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过不了多久,就会上一次热搜。因为新增了两条被执行人信息,都是老罗之前的合同纠纷案,两条执行金额共计2917万元。 不明真相,又不考证信息原因的人嗨了:老罗带货吹上天,也不挣钱嘛,看看,他又欠债了。 老罗这次没给面子,当天就回应了:因为还了两笔债,所以恢复执行,是为了结案程序。 不过这一次还债,其中有故事。 因为老罗的锤子公司,当初因为经营不善,负债了,老罗想尽办法挽救,但是其中有一个投资人拒绝签字,要求老罗强制回购其股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家公司叫青岛金石,就是这一次老罗还债的公司之一。 老罗气不过,曾经写文怒怼这样的融资方,并且送苹果手机,让粉丝帮忙转发。他说,所有的债还完了才会还这家公司的。那么这次这个结果,是不是说老罗的债全数还完了呢? 无论怎么说,老罗也是凭自己的本事在还债的。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男人!当初老罗欠债6.7个亿,这要是一般人,早就放弃任何希望了吧! 老罗也是挺背的,哪里有风口,他就去哪里,他去了哪里,哪里就有限令。 老罗玩电子烟,刚开发布会,电子烟限售令就来了;然后老罗玩脱口秀,没多久脱口秀内容审核令就来了;老罗直播带货了,现在直播规范出来了。 老罗这有点干一行,毁一行的感觉啊。不过即便是压力再大,老罗也始终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努力奋斗。从锤子科技倒闭,到现在也才4年的时间,即便是没有还完债,债务也不多了。 这样的男人才是真男人!企业倒闭,仍然直面面对,努力赚钱还债,值得敬佩!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下周回国"的贾跃亭。贾跃亭一直没有回国,但是在国内的乐视,却一直在努力。我们看看乐视在做什么,就知道贾跃亭努力不努力了。 记得每年年底,听得最多的就是某大厂裁员,某年轻CEO猝死,让很多奋斗的年轻人很是灰心。但是乐视在众多悲伤的消息中,发了一个公告,瞬间在网上沸沸扬扬。 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毕竟这属于爆炸式的新闻嘛,看看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吧。 其实要论营销呢,乐视骨子里就有营销的基因。就好比临近新年,手机上APP满屏的"分25亿""分28亿",乐视来了一个"欠122亿"。 这一下子话题就发酵了,别人家的公司为什么这么优秀? 随后乐视回应:"乐视图标的更新,不影响大家观看视频内容,也不影响乐视超级电视的正常运营,请大家放心购买和使用。" 由于乐视实在太乐观,网民们就建议了"乐视视频"改名为"乐观视频"! 乐视官方发布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公告如下: 大厂裁员的消息太多了,毕竟企业方都说是人才结构调整,所以有网友做的大厂裁员统计图,我就不放出来了。 乐视人力资源部发布的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透露,"2021年,乐视首次实现了经营利润和现金流双平衡。春节后,乐视将恢复去年疫情时的全员降薪和补贴。" 上图就是乐视人力资源部发布的公告,发布在乐视官微订阅号里。 针对这个现象,网上言论就明显两极分化。一派要求"涨什么薪,先还钱",一派分析"硬件和终端运营有起色了"。 我没有用过乐视产品,只看过甄嬛传,也不是供应商,所以乐视也不欠我押金和供应商货款之类的,所以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来讲讲我看到的了乐视涨薪原因,毕竟它们跟老罗一样,同样的努力。 乐视对外发布的收入来源,是电视和智能产品两类,但是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且看我一步一步剖析。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处置固定资产。比如它们把乐视网总部大楼卖了,赔了一个多亿卖的,不过对于总欠款也是杯水车薪。 乐视的公告说了,涨薪只针对乐视网和乐融致新两大块业务。贾跃亭大叔的乐视控股不在列。 因为乐视被融创房地产收购以后,经过各种整改,乐视基本就剩下这两个有价值的业务了。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硬件和智能产品上,乐视的战果如何? 乐视的硬件和智能产品,可以统统归为硬件啦!那么乐视的硬件产品,都有哪些呢?我们到乐视商城看看就知道了! 对于硬件的售卖,要么就是线下卖场,要么就是线上销售。线上销售的渠道,有传统的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有新秀快手、抖音,还有自建的乐视商城。 我们先来看看乐视商城。 这里还差个乐视手机。都有什么大类呢? 乐视商城上,显然是没什么销量的。新闻版块最后更新的内容是2021年了。产品有上新,但是没有销售记录和评价。即便是乐迷论坛也只是偶尔有人冒个泡而已。 乐视商城一直是亏本的,只是以前是卖会员之类。现在淬火重生的乐视商城,其实跟之前的没啥关系。只是国家对域名备案出了新政策,因此乐视的相关域名都重新做了备案。 2021年5月18日,乐视智能生态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60多款产品,不过还是以手机和电视为核心。 智能生态发布会海报 2015年的时候,乐视发布过乐视手机,那时候不少单位配发的手机,就是乐视手机,低价高配卖了几千万台,外界评价是用小米打法打小米。 随着乐视资金链断裂后,算是退出了手机行业,但是2021年9月28日,乐视又发布了一款全国产手机S1,主打长续航,目标用户是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 乐视现在只有500人规模,基本都在北京,所以要拓展商超卖场渠道,人力显然无法满足,应该还有绑在一条船上的供应商,能出一些力,对他们而言,这也是自救。 然后我来看传统的电商平台。 在京东的电视类目页面,leTV还是在中间,只是不再用LOGO,多少不够显眼。京东自营的乐视电视等,还是有销量的,几百到几千不等。 然后是京东乐视官方旗舰店,基本是没销量的,而且评分已经不能再低。淘宝官方旗舰店没销量,淘系基本全靠代理商。 所以乐视电视一年卖的50万台,基本都是京东、线下商超卖场,一条船上的供应商代理商,另外还会有一些集团客户采购。 但是电视硬件,乐视是越卖越亏的,从最开始如此,到现在依然如此,现在只能靠其他收入补空。 2021年,乐视公开披露,2021年上半年乐视电视销售额仅接近2亿元。其实这个营业额,不足小米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额。 乐视还考虑拓展电器品类,并且进入白色家电。除了乐视电视,乐视还有不少智能硬件,在这些平台也销量同样不佳,这些产品得通过直播平台。 在抖音快手上,身份认证的是乐视新生代(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属于乐视集团下的子公司了。 乐视快手账号 快手小店商品不多,选品还不错,要是内部刷单不多,对于小团队而言,收入还是不错的。 快手上毛收入是3000W左右,但这都不是自己的产品,乐视智能锁是自己的,但是没有销量。所以实际收入,是够在北京给全员交几个月社保和发工资的。 下面来看看抖音。乐视同学的账号,2021年10月29日才开始做,粉丝刚过5000。甄嬛传是好IP,但是短视频没有做好,粉丝涨得慢啊。 当年追甄嬛传的人,现在应该跟我一样,很多都是孩子他妈了,现在应该是消费主力,大概是粉丝太少,店铺关了吧,之前看到好像销售额,大概10W,太低了。 之前,有见过乐视智能生态这个账号,2021年11月底才开始发作品,一直是小姐姐跳舞,视频质量也不太高,应该是最近注销了。应该是转化不好,投入产出比太低。 有一次看了一会,直播中的小姐姐好孤单,来的基本都是来呛主播的,满屏都是问什么时候回国之类的,一天十多个小时,小姐姐心里素质可以的。 不过抖音里,乐视还有一个乐视好物严选账号,2021年10月下旬注册的号,不过11月中旬 应该是换了运营人员,视频质量下降了,我这个外行都感觉到了。 但即便是如此冷清,账号也没有打擦边球。建议这些账号运营方,可以找同类优质账号学习 先模仿再原创,小视频平台有不少小团队,内容质量就很好。 那么分析到这里,硬件方面不赚钱,各个销售渠道也没有打通,而乐视说已经实现了利润和现金流回正,他们到底怎么办到的呢? 北京500人团队的成本,每个月的基础成本就不是小数目。靠一年卖50万台的乐视电视吗? 前面说了,电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还靠别的项目补贴呢!靠新发布的乐视智能硬件吗?我们也看到了,销售渠道都没打通,只是乐视品牌重回用户视野,准备重获用户信任,要说大半年来,卖了多少货,可能性极小。 那么难道是用户会员,你怕是不知道十年老会员追着赔款吧?那么靠乐视终端运营吗?优爱腾各种版权采购,各种自制剧综艺,都亏本到要裁员呢! 那么是移动端运营和广告变现吗?也对也不对,因为这么一说,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在乐视终端投放。 其实这个就别想了,500人的团队,分成小团队,开发团队都没多少人了,还有内容生态维护,还要跟短视频平台竞争,基本不可能了。自己还筋脉尽断重伤中呢,就想跟武林新秀PK? 为什么又说这个结论对呢?因为乐视确实靠移动端流量变现,但是并不是通过了乐视移动端,而是依附在其他平台的生态里! 比如在头条,大家是不是常常刷到"乐视XX"的二创视频? 为了统计数据,我特意搜索了统计到execl表格,通过头条认证的此类账号,已经超过220个 并且各个账号粉丝都不少。头条的粉丝是相当有质量的,因为账号太多,就不放太多图啦! 就凭这些账号,就足以让一个一个滋润起来,毕竟这才迈出第一步。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分析下,乐视的核心资产到底是什么,就会明白了。 目前,乐视最具价值的是什么?不是乐视大厦,也不是乐视生态,也不是乐视智能生态,其实是多年前的版权内容,这才是乐视的宝藏之地。乐视的独家版权内容太多了,并且不乏经典,一个甄嬛传就够吃很久了。 国内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从十三五开始,国家一直在完善知识产权体系法律法规,同样这也是十四五的规划。 如今各个内容平台,也开始传音视频二创的冬天要到了,流传罚到倾家荡产的故事。于是各种骗子们,也开始加紧收割着急转型的,音视频二创创作者们。 被批量培养的音视频二创创作者们,每天大量产出速看、cut、拆条内容,导致这些作品原创者著作权受到侵害,并且质量相当差,平台不维护好自有生态,必定会劣币驱逐良币。 一个天天只会吃快餐的行业,是没什么前途的。就好比外卖能吃出什么美食感来,是有妈妈的味道,还是有自己小家的味道。 但是在这些音视频二创创作者中,也有极少数的优质创作者,比如越哥说电影、何止电影等等,内容结构和文案功底是相当不错的。 鉴于此,估计乐视也嗅到了个中味道,亦或者终于放下了尊严,发布了鲸群计划,将独家版权影视内容,共享给参与合作的创作者,这也算是在肯定二创的价值,也算是为了内容盈利迈开了步。 因为现在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这几家长视频头部企业,业务都很艰难,一直在传裁员的消息。 乐视的鲸鱼集团计划,也算是一种长视频企业和短视频创作者们,实现双赢的模式探索,也是给提心吊胆的二创创作者的定心丸是对一直在灰色边缘的二创创作行为,提供一条合法、合规、合理的道路。 不过很多低质量的二创创作者,对视频来源和版权方不做标注,导致有一些啼笑皆非的段子频现。 每一个原创都不容易,都是创作人员的心血,我们因为看了二创,想去看原著原剧,这应该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因为如果有这样的效果,这不仅是二创作品的成功,也是原创原著的成功。用户的这种积极的行为,就是对二创及原创两方的肯定。 再来看看乐视在B站,不过搜索的时候惊现企鹅平台官方账号,这还可以竞价的吗? 内容选的可以,播放量不错。那我们看看时间,5年前了,所以目前乐视在B站比较空缺。有兴趣的可以去填空,B站玩性大但学习氛围也浓,内容要好好的筛选匹配。 搜狐、网易这种内容平台,显然乐视没有放在眼里。账号都没有注册。 最后来看看订阅号,2021年年底才开始好好发内容,文章能有2W阅读量,也算不错。因为从之前的数据看,对比之前的体量,粉丝数不算多,开了流量主,有些许收入。 发文用版权内容引流,也有为乐视商城导流。做任何事嘛,只要不是明天开始,就永远不算晚。 根据乐视的计划,乐视影视版权授权给,合作的二创创作者,并且可以在任意平台发布的,相当于乐视把自己做成了一个版权内容充实的MCN。 我对高质量的解说、混剪等内容,还是挺感兴趣的,目前西瓜、头条、B站对二创作品都是很鼓励的,不过是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迷茫中的二创创作者,不妨一试。 看到乐视这么强的求生欲,和努力的动作,每每看到老罗的进步,都不禁感到钦佩。他们压力山大,但是在努力求生,期望守到黎明。 乐视,真的比贾跃亭努力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