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总是自诩遵守契约精神,但近年来西方国家对华毁约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前脚刚刚谈好的事情,后脚就要反悔。之前乌克兰叫停中企收购马达西奇公司是这样的,现在澳大利亚也是这样的,这说明西方所谓的契约精神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在过去数年里,澳大利亚莫里森政府一直冲在反华前线。澳洲是第一个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使用华为5G设备,最早通过旨在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所谓《反外国干预法》,第一个不怀好意地煽动调查新冠病毒源头的西方国家。除了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炒作"中国威胁论",还在涉台,涉港,涉疆等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而从大麦,煤炭,红酒和龙虾,中国的反制也接踵而至,澳大利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实际上,早在2009年中国就已经成为了澳大利亚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15年双方还签署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惠及双方90%的贸易商品条目。然而,在意识形态偏见下,即便中企参与建设了澳大利亚,后者对中国的敌意依旧与日俱增,最典型的就是蒙牛并购LDD案。2020年2月,蒙牛与日本麒麟集团达成协议,意欲收购后者旗下的澳牛奶加工商LDDD,但6个月审查后,澳洲政府以"安全"否决了这一交易。LDD本来是一家日资公司,即使出售给蒙牛,也只是从一家外资换到另一家外资。在日资手上没有问题,在中资手上就不被允许,明摆着"日本可以,中国人就不可以",这也反映出澳洲对华矛盾心态,既想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顺风车",但由于意识形态偏见,又始终对华怀有敌意。 无独有偶,2015年,澳大利亚北领地政府与中国山东岚桥集团签署协议,将达尔文港租借给中企99年。作为距离亚洲最近的港口,达尔文港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听说后非常不满,要求澳大利亚"下一次记得提前通知华盛顿"。即便中国为达尔文港的建设砸了大笔的资金,建设了大量的现代化设施,帮助当地解决了就业问题,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但就是这么一个中企出资,还利好当地的项目,澳方却只讨论"达尔文港在中国手上会有多大的威胁"及"什么时候才能收回"。 不仅如此,在莫里森主政末期,他还授意澳大利亚国防部以所谓的"安全"为由对这份协议进行审查,结果却并未遂愿。在外界看来,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会比莫里森更理性,他应该会改善中澳关系,毕竟中澳双方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你卖我铁矿石,我买你机电,大家都有生意可做。但该来的还是来了,因为澳洲政府不管谁上台,追随美国牵制中国的既定战略不会变,讹诈中国的动机也不会变。6月8日,澳洲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澳洲政府将会重新审查中企"租借合约",并要使用《反外国干预法》来撕毁协议。 实际上,上一次澳大利亚国防部的审查结果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中企租借达尔文港并不存在任何威胁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而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如今刚刚过去不到一年,澳大利亚政府就要重新审查,其目的明显就是要单方面毁约,这也让人们再次看清了西方国家的嘴脸。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中企的这次租借,对澳大利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澳洲既想借助中国高速发展的"东风"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又怕对中国太依赖。这种"贪婪且恐惧"的矛盾心态,但在意识形态的偏见下逐渐失衡,恐惧压倒了贪婪,尤其体现在对中企的审查上,这是中澳关系恶化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更为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在澳洲政坛内部。当前,对华鹰派在澳洲政坛逐渐抬头,甚至有反华议员为了对抗中国,还形成了自诩为"金刚狼"的小圈子。想当年莫里森在议会选举中爆冷但最终胜出,原因之一就是靠"反华狂魔"克莱夫·帕默。帕默靠给中国卖矿赚得盆满钵满,一度为中国在澳投资辩护。但在之后因为与中资企业的商业纠纷,一下从"铁粉"变成"黑粉",并成为反华急先锋。而对于刚刚上任的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来说,他想要获得国内议员和美国的支持,势必需要摆出对华强硬的架势。其实,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因为他们在时刻提醒我们,与西方国家打交道,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