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与汉语是一样,都是一种语言,要学好一门语言,得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这样学起来才容易。 就像小孩子刚开始学习母语一样,父母亲不断地教,孩子跟着重复,久而久之,就能顺畅地说话了。 所以学习英语也一样,要不断重复,熟能生巧,养成说的习惯,就逐渐越说越好。 要想让英语能力与母语一样,得从小就开始学,看动画片也看英文版的,日积月累,就会达到母亲一样的水平。 由此可见,要使英语水平与母语一样,既要有说英语的环境,又要不断重复,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得下苦功夫才行。 英语学习者是永远没有办法让自己的能力达到母语水平的。只有可能在某一个领域接近母语的水平。 一个并不是出生在国外的中国人,就算在国外生活几十年,他也没有办法摆脱掉母语的影响。只是在课桌前学英语的普通学习者,想要达到英语母语者的水平,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如果想在某一个领域达到母语的水平,我倒是可以根据我个人的经历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概的一种情况和状态是怎么样。 口语和听力接近母语水平 我毕业以后做的是接待工作,接待的都是外国人,在最开始的三年说英语的状态,还是属于说外语的那种状态。 每天工作8个小时,由于我比较勤奋,有6个小时是在跟客户聊天的,谈天说地,什么都聊,各种各样的话题。 由于是属于接待并不是属于听力训练,所以交流过程是有来有往的,有的时候客人提问题我要做解答,我有可能解答几十分钟,也有可能解答一两个小时,看这个话题的大小,有时候是我提问题,那么客户也有可能做一个非常长的讲解。 因为这种交流是有来有往,你听不懂就是听不懂,你不可以假装听懂,否则客人发现你不懂装懂,他马上可能会回去投诉你。 所以,最初的三年就是在边听、边说、边学的阶段。在听的过程中有什么听不懂,马上跟客人诚实的提出来,客人马上会用英语重新给你解释一遍。你有什么不会说,你也可以直接问客人用周边的词汇描述一下,客人会把你要的那个词告诉你。 口语听力的实战交流,就是你几乎没有时间去查字典或者电子词典。顶多是交流的过程中,你记住那个词,等到交流完毕的休息时间,你再用手机查一查,确认一下自己理解是否错误。 所以,前三年基本上你每天都在学,三年之后你可能发现,新的客人会提出来的话题,你都已经聊过了,甚至你能够预知客人会提什么话题,在心里面都已经有腹稿了。这个时候客人会比较赞叹于你的口语交际水平。 但这也只是在你经常聊天的那几十个话题范围内。如果某天有一个客人,他是特殊领域的专家,比如要跟你聊牙科或者聊哲学,你还是有可能听得一脸懵的。还是需要去问他,然后再学习。但是,有一些人讲话太高端了,讲的内容几乎都是法语词这种专业词汇,那么你可能自己没兴趣跟他聊,也不会去学了。 这里要清楚的就是,你接触的那些外国人,如果跟这个讲法语词的外国人聊天,他们是聊得下去的,因为他们听得懂那个词,他们的教育里面有这个东西。 当你做接待做到中级职称,然后可以带大团队,经常一出去十几二十天。那么,在接待的过程中那十几天,你每天要讲10多个小时的话,你的思维状态里面只有外语,这时,你大概就是属于接近母语的状态。 这段时间内,你大脑里面的思维都是按照英语的语法来组织语言的。当你从团上下来,坐飞机回到原来住的地方,你要恢复自己的思维需要一两天时间,否则你在跟别人讲话的时候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要套用英语的语法去讲汉语,就会出现说中文有些困难的情况。 但这也不是母语水平,离母语水平差的很远。 外语学习者和母语者之间差在哪里? 首先,外语学习者跟母语者之间差了一个9年义务教育。 外语学习者只是学习的语言本身,但是母语学习者用他的母语学习了物理、化学、历史、宗教、地理、科学、生物,甚至是编程等等。在他们的义务教育阶段,他们还看了各种各样的展览、报告、电影、视频等等。每天在电视媒体上还接受各种各样的科普教育。这些东西是外语学习者学多少年都追不上的。 其次,外语学习者和母语者差了一个童年和一个青春期。 在童年和青春期都有各自特别的语言,也就是年轻人之间相互能够交流听得懂的一些特殊的表达,这些表达是只有母语者能够掌握的,你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没有和他们一起长大过,那么你只能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零星的学到一点点。就算你想学,有些东西太隐晦了,别人也不愿意教你。 第三,外语学习者和母语者之间差了几百万词的阅读量。 即便我在我外语水平的巅峰,客人送我一本外语的小说,我也会经常遇到看不懂的词汇。但是作为母语者,就算是个学业水平很低的,他也能够看得懂各种各样的小说。比如我们国家小学水平的人,一样能够看得懂白话版的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的,还看得津津有味。外国人也是一样的,他们的阅读能力从小培养起来的,而且有几百万词的阅读量,这一点我们学外语永远追不上。 还有一些夫妻间的床上用语,朋友间的符号用语,上千种字母缩写,还有地方方言… 明白学习外语的目的才是关键 学习外语一定要明白你自己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按照自己的目的去学习,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学习。 比如你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参加高考,四六级,考研。你的学习方法就必须要重视应试的方法背单词,背词组短语,适当的做题。这样才有可能出分数。 比如你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以口语和听力为主的类型的工作。那么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要非常重视口语和听力的交际能力,同时要扩展自己母语方面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做到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言之有物。 如果你以后的工作方向是涉及到文学翻译的,那么你就必须要做大量的文学阅读,扩展自己的词汇量。有时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很可能你会因此失去正常的口语表达。出现口语听力书面语化的情况。但是不要紧,因为你的工作目的是这样,工作可以换收入。 总之,学习外语的目的非常多,你一定要往自己的工作领域去发展,在自己的工作领域范围内,尽量接近自己的母语。 反问一句:我们是如何把母语练到现在的水平的?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就在掌握了正确的语言学习方法:母语学习法。 我们很多人的学习经验都是这样:3岁5岁就已经会说话了,但是学习英语十几年,却根本开不了口。这种落差的产生,也是错误的学习方法导致的。 而母语学习法,就是四个阶段:听、说、读、写。" 听和说是语言能力,读和写是文字能力。 首先,听。 学习一门语言需要语言环境,这一点老生常谈。而语言环境的核心其实就是训练听力。 小朋友是怎么学会说话的?每天都听到各种声音信息,包括大人的交谈,大人对他说的话,和环境里其他自然声音(风雨雷电动物等)和非自然的声音(电视、手机铃声、音乐、碰撞摩擦等),有时候通过观察环境、表情和肢体,孩子就突然就把相应的声音和一个场景对应上了。这时候我们可以认为,他能听懂一些话了。 第二,说。 孩子学习说话,就是从模仿各种发音开始的,babamama,呀呀学语。 孩子听懂了一些信息后,就会来类似的场景下,开始模仿相应的发音,以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求。经过很长一段的互动,孩子能够开始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 一般孩子在3-6岁,听和说的能力就已经足够应付基本的生活了。这才具备了发展读写能力的基础。 第三,读和写 这里的读指的是阅读,而不是朗读。但朗读是训练阅读能力的很好的手段。通过阅读绘本、童话、小说开始,把语言和文字连接起来。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通过书写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经过长期的练习,熟练掌握语言。 学习外语的过程,如果模拟这个过程,一定事半功倍。然而,在我学生时代,零基础开始,就学音标背单词,反而最忽视听和说的能力,所以学习效率低下,一旦没有英语课堂来维持,英语能力就会急速下降。 学语言最终还是为了使用,而你使用语言的需求很迫切,或者是必须的时候,学习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非常难。https://m.toutiaoimg.cn/item/6588295187775095303/?iid=43856991138&app=news_article×tamp=1536764866&group_id=6588295187775095303 一般不能指望学校教育。学校英语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师,都在用汉语教,自然地,教出来的是Chinglish。我见过很多中小学大学英语老师,没见过有一个达到母语水平的,发音,听力都惨不忍睹。倒是阅读翻译很溜,仍然是聋哑。无法知道他们是不是用汉语作为思考的中介的。 要想提高水平,听力 永远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每天半小时至少连续听三年以上。掌握了发音原理以后,开始模仿所听内容。比如新概念(必须原版,国人讲解的不要 ),走遍美国(必须原版视频 ),直到语气语调甚至速度跟原版完全一样。 发音有根本的重要性。遗憾的是,教英语的,少有能告诉你发音的原理,其实他们也根本不知道。不论元音辅音,口型 大小,特别是舌头位置 ,是最重要的。应当看母语者真人发音的动作。可以借助视频,数百次地重复模仿。切不可看国人的教学,比如某网红。无数根本就没有听过英语的人,就是脑残,在夸他的英语,甚至有人说比母语英语的纯正。当然也有很好的,比如头条Scott学口语。 如果发音动作太差,无法与听到的共鸣,很难养成语感。 掌握了大概3000词汇以后,也就中学水平,应当用纯英语词典 ,尽可能不用英汉词典,不脱离汉语,永远学不会。读没有如何汉字的英文原著 ,报纸小说什么的。有条件的,应该使用英文原著,学习或者复习一些课程,用英语学习,用英语思考, 比如什么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等。 看英美电影,听广播,看新闻联播。坚持几年,就有明显的成果了。交流,思考都没问题了。 但是想达到母语水平,我认为这几乎不可能。因为根本没有环境。其实想想汉语就行了,听懂普通话不难,但是听懂方言就不是说句话的事了。母语者,说的都是方言吧?口头语很难学到。 我是菜鸡,叫我雷锋。https://m.toutiaoimg.cn/item/6506367578057736718/?iid=43856991138&app=news_article×tamp=1536765071&group_id=6506367578057736718 从开始学,就用英语思维思考,努力创造英语交流环境。有机会练习,学以致用。 这样学习的知识就得到了巩固。其实我们学得不少,就是不会用,没有机会交流。狗熊掰玉米。收效甚微。 如果大家都会说英语,显然不一样了。我的学生能说方言和普通话。互相不干扰。 期待未来的日子里,更多人会说英语。孩子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首先,理论上不可能达到,你不可能占两次大自然的便宜,但是,无限接近母语水平可以有。 第一、母语与非母语的硬指标是"听力",原因简单的很,听力技能有极限:儿童六七岁就拥有,观察一年级新生就可以;在家听懂父母,马上就能出门听懂几乎所有人。结论:开始学习英文过多地练习听力,听各种人,会适得其反。没家的孩子就是根草;家庭成员各种不同,口音与发音千差万别,所以认为发音好,标准就可以提高听力就是呵呵。 第二、"听力"这个硬指标,不单只是听力,它是听说读写的综合体,近似鱼香肉丝的味道是酸甜苦辣甜的综合体。 理论:听力的最终提高靠你的口语决定的;现象:我们可以轻松听懂中国人的中文,也可以听懂外国人的中文,虽然有时怪怪的,不是很自然;听国人自己的中文轻松愉快,因为我们自己说话模式近似或相同;所以你不是听懂他,而是熟悉他的说话模式,新闻联播是最好的例子。 在你看来是"中国人的英文好懂",还是"纯老外的英文好懂",理论上老外的英文更好懂,如果你感觉自己人的英文好懂,听不太懂老外,是你的口语模式不行。这也就解释了为啥印度,新加坡人的英文他们自己懂自己更好。 语言三个层次:第一、幼儿层次,除了爹妈,谁的发音都吓人;第二、少年层次,漫天飞舞鸡汤句,关注从句和语法;第三、自媒体层次、罗胖,高晓松,老梁层次,关注是观点和看法。语言的发音,从句,时态都消失, 你在那层,对号入座吧,不到第三层,要拥有近似母语的语言能力,痴人说梦哦。 把英语接触量扩大到和汉语接触量几乎一样大,然后坚持个十五到二十年。比如从今以后,只读英文书,只听英文歌,只看英语新闻,原声电影,把电脑、手机、kindle、pad等全部调成英文的。每天连续说两小时以上的英语,写两千字左右的英文… 以上是我的想法,类比一下汉语,学到高中基本上听说读写都接近有大学学问的成年人了,所以我推测英语也得大量接触地学个十八年左右。 要看人群,如果是小孩,想把英语学到英语母语者的水平,相对成人来说,轻松多了! 而如果是成人的话,难度系数会大很多,因为成人的思维相对固定了,其次,跟大脑开发也有关系! 1)口音问题!一方面,对口音的认知不一样,结果不一样,其实,即使美国人的英语,也有四十多种口音! 突破口音的方法就是找一些英文语音材料来进行彻底的模仿,努力的去做对比,再改进! 如果有老师帮你纠音的话,更好,因为自己未必意识到错误! 2)口语思维的问题。口语好,其实未必是要背很多单词,最重要的是单词的使用和运用能力! 因为一个英语单词有几十种用法,意思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俚语等! 口语的练习方法就是找一些材料,尤其是对话类的材料,练习到极致,做到脱口而出! 平常简单的生活英语,做到用英语去思考问题,从简单的开始,再一步步升级! 3)把流利度练习出来。美国人讲英语很有代入感,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很夸张! 看美剧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片段来死磕模仿练习,模仿他们的表情,肢体,情感等! 4)英语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其实是听力!涉及到发音,高级发音技巧,语速,反应能力,理解能力等! 建议还是找英语对话材料来一句句的精听,找到他们的说话特点,嘴巴顺了,耳朵也会顺! 总之,一定要把你学习的英语材料学到极致,不要太多,消化了,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火鸟老师的分享,欢迎点赞评论和关注! 希望可以帮到你 当翻译,既做口译,又做笔译。 首先从年龄的维度拆分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是小朋友,从0-8岁期间已经开始系统的学习,有可能达到母语者的水平。如果是成人,无论怎么学,要达到母语者的水平,有点玄。 那么,小朋友怎样学英语才能达到母语水平? 幼儿学英语,想达到母语水平,需要语言环境,好老师的指导,好方法的执行,家长的思维,鼓励和支持。 首先说好的语言环境。 想达到英语水平为母语水平,有三种途径,第一,出生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第二,雇佣菲佣,24小时陪伴,第三,读英语绘本,这里说的英语绘本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语言环境。 还有,让小朋友从小接触良好的英语环境,越早越好,比如在家里可以随时听到纯正的英语音频,可以随时翻阅英语绘本,可以随时听到爸爸妈妈讲英语故事,如果可以听到父母随时随地讲英文那就更好了。也许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差,不能和孩子讲英文,那完全可以给孩子搭建音频,视频的环境,现在的网络学习环境这么好,想找资源没有比这更方便的了。 好老师的指导。 这里是广义的好老师,可以是父母,可以是学校的老师或辅导班的老师。要求这样的父母和老师,自己有学英语的经验,对培养小朋友的英语非常感兴趣,可以以身作则,教给孩子少走弯路。也需要好老师懂得儿童英语启蒙,懂得第二语言习得,懂得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懂得教育是启发和激发兴趣,就像希腊的教育家苏格拉底说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所以,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是非常幸运的。 好方法的执行。 小朋友学英语,推荐的长期有效的最好的方法是读英语绘本,不是通过一周1,2个小时的英语课外班。单单从时间的维度讲,在家读绘本,随时随地都可以,每天都读,时间上远远超过一周1,2个小时的课外班。另一方面读绘本是从小朋友的兴趣入手,让小朋友感受到内容的精彩,故事的有趣,不是专注在学英语这个工具。英语本身是没有多大魅力的,有魅力的是英语传达出来的内容和思想。所以,小朋友读绘本的主要目标就变成在兴趣的驱动下,对内容的极大渴望,反而学语言成为一种附属产品,这样出现厌学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再者,还需要每天坚持,最好每天都能泡在这样的绘本中,时间越长越好。同时,不是说上英语辅导班不好,如果辅导班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能够多读,这样的辅导班是非常推荐的。家长的思维,鼓励和支持。 幼儿学英语,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挖掘感兴趣的书籍,买书,读书,陪伴,不仅需要财力,精力,更需要思想的提升。比如,家长如果功利性的非要孩子读了绘本后会说,会背,强迫孩子输出,这样的情况很容易的打击小朋友的自信心,破坏小朋友的兴趣,慢慢的就会有抵触心理,坚持学习都变得很难了,更别说到母语水平了。 还有很多家长觉得英语好就要考试得高分,通过英语成绩衡量小朋友的英语水平。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读书是个长期过程,不是立竿见影就能看到效果。所以家长在遇到这样的选择时,就会选择让孩子报英语辅导班,学英语考试技巧,不会从长远着眼,培养孩子的英语基本功。这就要求家长自己需要不断学习,看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支持孩子,为孩子助力。 说实话,这个是比较困难的,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自我觉醒了,觉得需要提高自己,但在面对孩子英语成绩的时候,还是不能淡定。 综上可知,影响孩子的英语达到母语水平的因素复杂,各个因素不是单一起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需要家长和小朋友做的事情有很多。 成人怎样学英语可以达到母语水平? 这个问题要求非常高,成人学英语,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为什么非要达到母语水平?发音一样,表达一样,思维一样,你怎不要求长的也一样?哈哈,玩笑话。成人学英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刷美剧,我一直推荐刷美剧,读剧本,在剧本中学词汇,学表达,学文化,刷个10季,肯定没问题。不用那么复杂,报培训班,请老师,报社群,弄那么多花样,还是因为自己懒,勤快的人没有学不好英语的。 我是玩转英语口语Claire,专注分享学习英语的方法,知识,技巧,欢迎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