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江苏考生用江苏卷和江苏考生用全国卷对考上本科的人数有什么影响吗?
高考时,江苏卷的难度是众人皆知的。有人形象地做过一个比喻:如果全国卷考题为:天上有几个太阳?那么江苏卷的考题就是:天上有几颗星星。江苏卷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很多江苏考生也期望用全国卷。那么,江苏考生用全国卷对本科录取人数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不过,影响不大!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高考是分省录取的,各高校在每个省的录取人数是一定的,试题难度大了,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就会降低;试题难度小了,录取分数线就会提高,而录取人数基本不变。正如全国高考一样,2017年全国卷高考难度大,录取分数线低;到了2018年高考全国卷难度下降,大量高分考生涌现,水涨船高,录取分数线升了几十分。
再看看河北高考,大家更能明白这个道理。2018年高考,大部分省份考生六百七八十分可以上清华北大,但是河北考生理科要七百多分才能上清华北大。也就是说,高考是本省考生之间的竞争,与外省关系不大,与试题的难易程度关系也不大。
不过,如果使用全国卷对江苏考生还是有一定好处的。至少,可以减轻江苏考生的学业负担。众所周知,因为江苏高考试卷偏难,为了应对高考,江苏考生拼命学习。有句话这样形容江苏考生:其他省份考生没见过的题,江苏考生都见过。确实,江苏考生是很优秀的,在大学里江苏考生的优秀坦露无疑。还有一点,江苏优等生井喷的话,可能某些高校会追加在江苏省的录取名额。这样对江苏省考生来说大有裨益。
再者,如果使用全国卷,降低考试难度,对中等生有好处。对那些认真、细心的考生也有好处。难度降低,凭着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提高答题准确率,这部分学生有可能胜出。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在目前的实行的分省录取制度下,用江苏卷还是全国卷对录取人数,录取难度,录取公平度,没有任何影响。
高考制度是一个择优选拔制度,跟你学到多少知识,以及知识运用能力没有太大关系——上了大学就知道,中学那些方法知识基本上没有用。高考,其实就是一个把高中生分类的方法,某种程度上,跟"八股取士"没有区别:用处不大,禁锢了思维,弊病甚多,但是却公平。
分省录取制度下,全国每个大学每年在江苏的招生人数是确定的,由教育部统一掌握。比如每年八万一本学生已经确定,考卷难易程度只跟一本线有关,跟人数无关。比如今年考题容易,400分以上有十万人,那么一本线就可能是405分;考题难度大,300分以上只有八万人,一本线就是300。所以,不要认为全国卷容易些对学生就有好处,其实一样。
题目难度大,对最努力的方法最得当的学生有好处,能拉开分差;题目越容易,对中下游的学生越有利。
所以,当年骂葛军的那批学生和家长们很没有道理,全体都不及格又怎样?59分的上北大,没有什么不公平,择优,只要能择出三六九等就行。
所以,不必纠缠于用什么考卷,对高考录取人数,录取难度,没有区别。
江苏高考改革回顾。2000年以前是"3+2"方案,即语数外+物理化学或历史政治;2000年开始实行"3+小综合",即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或历史政治地理;2002年"3+大综合";2003年开始"3+1+1",3是指语数外,"1+1"就是6选2,有15种组合,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弃理从文"之风渐起。
2008年以来,江苏高考还是"3+1+1",但含义变了。3是指语数外为高考学科,理科数学200分语文160分(文科数学160分语文200分),外语120分,总分480分。一个"1"是在物理、历史中选一科,另一个"1"是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1科,理论上有8种组合,实际上主要是物理化学、物理生物、历史政治、历史地理4种组合,选考科目参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每科成绩分为ABCD四等。比如考重点大学要求2个A,不同档次的学校对2科等级要求不同,在满足学考等级要求的条件下,高校根据语数外的总成绩录取新生。针对上述政策江苏各地高中增加数学、语文、外语的课时,减少理化生史地政的课时,于是江苏学生的理化生史地政整体大幅下滑,重点大学在江苏录取计划逐年减少。如此奇葩的方案,遭到学生、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但由于教育厅厅长的坚持,加上主管部门的支持,从2008年执行到现在。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决策机制有问题,有关方面的公务员、专家也应该很好地反思。江苏2008方案问题出在选考科目不计入总分,选考科目实行等级制,几十万考生只分4等,区分度极差;语数外总分480分,两文一理区分度比较差,直接后果是:分分必争。
为使学生重视学考学科,江苏08方案将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挂钩,最初是"6A加10分", 但除此以外均不加分,即使5A也不加分;2010年改为"1A加1分,4A加5分"。学测与高考挂钩的加分政策,造成学生的考试压力提前至高二,与减负的初衷相悖,尤其对于尖子生门门是重点。根据苏教考(2018)19号文件明年开始学测与高考脱钩。
应该说江苏作为高考改革的急先锋做了艰辛的探索,教训深刻!我们的学费不能白交,一定要吸取教训!应该说江浙沪高中生出国的比例远远大于京津粤,是与高考改革有关的。
江苏省委娄书记讲:高考十年五改,教师无所适从,家长怨声载道,我们追求标新立异,折腾过多,美其名曰改革,实质为折腾、乱折腾。现在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我们要全面认真反省。
江苏省的新方案:统考语数外,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理科物理、化学各120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中选1科90分;文科政治、历史各120分,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1科90分;总分750分。这个折中的方案好!
江苏省委娄书记实事求是、有担当、有情怀、懂教育、有勇气、有魄力,为江苏省委书记点赞。只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江苏省委为其它省市树立了榜样,各地都应该反思本轮高考改革。
这些年改革使江苏教学质量大幅下滑,现在江苏考全国卷并没有优势。当然考江苏卷和全国卷对在江苏录取多少新生无关,招生计划是确定的。
目前来看这是一个假设性问题。
江苏作为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且处在新高考周期,与其他施行旧高考考制的省份不可能共同同一套命题。
父母是孩子考试的定海神针!对于孩子高考,父母应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施压,让孩子轻松上阵,这样有利于其考场发挥,孩子有可能会超常发挥,不该得的分都有可能得到。
有影响!江苏考生用全国卷,考上本科大学的升学率,一定比用江苏卷的高!因为江苏卷比全国卷难!
明朝科举分为南北榜,我觉得挺好。现在按省分配指标显然分的过细了。可以分为三个大区,教育发达地区、中等地区和落后地区。指标比例为6:3:1,这样既可以保证最好的学生上到最好的学校,也可适当照顾落后地区。像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和河南就应该在一起竞争。
我来说,都说对江苏没影响,去她妈的,江苏的学校不为江苏服务,招的大都是外省人,为外省人服务,毕业以后留在江苏上班,抢江苏人的饭碗,你说没影响?你让北大清华对江苏放开招生,你试试看,看看北京有多少考上的,几年一过北京学校都是江苏人,
为什么不是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把江苏优秀的学生不要而录取其他相对差点,这不但是对江苏考生的不公平而且对国家取用人才也有影响,国家的科研不会因为是其他省的学生会变的越来越简单
没有影响,高考录取按分省各自独立,只看考生在本省名次,分数高低关系不是核心问题!
用不同的考试卷,对个人有影响,对总体没影响。
每个省教育基础不一样,资源也不同,竞争对象就是自己周边考生,在相近基础、资源的条件下竞争相对公平。 全面放开,全国统一试卷是最不公平的选拨模式。 如果认为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那么社会也需要同样公平,每个人轮流去不同地区生活、工作也是应该的,不论富裕还是苦寒地区。 江苏考生愿意去苦寒地区吗?不愿意,那里主要是本地人员坚守,那为什么要夺取这些名额。 不可能所有好处全由部分人全部占全,占了优势资源,还要抢名额。贫困、教育资源落后地区同样需要发展,需要相应名额。
资源、基础好,但竞争不过自己周边考生,主因是个人问题,希望通过占取落后地区名额是懦夫行为,有本事在同一水平、同一资源条件下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