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乌战争呈现长期化之际,已经为援助乌军而清空国库的拜登政府,是否还有余力在亚太地区煽风点火?这是美国极力想要实现的议题,更是各国媒体争相讨论的话题,但随着中美两国于近日相继迎来了两次高层会晤后,华盛顿方面对中方的缓和态度,就成了对上述问题最好的答案。 据美国之声(VOA)最新消息显示:在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Lloyd Austin)于6月10日在新加坡第19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展开首次面对面会谈后,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又于13日在卢森堡与杨洁篪主任进行了会晤,两人就一系列区域与全球安全议题,以及中美关键议题进行对话。在中美双方如此绵密的高层会晤中,美方多次强调了维持开放沟通管道,以管理美中竞争的重要性,显现出了其缓和对华关系的意图。然而,美方的这种无事献殷勤也并非毫无条件,会晤中免不了与中方的各种讨价还价。这其中,利用自身在台海问题"一中原则"上的让步,来换取中国在朝鲜半岛核不扩散的承诺,才是拜登当局对华"低头"的真实目的。 1、美国近期与中国展开卢森堡会晤,只是希望中方解决朝核问题。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尤其是在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其在"重返亚太"构想上最大障碍、印太战略最大对手的政治背景下,拜登政府高层于近日两次的"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免让人感到"事出反常必有妖、邪乎到家必有诈"。而依照美国白宫给出的说法,沙利文与杨洁篪的会晤共持续了四个半小时,对话"坦率、深入、具体并富有成效",美方甚至还期待在未来几个月看到两国间更多"潜在的会晤"。同时,此次卢森堡会晤也被美国视为是5月18日两人通话的后续。在那次通话后,沙利文表示拜登总统和中方可能会在不久之后再次通话。但在拜登于5月20日展开针对遏制中国亚太影响力的"亚洲之行"后,有关中美首脑通话的进一步消息便石沉大海、不了了之。 从目前看来,在美国对华单方面发动的经济、政治、科技大战还未消停之际,召开中美高层对话的条件明显还不够成熟。即便能够召开,情况也只能是"鸡同鸭讲、各执一词",很难达成富有成效的协调方案。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有着"世界霸主"之称的美国,会如此迫切地想要通过对话促成两国首脑通话,他们究竟在急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从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近期民调直线下滑,国内经济通胀严重,导致其11月期中选举面临巨大压力说起。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美国总统拜登之所以会刻意在中方面前摆出一副"谦卑的低姿态",无非是在经济贸易与亚太事务等议题上,急切需要获得中国的帮助。倘若拜登能够成功促成中美两国间首脑通话,就有可能达成中美经济的再度合作,以扭转国内经济的颓势,并借助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力,"借花献佛"的帮助韩国解决朝核问题。最终,拜登利用中国达成的这些"丰功伟绩",都会以选票的形式反映在11月的期中选举上。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曾在去年3月18日中美阿拉斯加会晤中对杨洁篪颐指气使,谈话中又被他"怼"到不得不赶走现场记者的沙利文,在此次的卢森堡会晤中明显"面善"了许多。 为了能够说服中国"帮忙",这位美国白宫国安顾问当即在台湾议题上作出了让步,称:"美国坚持基于三项联合公报、《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的‘一个中国’政策,但也十分关切北京对台湾的‘胁迫’和咄咄逼人的行为,美方需要确保维护台湾海峡稳定,以及中方不会单方面改变现状。"而在提及中国在追加朝鲜制裁的安理会决议中投下否决票一事时,沙利文则委婉地表示:"美方认为朝核问题是北京和华盛顿可以合作的领域。"听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美方的用意,他们无非是想用美国重新回到台海议题上的"中间立场",来换取中国帮其解决朝核问题的承诺。这在我们看来,就像是把中国拉入一场旨在"瓜分"亚太地区利益的"慕尼黑阴谋",但中方就会因此在制裁朝鲜的决议中投出赞成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沙利文秘密与杨洁篪进行三次交涉,无非是要让中国"出卖"邻国。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而在应对亚太事务的问题上,美国也越来越意识到"孤掌难鸣"的道理。不论拜登政府愿意或是不愿意相信,中国在亚太的影响力都已经远超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想要拿到足够的选票应对期中选举,他就必须依靠取消对华关税来变相给美国经济"松绑";想要让平壤方面重新回到朝核问题的谈判桌上,他就必须依靠中方的影响力来帮助其进行协调。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在不断逼迫此前将反华视为其"工作重点"的拜登,将中国的定义从零和博弈的"美国公敌"转变为平起平坐的"竞争对手"。虽然在表面上,拜登依然不遗余力地通过美国东盟峰会、美洲国家首脑峰会拉帮结派,以清除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但在暗地里,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已经私下与中方进行了多次"和谈"。 早在今年3月18日,苏利文就曾以非常低调的方式与杨洁篪主任进行了罗马会晤。根据法新社(AFP)提供的消息,此次会面是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家高级饭店里秘密进行的。美国驻意大利大使馆还告诉法新社,这次会见之后不会有任何官方新闻与声明。此情此景,仿佛苏利文并不是一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而是地下黑市的"中间人"。对此,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艾米丽·霍恩(Emily Horne)解释道:"这两位官员及其团队讨论了正在进行的管理我们两国之间竞争的努力,并将讨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对地区和全球安全的影响。"到了5月18日,苏利文再度与杨洁篪进行了秘密通话,进一步将谈话内容扩展到了区域安全、核不扩散、乌克兰战争与中美关系特定议题。 如果说苏利文邀请杨洁篪参加3月的罗马会晤,是为了劝说中方对深陷乌克兰战争泥淖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袖手旁观,那么6月13日的卢森堡会晤就是要让中方帮助美国阻止我们的邻国朝鲜重启核试验。为了能够有效对平壤方面施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在13日当天与韩国外交部长朴振会面,并在会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敦促朝鲜不要进行核爆试验。会上布林肯曾强调:"美国仍然对与朝鲜的对话持开放态度,但平壤无视这些呼吁,反而试射导弹,并为恢复2017年以来的第一次核试验做准备,这加剧了整个印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紧张局势。我们与我们的亲密盟友和合作伙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首先是韩国,还有日本和其他国家,将迅速做出反应。美国对朝鲜核试验的反应可能包括‘酌情对我们的军事态势进行短期和长期调整’。简单地说,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地区和世界,在平壤政权改变路线之前,我们将继续保持压力,并对协助朝鲜导弹和核计划的中国和俄罗斯个人及实体实施制裁。" 与此同时,韩国外长朴振也敦促中国利用其"影响力"解决朝鲜问题,并喊话中方称:"我认为中国应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说服朝鲜,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需要他们的新思维"。其实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早就对美国发出警告,称"朝鲜长期面临安全上的外部威胁,而要解决相关问题,就应该解决朝方合理的安全关切。如果美方真心关注朝鲜人民福祉,就不应一味对朝制裁施压,而应正视朝方已经采取的无核化措施,回应朝方正当合理关切,采取措施缓解对朝制裁。" 美国借卢森堡会晤对中国"开条件",但中方无意参与慕尼黑阴谋。美国愿与中方展开对话的举措本是一件值得称赞之事,但其以秘密通话、会晤以及"慕尼黑阴谋"形式与中方讨价还价的行为,并不符合一个世界大国所为。而美方意图在台海议题"一中原则"上的让步为筹码,换取中方对中俄、中朝伙伴关系上的"背叛",这显然是过于天真的。因为不论是俄乌冲突还是朝核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开诚布公的协商解决,任何暗箱操作、闭门会议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朝鲜在国家安全上的忧虑,反而会进一步损害世界各国的互信、加剧乌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对于朝鲜近期不断试射导弹一事,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曾于周日(6月12日)香格里拉对话发表讲话后就做出回应称:"中方将继续促进朝鲜半岛和平,但强调应照顾各方安全关切。国际社会没有解决朝鲜的担忧,国际制裁更损害了朝鲜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中国的驻联合国大使张军也于上周向英国路透社(Reuters)表示:"中方不希望看到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否决了美国牵头的、对平壤重射弹道导弹实施新的联合国制裁提议的部分原因。朝鲜若进行第七次核爆试验,也不要对北京可能作出的反应进行无端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