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近过半,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俄乌冲突还在继续…… 疫情担忧、职场危机、年龄恐慌、还贷压力、健康隐患……各种焦虑从四面八方袭来,让人措手不及、难以喘息。 仿佛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没有理由不焦虑。 《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发现,超六成人认为自己的焦虑程度较深;81.1%的受访者认为焦虑情绪会"传染";88.9%的人认同"全民焦虑"已成为当下中国的社会通病。 梁晓声在《忐忑的中国人》一书中写到: "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农村和城市,不分贫富,不分官民,总而言之集体陷入了一个焦虑、忐忑年代。人心介于有盼头与放弃了盼头的无为的焦虑与忐忑之中。" 心理学上这样形容焦虑: 焦虑就像一个追着你跑的小怪兽,你越是因为害怕而四处逃窜,反而越是无法摆脱它。面对焦虑的情绪,一味硬抗只会越来越糟糕,最好的办法是对症下药,寻找到适合的途径去化解它。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人人都在找寻可以渡己的摆渡人,殊不知再好的摆渡人,也无法助你度过漫漫人生路,唯一能渡你的,只有你自己。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人生八苦,无论贫富贵践,每个人都躲不过、逃不掉。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烦恼、担忧,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实际上,事情原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如果对任何事情都过于敏感、"杞人忧天"、陷入内耗,想不开、放不下、看不透、忘不了,就会身心疲惫、不堪重负。 曾国藩说:"省事是清心之法。" 一个人,如果心中思虑的杂事多了,那么,就很容易心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学会做减法,把无关紧要的事情,从心中剔除出去。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个人只要时时保持正念、学会自在渡,做到心无妄思,不纠缠过去、不畏惧将来、不追求完美,承认自己的普通平凡、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行所当行。 那么,烦恼自然就会减少一大半。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到了一定的年龄,要学会释怀。 所有痛苦的经历,要学会放过。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次长跑,输赢得失都是暂时的,从容淡定,张弛有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愿大家都能回归内心、走出焦虑,活出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