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国的降雨会形成一南一北两个中心。 北方的雨最北涉及内蒙古呼伦贝尔,最南一直延伸到陕西甘肃的中南部,包括甘肃东南部,陕西中南部,山西大部,河北大部,北京,太难进,内蒙古中东部和辽宁西南部沿海地区都将普降中到大雨,雨势虽然比不上南方那么狂暴,但胜在面积大,可谓雨露均沾。 而南方的降雨今天主要还是集中在广西广东和福建三省区,这三兄弟最近一段时间大雨小雨没完没了,今天的雨势虽然不及前几天,但普遍也是大到暴雨的水准,而且,雨区还略向北扩展,包括湖南南部,江西南部也会开始下雨。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南北方看似很远,但绵绵长的雨带居然在川渝一带携手,今天包括云南东部,贵州西部,重庆,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也会下起中雨,雨带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一路延申至西南,华南,华东沿海,可以说,今天的雨是最近一段时间覆盖面积最大的一天了。 从卫星云图上我们能够看到我国南方北方都出现了大量的云,而其中有两个区域最为惹眼,一个是蒙古高原一直深入到我国内蒙古东南部地区,有一团"疯狂"旋转的云系,其实这是一个冷涡系统,冷涡,顾名思义,又冷又转,啥意思呢?其实冷涡是一个冷性的漩涡状天气系统,在冷涡的控制下,往往会降温降雨。 今天我国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的雨主要就是拜这个冷涡系统所赐,随着冷涡的东移南下,冷涡东南侧到南侧甩出的冷空气会开始跟南部的暖热空气交战,交战的过程中便会激发出雷雨天气,从目前的卫星云图上能够看到,在冷涡的东侧,云系相当有规模。 像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锡林浩特市,从早晨7点多就开始下雨,虽然雨强不大,但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持续了三个小时,截止目前雨量达到了3.4毫米,且未来一段时间当地的雨不会停下来,过程总降水量很可能达到10毫米以上,也就是中雨程度。 这对于广大南方地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我国北方来说,六月初还远没有进入雨季,一场中雨已经不算小了,类似这样的降雨今天还会在华北东北多地上演,对于华北北部地区而言,虽然旱情没有华北南部和黄淮那么重,但很多地方也旱象露头,这样一场雨可谓市喜雨! 而另一个惹眼的区域则是华南沿海,虽然今天整体看,整个南方,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到广大长江以南区域都北云层覆盖,但长江流域和四川盆地的云层大部分不是特别厚实,像是江西北部,湖南东部,某些地方还有阳光渗透,所以,这一带的雨下归下,其实并不大,但是华南沿海,尤其是广西沿海,雷州半岛,广东茂名到珠江口一带的云相当厚实,看起来很立体,很像棉花糖,这其实是暴雨云团,像是广东茂名,过去24小时又下了84.9毫米的暴雨,且9-10点一个小时狂下24.5毫米的强降雨,而且雨还在持续,估计今天茂名又要收获一个大暴雨日了。 而实际上,这已经是本周茂名第二次遭遇大暴雨级别的强降水天气了。 最近,华南的雨多的不像话,这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太弱的缘故,从上面这张云图上也能看到,两广沿海的云层厚的不得了,可菲律宾以北的洋面上,平静的太平洋都能反射阳光,带出点点光晕,这正是副高的本体所在的位置,副高控制下晴空万里,高温炎热,而副高的北界正处于华南沿海,于是大雨滂沱。 不过,今天龙王加周末的班,很勤劳,下雨的节目正上演到高潮阶段,但却有一个地方,龙王不爱管。 我们同样是看卫星云图,在东亚的天空上,有一片格外晴朗的云洞,洞的北侧内蒙古河北北部京津地区有云,西部的甘肃青海有云,南面长江以南的大多数地方有云,连东面的朝鲜半岛日本也有云,偏偏是华北黄淮几乎万里无云。 这正是目前全国干旱的中心,华北和黄淮一带,主要的晴空区就位于山西南部,河北南部,陕西,河南,山东,安徽中北部和江苏大部,但实际上,这个晴空区在今天下午起会有所缩小,像是山西陕西大部地区将会在下午到晚上退出晴空群聊,但是旱区的中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将会坚守晴朗的阵地坚决不退出。 尽管,目前正是华北冬小麦收获的季节,确实不太欢迎降雨天气的出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冬小麦收割之后,将会开启下一轮播种,如果土壤墒情持续偏差,无疑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农业生产,所以此时此刻可谓盼雨来又怕雨突然来。 未来一段时间,几乎涵盖整个六月中旬,其实华北黄淮地区的雨水都不会太多,更多的时候,是一些局地分散降水,突然来一片云,下一阵走了,这主要是未来几天,东北地区的冷涡天气还是会比较多,不断甩出的冷空气会制造短时降水。 这种降水的特点是飘忽不定,来去神速,其实对于旱情缓解作用有限,毕竟覆盖的面积不大,像是昨天前天,河南,山东,山西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局地的强对流,云层覆盖下最大的雨量甚至能达到暴雨甚至大暴雨,但暴雨圈小的甚至在地图上都画不出来,就是一个点,这种局地降水对于整体旱情的缓解作用有限,但害处却很明显。 例如正在晒麦子的农民朋友,喝个茶的工夫,雨就下来了,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丝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这对于刚收获的麦子的晾晒工作很不友好。 再有,还有些麦子还在地里,万一下来的不是雨,而是冰雹,一场冰雹下完,田里剩下的就这有倒下的麦秆了。 对于这种短期局地的强对流天气,预报的难度很大,即便是气象部门,专家学者,也很难精确的告诉你什么时候下雨,会下多大,范围有多少,气象部门穷尽所有力气也只能告诉你,某省大部或者东南西北部将会有分散降雨,这句话其实相当模糊,别说一省的大部或者某个部分,就算是一个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可能都最少有几十上百公里,这样的预测其实等于没说。 其实这不是气象部门敷衍的问题,而是确实报不出来,局地降雨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太大,受到的影响因素太多,甚至某地多个山头,雨就下不到山头的另一侧。 因此,这样的降雨反而还会引发新的灾害。 但是随着冬小麦收割完毕,华北黄淮还不下雨的话,那无疑对于下一个阶段的播种会产生负面影响,预计华北黄淮天气的改善将至少要到下旬才有望转折。 抗旱工作还是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