的时候,定投就可以分批离场了。 总体上来说,止盈需要我们把握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不奢求卖在最高点 定投不是让你一夜暴富的投资方式,而是聚沙成塔、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第二,早期不止盈,中后期一定要记得止盈 中后期一定要止盈的原因刚才讲过了。那为什么早期不止盈呢?原因是定投早期,你积累的本金不够多,就算达到了可观的止盈目标,比如30%、50%,获得的收益也很少,即使全部赎回意义也不大。 说完了止盈,我们来聊聊止损。先来说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止损。 我们要明白主动管理型基金定投亏损,都由哪些原因造成? 如果你持有的是一只优秀的股票基金或者偏股混合基金,那么可能是下面两种情况: 1.过度担忧市场波动 当遇到熊市或者震荡市时,即便是优秀的基金,定投也可能出现亏损,但这是正常现象,应该保持平常心。因为由于宏观环境、政策变化以及整个市场系统性下跌,造成的收益下滑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可以在这时加大仓位,平摊总成本。 2.投时间太短 定投看的是长期收益,而当你刚刚定投不久,出现亏损也是情理之中。定投需要经历亏损才能摊平成本,这是必须要走的路,只要坚持下去,终会获取收益。 出现这两种情况,建议不止损,继续拿住了,静待整个行情反转。 但是相反,如果你持有的这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本身情况出了问题: 那么首先要查看该基金在过去的三个月、半年、一年和三年等不同阶段中的业绩表现和排名情况,如果业绩长期低于同类平均水平,或是在排名上靠后,那么说明该基金可能在选股上出了问题,或是投研团队、基金公司风控能力不足,也可能是换了基金经理。这时就要及时止损,考虑将投入的资金进行赎回或转换到其他产品中去。 特别强调一点,这种人为因素(非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的亏损,对于定投非指数基金的投资人需要特别注意。 具体如何设置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止损点呢?主要是根据心理预期来设定。 如果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定投亏损达到10%以上就开始夜不能寐,那么说明能承受的止损点也就是10%了,所以亏损一旦达到10%便走为上策。这样,投资者在精神上也没什么压力,而在本金亏损方面,也能靠转换的其他基金,或者组合配置的其他产品赚回来,不失为明智之举。 另一种情况是,当这只基金本身没有问题,相信该基金的盈利能力,而且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那么,即便定投亏损30%,这时也完全不用止损,而是应该马上行动、趁机适当加仓:比如每下跌3%就加仓一次,越跌越买,这样完全可以摊薄成本,一旦基金开始上涨就能赚钱了。 以上是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止损,而对于指数基金而言,最好的选择是:不止损! 因为止损主要是当你不知道自己投资的品种,最大下跌幅度是多少,这种情况下,需要止损来避免自己遭受本金的永久性损失。但是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于,几乎没有本金永久性损失的风险,只要一国的证券交易所还存在,指数基金就可以维持下去。所以定投指数基金并不需要止损,而下跌正是我们积攒便宜筹码的好时机。 定投止盈止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能及时收割利润,很可能变为"纸上富贵"。 总结 1.大多数情况下定投不必择时,任何时期都可以开始; 2.虽然定投不必择时,但必须要设立止盈线,见好就收; 3.指数基金不必止损,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止损则可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决定。 声明:本文综合自网络等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入市需理智,理财需谨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