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的那天,美国财政部发了份声明,说美国财长耶伦即将出访日本,和日本讨论对俄制裁的事儿。 这一天发这则消息,似乎有点不太合适,毕竟人家家里都在办白事了,岸田正在痛哭流涕,搞感性攻势呢,你这一上来就给人布置打群架的工作,太不近人情了。 当然,这只是表象。 耶伦这只老狐狸特意卡在安倍出事这天放话,恰恰是在给日本打气撑腰,表明自己在日本的困难面前和日本是站在一头儿的。 为啥这么说呢? 这就得说到最近岸田和普京的激烈过招了! 普京的神操作 7月初的时候,普京签了一张很有意思的总统令。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将与日本合作开发的"萨号林2号"项目收归国有! 这招一出,顿时就堵得日本发慌。 为啥? 因为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几乎全部产自"萨号林2号",这一个项目的供应量,差不多就占了日本整个天然气进口量的9%! 在国际能源贸易里,9%的比重算是很高了,比如俄罗斯今年反超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所占中国原油进口的比重也不过18%。 更何况日本本身能源匮乏,完全依赖进口,能源供应结构非常脆弱,假设"萨号林2号"这9%的供应不稳,在当前国际天然气市场极度缺货的情况下,上哪儿找替代去? 或者哪怕日本肯花冤枉钱,在中东、澳大利亚或者美国抢到替代供应了,哪个又有"萨哈林2号"的近距离运输优势呢? 所以,"萨哈林2号"对日本太重要了! 正因为重要,所以日本企业很早就参与了这个项目的投资,日本三井、三菱目前共持有22.5%的股份,是仅次于俄罗斯天然气和壳牌的第三大股东。 日本人的心思,无非就是想通过占股保供应,以资本参与的方式稳住"萨哈林2号"这个供货渠道。 而现在普京一纸命令将"萨哈林2号"收归国有,其实就是掐着"占股保供应"的关节下手,借着接收日本企业的股权,明着告诉日本,这个项目,我不让你玩儿了。 那既然不让你占股,接下来天然气会不会断你的供?这个拿捏的空间可就大了去了! 普京为啥要在这个时候祭出这么一招呢?三个原因。 首先,是破G7的局。 在6月底的七国集团峰会上,七国领导人琢磨出了一个对俄制裁的新路子:限制俄罗斯石油价格。 简单来说,既然禁止俄罗斯石油失败了,从稳定能源价格的角度,也不可行,那么换种思路,卖你接着卖,买我接着买,但要给你设个临时价格上限,不让你赚钱! 这个上限是多少呢? 根据彭博社7月6日的消息,美国和盟友正在讨论,要将俄罗斯石油价格锁定在40-60美元的区间。 而7月6日,WTI美国原油价格是98.53美元,布伦特原油价格是100.69美元。 好家伙,直接给打骨折了! 俄罗斯严重依赖能源收入,这个计划如果成形,无疑会变相削弱俄罗斯国力,重伤俄罗斯的财政,或者更直白点说,让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打得没有后劲儿了。 那普京能让这个计划成形嘛?必然不能! 普京选择的突破口,就是日本。 为啥是日本呢? 七国集团里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主要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四国,欧盟三巨头现在都有心卖了乌克兰,普京不能动,而日本自开战以来就积极为美国摇旗,对制裁俄罗斯过于上心,打狗可以给主人看嘛,刚好用来祭旗。 而且从条件上来讲,日本本土能源匮乏,对俄天然气依赖严重,东亚附近除了俄罗斯,短期内又很难找到其他大卖家,俄罗斯是有能力逼日本一把的。 只要日本一服软,俄罗斯就着"萨哈林2号"把条件一提,G7的阴谋不就不攻自破了么? 所以,普京在签署这个总统令的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还出来补了句诛心的话,说"萨哈林2号"项目国有化不代表国有化的普遍趋势,"每一个个案都会单独考虑"。 啥意思呢?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这次不搞全面报复,只收拾小本子一家! 把日本这一处打出缺口来,俄罗斯就赢了。 其二,对日本响应北约的反应。 选择日本的另一个原因,还有前几天的北约峰会上,岸田文雄的高调表现。 虽然日本只是应邀参会,但架不住岸田反客为主,一边开着北约峰会,一边会场外小会不断,还放话邀请北约秘书长尽早访日,更新日本和北约的安全合作文件,给北约当亚洲带路党的心思不要太迫切。 中俄当然不喜欢看到日本在东北亚搞事,中国这边咱就不说了,俄日之间有千岛群岛的领土争议,而且俄罗斯远东地区防卫薄弱,更不希望域外势力都扑过来。 所以近段时间,中俄也在有意敲打日本。 7月4日,俄外交部说,日韩参加北约峰会是一个造成亚洲不稳定的严重事实,中国外交部则是重申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然后,同一天,中俄军舰就先后出现在钓鱼岛毗连区海域! 这是中国军舰自2018年6月之后首次开往钓鱼岛毗连区,特别还是中俄联合行动,警告的意味更重,逼得日本政府大呼这是"中俄同时进行挑衅"。 所以俄罗斯选择拿日本开刀,也算是对日本搞"亚太版北约"的小心思的回应,出来混嘛,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其三,日本自身原因。 咱们前面说的都是基于政治考量,而普京选择在这个时候拿能源问题给日本施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恰好在能源问题上遇到麻烦了! 日本今年梅雨季结束得早,导致天气异常炎热,6月份中暑住院人数已经创下了10年来的最高纪录,6月末7月初,东京地区连续9天超过35度的"猛暑日",更是创下了自1875年开始观测以来的最长记录。 有意思的是,就在普京签署总统令这一天,日本一些地区还很反常地出现了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 温度一高,电力需求激增,考验的就是稳定的供电能力。 然而由于近年来能源价格上涨、因转向清洁能源而减少火电厂、核电的退出等等因素,日本当前的电力供应局面却并不乐观。 目前日本电力储备系数是3.7%,而保障供电稳定所需的系数至少是3%,如果高温持续下去,用电需求增加,供电就成大问题了。 为此,日本政府已经连续多天发布过"电力供需窘迫注意报",并七年来首次开启"节电模式",呼吁民众减少电力消耗。 好,跟俄罗斯的关联这就出来了:日本发电能源的30%-40%依赖天然气,这个时候普京如果把"萨哈林2号"给掐了,你说这把火上浇油,浇得专不专业? 所以普京这招出得非常精准,简直就是量着日本的七寸打下去的! 岸田文雄的应对 对于日本来说,普京这一招现在还只是露了个先手,后面还有连续操作的空间。 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也是最乐观的预期下,日本企业响应普京号召,乖乖放弃"萨号林2号"股权,但保留供应天然气的长期合同。 毕竟参股也是为了稳供应嘛,只要合同还能保留,退股也没啥。 但现在的情形是,日本这个作死小能手已经列入俄罗斯的"不友好国家"黑名单,日本人手里的合同能有啥用? 只要日本不退出G7给俄油限价的"统一战线",俄罗斯随时能给你"断气"! 第二种情况,日本为了能源安全选择低头,什么G7,什么美国,一边玩儿去! 在能源价格问题上,岸田文雄全盘满足俄罗斯提出的条件,不跟G7蹦跶了,然后普京一满意,保留日本企业的股东身份,虽然所有权结构可能有变更,但天然气供应起码是保住了。 然而别说岸田没这个魄力,就是有,日本还能作美国爸爸的主? 第三种情况,日本举起星条旗,高喊一声"爸爸赐予我力量吧",然后和俄罗斯死扛到底,再然后鸡飞蛋打,股权也被迫放弃,天然气进口也被终止。 这种情形下,日本电力供应将大受打击,岸田文雄老家广岛等地将立马断电,日本不得不去现货市场上抢高价天然气,能不能抢到且不说,国内的能源价格还必然会暴涨,让本就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三种情形,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现在一个艰难的选择摆在岸田文雄面前:是要能源,还是要G7? 要能源,就成了破坏G7团结的罪人;要G7,日本就要作出巨大的牺牲。 岸田文雄是怎么做的呢? 在普京签署总统令两天后,岸田亲自出来点炮,说要将俄罗斯石油价格的上限设定为目前价格的一半,高于该价格的不买,或者不允许买。 这么做的目的,岸田也说得很清楚,那就是"世界面临着秩序基础崩溃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表明,任何暴力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这是G7里面第一个出来表态要给俄罗斯原油限价的,岸田做了第三个选择,一句话把路走绝了,你就说勇不勇吧? 岸田这个表态之后第二天,也就是7月4日,中俄军舰就去了钓鱼岛,按照日本防卫厅的说法,中国军舰其实是在策应俄罗斯,也就是说,俄罗斯是在借势中国,让案田不会说话就少说点。 紧接着,7月5日,日本又出招了,对俄罗斯及白俄90家实体实施出口禁令,并禁止向俄罗斯提供信托、审计、管理咨询等服务。 同时,日本像才反应过来一样,要求俄罗斯翻译翻译,普京关于"萨哈林2号"项目的法令,到底是啥意思? 而且直说,这个项目对日本能源供应"非常重要",日本方面也不清楚到底会对日本产生什么影响。 这番装傻充愣,俄罗斯方面也挺配合,梅德韦杰夫亲自出马,给出了很细致的翻译:日本将不会得到来自俄罗斯的石油或天然气,也将不会参与"萨哈林2号"工程! 谁能想得到呢,普京还想待价而沽的,岸田文雄却直接把天聊死了! 而且俄罗斯方面还透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一直到7月6日,普京的法令都快签署一个礼拜了,日本还没有就"萨哈林2号"项目的情况,和俄罗斯驻日使馆正式沟通过。 这是对俄罗斯躺平,不打算妥协了呗? 为了G7,硬刚到底?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日本的"与众不同"。 欧盟制裁俄罗斯的时候,但凡涉及能源,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意识形态斗争和能源贸易两头不耽误,甚至美国自己都是这样。 现在同样的问题放在了日本身上,居然连挣扎都没有,直接就牺牲小我、成就集体了。 有意思的是,在俄乌开战之初,西方世界一边倒地和俄罗斯做切割的时候,埃克森美孚、壳牌等股东纷纷宣布退出"萨哈林"项目,当时的日本,其实是顶着压力坚决不退的。 一直到5月底,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萩田晃一在国会上说起"萨哈林2"的时候,表态依然很坚决:"即使日本被告知停止,我们也不打算停止。" 那为啥先前就"坚决不退",现在又要对俄罗斯把话说绝呢? 原因就在于美国的态度上。 因为推动G7对俄罗斯石油限价的是拜登,而拜登又是在赌美国财长耶伦提出的一个理论——限制俄罗斯能源价格,可以对全球能源价格形成下行压力,既可以削弱俄罗斯的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解决当前拜登最头痛的汽油涨价问题。 原理是这样的:只要G7能联合尽可能多的石油买家、航运企业和保险集团,就能形成了一个"逆欧佩克"的"买家联盟",届时,就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全球石油贸易,也就能逼着俄罗斯石油降价,进而带动全球油价迅速下跌。 但这个理论有很大的缺陷,比如俄罗斯石油如果卖不出去,完全可以通过减少供应来刺激涨价,这样少卖也不会少赚钱,为啥要给你降价? 再比如美国这个"买家联盟"包不包括中印?不包括的话缺口太明显了,包括的话,你猜中印买不买你的账? 再比如,就像对俄制裁一样,有多少国家愿意加入西方这个联盟的?欧佩克国家眼见着西方组建"买家联盟",抢自己的话语权,会不会趁机搞事?即便成功把油价打下来,欧佩克会不会用减产来应对,最终反而导致大量产能闲置? 更重要的,俄罗斯现在只是反击日本,G7如果真的组建这个联盟,普京会不会一拍两散,直接停止对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 所以说白了,拜登就是在赌,反正对俄制裁和美国汽油涨价两件事都束手无策,还不如冒险赌一把,万一成了呢? 那么拜登既然想赌,会允许日本拆自己的台吗?会眼看着日本成为俄罗斯的突破口吗? 不能,那么日本势必就只能自我牺牲,头铁地拒绝俄罗斯的一切条件,把日本的利益当做拜登的赌注了! 所以再回到前面,耶伦为啥这时候宣布出访日本? 一方面是来督战的,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诉日本人,你们国内局势再困难,背后不还有爸爸嘛,别怂,我给你撑腰! 就是不知道后面断电的时候,酷热难耐的日本人,到底是该骂普京,还是骂拜登呢?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讽刺的是,就在G7宣布要给俄罗斯能源限价、日本在"萨哈林2号"问题上被俄罗斯捶打的时候,猜猜俄罗斯液化气最大的买家是谁? 法国! 法国不是G7成员么? 欧洲不也是被俄罗斯搞能源制衡,管道输气最近剧减么? 法国为啥能成俄罗斯的最大买家,日本却连谈判的空间都没有,这说明什么? 只能说,美国真是养了条好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