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营收6368亿,苹果利润就达到了6506亿,华为拿什么超越苹果?
很多网友,尤其是花粉对华为寄予厚望,把华为看作民族品牌的代表,是超越苹果的"国产之光"。
很多时候,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2021年全年,华为营收6368亿,而苹果达到了达到了25457亿,是华为的4倍!净利润方面,华为净利润1137亿,苹果达到了6588亿,是华为的6倍!
网上也有一个段子:华为和苹果打牌华为打出了企业业务(营收1024亿),苹果打出了iPad(营收2217亿);华为又出消费者(营收2434亿),苹果又出Mac(营收2488亿);华为运营商"大你"(营收2815亿),苹果出服务费 "大你"(营收4761亿);华为:我先出完!我赢了!。
苹果看了看手中的"王炸"(iPhone 营收13359亿)......,跑回家把"家长"叫来了!
后面的事想必你一定很清楚了,华为被苹果的家长暴揍一顿,芯片也没了!日子很难过!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华为与苹果的差距就是这么大。手机业务
华为和苹果的最大差距就是手机业务。
华为的手机业务不到苹果零头,而苹果的手机业务占全部业务的一半以上。只要华为手机超过了iPhone,就有可能超越苹果。
苹果手机成名已久,2007年1月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极简设计、触摸屏幕迅速风靡全球,甚至部分媒体称它为"上帝手机"。
乔布斯热衷创新,追求完美与极致。他对完美地追求一度让苹果员工感到害怕,甚至连苹果创始人都说:"我崇拜乔布斯,但不喜欢乔布斯对待员工的方式。"
乔布斯不以为然,激动地说:"产品才是第一位的,而好的产品是人才与人才的碰撞"
乔布斯时期的苹果,全世界都在等他出新品,消费者要排队抢购,竞争对手要模仿、抄袭。即便是乔布斯逝世后,苹果设计团队依然引领了无数创新。
触摸屏:2007年1月,第一代iPhone抛弃了传统的按键操作,采用了全屏幕多点触控;指纹识别:2013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5S,拥有指纹识别功能。2014年11月,魅族偷师,发布了指纹识别的MX4Pro;蓝牙耳机:2016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 7,这款手机取消了3.5毫米耳机孔,带来了全球首款蓝牙耳机AirPods,之后安卓手机开始模仿;人脸识别:2017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 X,带来了全新的人脸识别功能,如今这项功能已经成为标配;无缝变焦:2019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11,采用全新的双摄和三摄组合,首次带来了无缝变焦,现在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安卓手机上。
苹果手机就是一件艺术品,因为在乔布斯的设计团队中,有诗人、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作曲家和音乐家。
之后,库克成为了苹果的接班人,他擅长营销、供应链管理,创新、研发的速度开始变慢。
而华为,在每年高达1000亿的研发投入后,终于迎来了厚积薄发。麒麟新品、鸿蒙操作系统、一流的拍照性能、全新的设计团队,让华为手机进入了高端领域。
2019年,华为在国内高端市场以0.1%的微弱优势击败苹果手机,在全球手机出货量上也领先苹果。然而这样的成绩仅是昙花一现。华为与苹果的差距
华为与苹果在技术上仍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芯片设计代差、操作系统生态、供应链。
芯片设计代差:
我们引以为傲的麒麟处理器,与苹果在性能上相差一代。
麒麟9000是华为的绝唱,但仍不敌苹果A13,与同代产品A14更是差距巨大。
对比麒麟9000与A13,CPU方面:苹果A13单核性能强于麒麟9000,多核性能同样不输麒麟9000,麒麟9000在功耗方面略好于A13。
GPU方面:海思麒麟9000在GFX3.1跑分中可达132FPS,功耗大约在8.3W左右,能效比大约是16。苹果A13的跑分为123FPS,略低于华为但功耗只有6W,能效比达到了20,这点强于麒麟9000。
最为重要的是,苹果芯片的CPU是独立研发的,而华为的麒麟芯片采用的ARM公版架构,一旦得不到ARM的授权,那么芯片设计都要出大问题。
操作系统生态差距:
今天,无论是华为的鸿蒙系统,还是苹果的iOS系统,在运行方面都十分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现象。
鸿蒙系统是第一款万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强大的分布式功能让它更适合多屏协同。而苹果iOS系统打磨多年,几近完美,在生态方面十分强大。
2019年,苹果公布了一项数据,着实酸到了华为、小米。
2019年,苹果商店生态系统营收 5190亿美元! 换算成人民币后,大家就能被这项数据惊呆,大约是 36127亿人民币!
苹果用3万多亿的营收,向世界证明了,苹果不仅可以靠硬件赚得盆满钵满,靠软件服务依然可以!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通吃,这才是真正的强手!
任正非也忍不住说道: "华为想要追上iOS的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可能10年都未必追得上。"
苹果的生态系统即便是不创新,也能躺赢好几年。
供应链差距巨大:
苹果的供应链产业链有多强呢?
Gartner发布了2021年全球供应链榜单25强,前5名分别是:思科、高露洁、强生、施耐德电气、雀巢,中国有一家进入了榜单,就是阿里巴巴,排在第10位!
同时,Gartner也发布了全球供应链大师榜,榜单依次为:苹果、亚马逊、宝洁、麦当劳,其中苹果公司连续7年获得榜首。
什么意思呢?大师榜的那几家太过强大,因此单独排名。华为连25强都未进入,更无法与大师榜首对比了。
可能你不愿意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更可气的是,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宣布涨价10%—20%,苹果只涨价3%。台积电的3nm N3技术,苹果不用,华为想用却用不上。
三星电子也拥有5nm、3nm工艺,一边争取苹果,一边拒绝华为。
总的来说,如果华为手机想要超越苹果,就要解决芯片、生态、供应链三大难题,每一个都很难,每一个都需要数年时间。华为的路艰难而漫长。14亿市场消费潜力如何
很多网友担忧经济增长缓慢,开始考虑降低消费。但是走出去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晚上夜市坐的满满的,啤酒、烤肉、小龙虾吃的不亦乐乎;假期带孩子出去旅游,海南、西藏等热门景点人山人海;身边的同事、朋友又开始买第二套、第三套房了。
这是经济放缓的征兆吗?好像只有自己的口袋瘪了,其他人都在闷声发大财。
手机市场也是如此。
2022年5月,距离618还有一个月时间,各大平台就开始搞起了促销活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iPhone 13的促销活动。
苹果以绝对的优势,夺取618手机销量榜首!
618期间,iPhone 13销售了282万台,领先于第二名 Redmi K50 八倍,第二到十一名加在一起也打不过iPhone13,一个打十个已经不能满足iPhone 了。
你知道,iPhone 13降价1000元后,卖多少钱吗?4799元起步。
苹果公司降价1000元,加上平台的各种折扣券,减了又减、一减再减,最终128GB的iPhone13只要 4799 元就能到手。
4799元的价格要比第二名 Redmi K50、第三名的小米12X,高出一倍,但这样的价格已经让消费者趋之若鹜了,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iPhone 13值这个价!另一方面是大家手里还是有点钱的。
北京的房价已经超过10万了,但是大部分人买不到,为什么呢?因为限购,一旦放开,北京的房源,分分钟售罄。
所以,当你认为大家口袋没钱的时候,其实是你的货不够好。华为Mate 50终将不敌iPhone 14
这几天,华为旗舰手机Mate 50 与苹果旗舰手机 iPhone 14 均会上市,那么谁更有优势呢?个人认为,仍然是iPhone 14。
理由如下:
首先,iPhone 依然是智能手机的领导者,无论是性能、做工还是设计都是一流的,三星、华为、小米仍然达不到这个高度。
其次,苹果品牌深入人心,在国内外拥有大量忠实的粉丝,其它品牌很难撼动苹果在其心中的地位。
最后,国内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消费者就不愿意买账,哪怕这个品牌是华为。
其实,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科普宣传的加大,大部分消费者对智能手机不再陌生,对它的三大件(芯片、系统、屏幕)了解也越来越多。
哪家公司更有核心技术,水平更高,大家心里都很有数。嘴上说"不",但手很诚实。
其实科技公司也是如此,在发布会上,大肆宣传自己的优势,对劣势避而不谈。华为大谈自研拍照系统,鸿蒙操作系统,小米大谈快速充电等等。
无论发布会上"吹"得多响,销售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我们拭目以待吧!写到最后
走到今天,苹果和华为的发展,似乎都在慢慢变化。
早期的苹果是创新和技术的代表,乔布斯时期尤甚。现在,苹果依靠品牌影响力、附加价值、供应链优势,不断地追求销售和利润。这也是苹果业绩靓丽的一大原因。
倒是,华为一改常态,格外重视自主研发,每年投入1000多亿的研发费用,在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
虽然华为的营收和净利润方面落后苹果,在科学技术领域开始全面开花,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一旦,华为的上下游及供应链被打通,那么华为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指日可待。只是这一天还有多久才能到来呢?3年?5年?还是10年?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