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编辑 安达火车站始建于1901年,其俄式建筑群是中东铁路建设初期,随着安达火车站的建设而逐渐形成的,还衍生出65栋员工生活建筑,都是沿着火车站滨洲铁路干线东西两侧的街道而建,分布在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00米范围内,具有浓郁的俄罗斯建筑风格,使安达市火车站及周边形成了独特的异国风情。这些老建筑虽经百年风雨剥蚀,但主体建筑依然完好,既是安达历史的见证,也是难得的工业文化遗产。 65栋俄式建筑当中有民宅58处,公用建筑7处。民宅建筑大多修建于1901年至1927年,采用的是俄罗斯传统的砖木结构,砖砌墙体,毛石基础,木楼板、木屋架、铁皮房盖,墙的厚度大都在0.75米,房门厚重,大多采用两层门,保暖性能良好。窗户比现在的普通窗户窄,但是窗面高,采光性能亦好。屋内大都设有地下室,地下室的墙体都是水泥抹面,木制地板。很多民居建筑外面还有保留的木制雨搭,外墙采用常见的砖砌花饰,突出门窗口边框过梁以及高间墙花饰。现在这些个民居大部分都在俄罗斯主体建筑外边依附主体搭建了附属建筑。 这些百年历史建筑见证着沙皇殖民、中苏共管、日本侵华、人民铁路等百年历史风云,同时也承载着安达厚重的历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也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价值。由于当年沙皇殖民者要实现"黄色俄罗斯"的长期殖民扩张计划,对中东铁路沿线历史建筑设计十分精心,许多律筑十分精美,现在俄罗斯境内都找不到了。 其中的白楼"安达铁路工人俱乐部",是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于1901年,1903年竣工,是俄国铁路员工跳舞和休闲的娱乐场所。1945年8月后,为安达铁路地区俱乐部,现为安达车站办公室。该建筑为俄罗斯建筑师设计的小型俱乐部,原为公共建筑,后改为办公楼并兼做会场。建筑面积1995平方米,建筑物采取俄罗斯传统砖木结构,砖砌墙体,毛石基础,木楼板、木屋架、铁皮屋顶,外墙采用常见的砖砌花饰,突出门窗口边框过梁以及高间墙花饰。二层楼中间用腰线相连,底层砌石块装饰较粗犷,显示稳定,含有文艺复兴建筑元素。现室内楼梯板上嵌有两块铜制俄文字牌,上书"阿切尔涅茨尼伊钢筋混凝土工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据考证,铜牌应为1898年至1900年间俄罗斯制造厂家之标记。 19世纪末,俄国开始进人工业化时期。为了发展国内经济,沙皇开始关注起西伯利亚地区。更重要的是当时英、美、日等列强正在远东国际舞台上激烈角逐,使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为了牢固地占有这片远离欧洲的土地,也为了实施沙俄蚕食亚洲的"远东政策",沙皇决定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对当时的中国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当时的沙俄一直觊觎中国的东北地区。因此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俄国的侵略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工后不久,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就主张,大铁路干线应通过中国东北直达海参葳,这样就可拉近中国东北与俄国之间的联系。恰在此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为了抑制日本在远东的势力,俄国便联合德法两国进行干涉,迫使日本"吐出"了辽东半岛。因干涉还辽"有功"的俄国,迅速获得清政府的好感,而俄国也乘机秘密制订了所谓的"亚洲黄俄罗斯计划"。这一计划的基础,便是在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同时,修建穿越中国东北并南伸至大连的铁路。1896年,当李鸿章作为持使赴莫斯科祝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时,俄国人便诱迫他签订了《中俄密约》,决定在中国境内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支线,并命名为"东清铁路",后又称为"中东铁路"。东清铁路干线从满洲里至绥芬河,支线从哈尔镔起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大连旅顺口,全长2489公里。1898年8月东清铁路破土动工,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部三线,从六处同时开始相向施工。采用俄制1524毫米轨距,干支线相连,恰如" T "字形,分布在中国东北广大地区。1903年7月14日东清铁路全线通车,并开始正式运输营业。 1905年日俄战争后,按照《朴次茅斯条约》的规定,日本从沙俄手中获得东清铁路支线长春至旅顺口段铁路,称"南满铁路"。从此,东清铁路被分成两部分,让给日本的那一部分称为"南满铁路",其余部分仍称东清铁路。1920年起东清铁路始称"中国东方铁路",简称中东铁路或中东路,长春以北段由中苏共同经营。 1935年3月,苏联把中苏共同经营的中东铁路作价卖给了日本。1936年1月1日,北满铁路哈(哈尔滨)满(满洲里)段改名为"滨洲线"。至今哈满段仍称滨洲线,全长935公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苏联红军进驻东北,同时对铁路实行了军事管制。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的协定》规定:"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干支线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又称中长铁路),由中苏共同所有并共同经营。"1952年12月31日中长铁路结束共管,全部移交给了中国政府。至此,中东铁路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中东铁路西部线共设有33个车站,业务性质均为客货运站。 安达站是中东铁路西部线的一个重要车站,位于滨洲线东段126公里284米处。1902年3月8日开始通车运营。安达站整体站舍当时面积110平方米,属定型设计。集运转、站长室、候车室于一体,其中候车室面积仅为26平方米左右,站舍建筑美轮美奂,平面自由伸展,形体变化丰富,采用非对称式外现,在统一布局中显露其特色。墙面、檐口及窗帽上的花饰极富俄罗斯民族特点,色彩也是俄罗斯惯用的红色屋顶,米黄色墙面,白色点缀,体现出亲切欢乐的气氛。作为原中东铁路初期沿线上一个较大站区,员工人数较多,安达站的配套生活设施很完备。1927年,安达站粮食市场兴盛,粮食运进输出繁忙,旺季昼夜运出十几列车。据《北满与东清铁路》记载:"二十年代,安达站每年发货运载数量在西线各站居第一位,在中东铁路各站居第二位,仅次于哈尔滨站。"当时有"填不满的安达站"之说和"国际粮场"之称。 注:资料来源于《醉美都城地·安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