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图_范筱明 中秋小假期即将到来, 找一处"亲近自然"的郊野乡村游玩吧, 去宝山新晋"网红村"——花红村, 这里有"春桃、夏棉、秋稻、冬梅"四季风光, 足不出沪,身边就是风景。 图_范筱明 宝山罗泾镇花红村 春有桃花灼灼,夏有棉花田田, 秋有稻香缕缕,冬有梅花吐芳。 花开四季,香飘四季, 姹紫嫣红,溢彩流芳。 这是花红村村名的来历。 图_范筱明 花红村位于宝山罗泾镇东北部,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与江苏省咫尺相望。这里有千亩高水平水稻田,千户欧式农宅,以做强"一袋米"农耕体验为特色,打造耕织文化、亲子科普为辅的长江口农耕文化村。 图_范筱明 这里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屋舍俨然,村域"花文化"、"红文化"、"稻文化"、"织文化"独具特色。 图_范筱明 这里有悦目的粉墙黛瓦、怡人的流水人家、醇厚的农家香茶、新鲜的稻麦鱼虾、甜美的芦粟香瓜……每到丰收季节,来这里可以体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领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情画意。 图_范筱明 行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两边是大片稻田,秋风一吹,沙沙作响,稻香袭人,一派田园牧歌景象。 图_范筱明 还有田间稻林里的墙绘画,艺术与乡村结合,画里画外相映成趣,展现小桥流水的江南秀美风光,生动活泼的乡间趣事,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都被绘制在墙面上。闲庭漫步于绿意盎然的村路上,多彩墙画与乡村美景融为一体,这样的美景让人为之动容。 图_范筱明 有人在稻花香里说丰年,也有人在花红村享受世外桃源的安逸,向往的生活,莫过于是。在这里除了赏秋日的美景,还可以欣赏非遗技艺十字挑花、体验农耕采棉的乐趣、品尝糯而不粘的非遗四喜风糕…… 十字挑花陈列室 了解传统非遗技艺展示 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改革家黄道婆自琼崖返回故乡,路经罗泾,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织造技术。明清时期,聪颖智慧的罗泾巧妇将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发扬光大,独创了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泾"十字挑花"技艺。花红村在这里设立了"十字挑花"陈列室。在这里能感受到"十字挑花"清丽淡雅的气质、浓郁的地域文化内涵,及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底蕴。 耕织园 打卡网红"采棉织田"体验 花红村的耕织园里建设了稻虾共生田、染料田、农事体验田、桑基鱼塘等景观,耕织园内的"彩锦织田"是深受大家喜爱的网红亲子打卡地,许多家庭自驾而来只为看一眼耕织园门前的彩棉田。此外,花红村还有桑葚鱼塘景观和制棉的工业体验,从种植到收获再到制作,不仅能让孩子们热爱上丰富多姿的大自然力量,也增加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耕织文化体验馆 走进耕织学农科普活动 耕织文化体验馆是通过对粮田里废弃农具仓库的改造,形成新的功能空间,展现传统的农业耕织文化。这里复原"夏有棉花"场景,重现花红"五朵金花",供游客体验传统耕织文化,还可以就近体验学农活动。 四喜风糕 品尝一口稻香里的非遗 罗泾四喜风糕有定胜糕、行盘糕、满囤糕、寿糕等不同种类,花红村出产的优质稻米给四喜风糕带来了独特的风味,在这里品尝一口糯而不粘、香甜美味、热气腾腾的传统四喜风糕,能让你食指大动,回味无穷。 美丽乡村,尽在宝山花红, 趁着秋意凉爽, 去体验农耕乐趣与稻香蛙声的乡间之旅吧! 文:刘玉清 图:上海宝山(除署名外) 资料:上海宝山、网罗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