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有关系的。 目前,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组成主要是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岗位工资,能最直观地体现级别不同的影响。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10级,分别对应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 管理九级比十级的岗位工资高了110元,而八级比九级高了220元,七级比八级高了230元。可以看出不同岗位等级,工资虽然有差别,但是差距很小。 副科只比普通科员的岗位工资高了220元,在正常情况下,两者的工资收入差距远大于这个数字。 在薪级工资不受岗位等级影响的情况下,不同级别间的收入差距,主要就是受到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影响了。 而绩效工资的收入差距有多大,主要是和所在城市有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金额会更高,因此不同级别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差距就越大。 至于绩效工资怎么分配,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做法不一样。一些单位有明确发文,要求将部分绩效纳入统筹,按照年终考核档次的不同分配绩效;一些单位每个月就将所有绩效发下去了。 总而言之,级别越高绩效工资肯定是越高的!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看了几名网友的回答,感觉到不够专业。 学校属于事业单位,我是高中老师,就以学校为例回答这个问题。教师绩效工资的渊源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搞明白几个概念: 何谓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是根据教师的教学效率而发放的工资。发放的依据主要包括教师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工资从何时开始的? 经国务院同意,从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对于这份文件,我在第一时间从网上就看到了。 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高中不是义务教育,我以为高中阶段的学校不会实行绩效工资。 但是,我错了。 在实行绩效工资的时候,高中学校和义务教育没有区别,一并实施了。我们这里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已经有10年了。绩效工资沦为"讥笑工资" 记得刚开始实行绩效工资的时候,老师们多是愤愤不平的。 为什么? 因为,在实行绩效工资之前,地方政府已经把老师的绩效工资部分涨上了,并且发到了每位老师的工资中,成为工资项目中的一项。 实行绩效工资的时候,需要从老师工资里面再扣出来,给老师的感觉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从自己口袋里扣钱,用作绩效工资。 刚开始那几年,我们这里的绩效工资是分成三档的,按照1:2:1的比例,每档之间相差1000元钱。 每月老师们需要从月工资之中扣下1000元钱,到学期结束以后,再根据考核办法核算出每位教职工的绩效工资。由于各学校绩效工资发放制度参差不齐,老师们的意见很大,网络舆情是很常见的。 绩效工资被很多老师称为"讥笑工资",意思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从这个老师口袋里把钱装到另一个老师口袋里,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和谐。绩效工资到底怎么发才是符合国家意志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看到权威的答案。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体会,首先声明不一定准确。 我认为绩效工资的发放应该满足这两点: 一是将绩效工资提高部分事先扣出来,不要发在老师的工资卡上,不要出现在老师的工资条上。因为绩效工资部分就是统筹通用的,不是平摊在每位老师身上的。这部分钱,可以由学校自主支配,根据对教师的考核结果,重新再分配。 二是地方政府视财力情况,另外拨付一块资金用于绩效工资发放。比如对那些已经将绩效工资打到老师工资卡上的地区。打到老师工资卡上的绩效工资就不要再扣了,而是另外拨付一块资金,这块资金由各学校自主支配,根据老师们的工作绩效进行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至于老师得到的绩效工资是多还是少,我相信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份绩效工资是另外的,是他们口袋之外的。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能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不低于或者略高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绩效工资与级别有关系吗? 绩效工资与级别没有关系。 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是不一样的,工资是与职称高低有关系的,与级别无关。比如,校长的职称是中级,普通教师张三的职称是高级,那么张三的工资高于这名校长的工资。 在事业单位,职称是工资高低的硬道理,与职务高低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学校的绩效工资是这样发放的: 每人每月扣除400元,每学期发放一次,比如8月-次年1月发放一次,2月至7月发放一次。 发放的依据是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包括三大项:工作量、教学成绩和考勤成绩。 绩效工资核算完成以后,要分别进行公示,接受教职工的监督。 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继续交流、探讨绩效工资发放方面的工作。 我是朗月寒雪,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教师是事业单位人员,把我们学校老师的绩效工资发放情况分享给大家。 绩效工资财政拨款是按教师职称来的。 至从实行教学工资来,开始两年,教师本人百分之七十工资注入工资卡,百分之三十学期结束一次性发给个人,这样实行了两年。结果发现每个人绩效工资不一样。原来,标准是按教师职称发放的,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都不同,每月会有几十元区别。 后来教育局不允许这样发,说不能搞平均主义,实际上也不是平均,要有差别,要拉开距离,学校只好采用结对子的方法来发放,比如AB两位老师,账面上反映A比B多500元钱,领了之后私下还给B老师就行了。这种办法又操作了两年。最近严格按照工作量、班主任、领导职务等来打分。 资金来源与分配方案又成了问题。 学校为了调动老师积极性,鼓励老师多挑重任,只有用钱来平衡,像班主任一个学期两千元左右,还有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他们也是要费用的,上面就是那点绩效工资,怎么够分,特别是初中,有早晚自习课,老师们十分不愿意辛苦干活。 还有学校分配方案问题,老师们意见很大,用自己的钱奖励自己不说,一般老师根本拿不了多少,领导是普通老师的几倍,学校领导又多,把这点有限的绩效工资瓜分了。 几个疑问。 1.百分之三十绩效工资是按照职称拨款的,也就是说不管高级教师工作好坏,都是比一级教师多,学校为什么不能照发呢!绩效工资年轻人少老教师多而往往自己拿不回来。 2.既然学校没有资金来源,政府为什么不另外设立专项绩效工资奖励教师呢!免得老师们闹矛盾窝里斗。 3.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什么不制定奖励方案,为老师们主持公道,都是几个学校领导说了算,什么职工代、表民主理财代表都听领导的,没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绩效工资拨款与职称有关,但分配是按工作量工作成绩来核定的。 事业单位的工资通常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等项目构成,一般来说,绩效工资占工资组成的绝大部分。 绩效工资的高低通常由级别、职务和工作成绩等因素综合影响。 显然,绩效工资跟你的级别有重要关系,通常绩效工资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基础性绩效工资,一个就是奖励性绩效工资,两者的比例基本一致,一般各自占工资组成的50%。 这里以我们单位情况举例说明,权当抛砖引玉吧。 01基础性绩效工资: 我们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跟级别挂钩,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类别,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基础性绩效相互有所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相对较高点。 比如管理岗位各个级别设定一个级差,每一级差距从500-2000不等。比如十级职员跟九级职员差500元,九级与八级差距800元,依次类推,六级跟五级差距大概1800元左右。很明显,级别影响还是挺大的,级别越高基础性绩效工资越高。 同样,专业技术岗位参照管理岗位的情况也有级差,比如专业技术初级相当于管理岗九、十级,每级差距500元;专业技术中级每个级别差距800元;专业技术副高级每个级别差距1500元左右。工勤技能岗位中,初级工与中级工每级差300元,中级工与高级工每级差500元,高级工与技师,每级差1000元,技师与高级技师每级差1500元。 以上就是我们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的设置方式。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每个单位具有灵活分配权,各自都有不同,但是设置方法都差不多,都会照顾到级别的因素。 02奖励性绩效工资: 奖励性绩效主要跟工作的贡献和责任大小相关,我们单位主要跟职务有关, 比如科长对应一个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系数,副科长对应一个系数,处长一个系数,副处长一个系数。普通工作人员统一拿1.0的系数。 显然职务更影响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多少,虽然名义上跟级别没关系,但是级别高的人,一般都有职务,级别低的就没有,间接上来说,奖励性绩效工资也跟级别有关系。 当然有职务的总归是少数,比如七级职员很多,但是并不是七级职员都是科长,大部分都是一般人员,那么系数也就是1.0。五、六级职员没有职务的很少,相信各个单位都差不多,他们一般都要任职,有职务,所以他们的工资普遍比较高。 我们是管理服务类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比较少,相对来说,这两种岗位的人员要吃亏一些,他们因为没有职务,虽然级别能够带动一定的绩效工资,但是只能影响基础性绩效那部分,只有管理岗才可以担任职务,综合来说,有职务的管理岗人员工资要高一些。 综上所述,级别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各个单位因为情况不同分配绩效的方式肯定差距比较大。 我们单位不大,人员就100多个,绩效考核的指标比较少,难免不合理,有一定吃大锅饭的嫌疑。医院和学校因为职工比较多,可能他们的指标设置上会比较科学吧,要不然很容易引起不平衡,导致单位不团结。 绩效工资制度想要做到合理信服确实不容易,我们的薪酬体系就经常在变化,因为大家对此怨言很多,没有起到激励效果,所以一直在调适。希望以后这个能够越来越科学合理吧。 @轻轻松松谈体制 是有联系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事业单位工资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技术岗、管理岗、工勤岗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基本工资标准表一览:(有13个等级)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一览:(有10个等级) 在新的事业单位管理条例出来后,技术和管理岗的工资都有一定的涨幅,基本工资的比重得到了提高,加上津补贴的完善,利益的提升在之后的报考和竞争几方面可能会更加激烈。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与级别有关系,而且大部分的绩效工资的发放是与级别有关的。级别越高,绩效工资就越高。 一、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与公务员的规范津贴补贴是一样的。 在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后,事业单位才开始实施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是与规范津贴补贴结合进行的。公务员的规范津贴补贴是按照级别来发放的。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也就按级别来核定了。 在实施绩效工资时,对绩效工资是这样规定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构成。这就是说,绩效工资主要就是规范后的津贴补贴,与公务员的规范津贴补贴是一样的。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 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具体分配方式和办法由各事业单位确定。 基础性绩效工资部分一般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的50%-70%左右(义务教育学校的为70%),这部分一般是按本人的级别按月发给个人。 奖劢性绩效工资(义教学校占总量的30%)由事业单位自行决定分配办法,在考核后发放。一般是按季或按半年发放。 三、绩效工资的具体数额是按级别核定的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的绩效工资是与公务员相应级别的人员相对应的。例如,事业单位管理八级的绩效工资与副科公务员的规范津贴补贴是一样的,事业单位管理六级的绩效工资与副处公务员的规范津贴补贴是一样的。例如,某个市的事业单位管理八级职员的绩效工资是2015元,副科职(包括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的规范津贴补贴也是2015元。 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级数较多较多,没能与公务员相应级别一一对应,但也是基本对应的。例如专技十级接近副科,专技九级高于副科,专技八级高于正科。例如:专技九级的绩效工资是2267元,就比副科公务员的2015元要高250多元。如果是是专技九级的人员晋升到了专技八级岗位的话,就可以拿到比正科公务员还要高的绩效工资(规范津贴补贴)。 当然,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按月发的只是基础性绩效工资部分,由于核定总量时是按级别进行核定的。一般在按月发给个人时也就是按级别、按所聘任的岗位来发基础性绩效工资的。 至于奖励性绩效工资那就要看各单位的具体分配办法了,有的可能与级别有关,有的可能与工作量有关,或者两者综合考虑。不过这个占的比例较少,义教学校仅是占30%。占大头的基础性绩效还是按级别发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最让人搞不懂的是,为什么许多本来可以不与级别挂钩的工资种类,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比如绩效工资,什么是绩效工资?顾名思义,那就是看工作成绩和工作效果而确定的工资类别,而实际上呢?不知道根据什么或者说是什么专家出的点子,非要把绩效工资与级别联系起来。级别是反映一个工作人员的职称类别的,并不能充分体现他的工作业绩贡献和效果的,这二者联系在一起,目的究竟是什么?有待专家们给予讲解一二。像教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就是按照教师的级别和工作年限确定的。 (此表内容为最初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时用的标准表,请参考。) 再比如某些地方发放的政府年终绩效奖,也与级别掰扯不清。这种奖励原来的意思是根据单位及个人在这一年里的工作实绩考核中,分为若干个等级发放奖励。这明显也是应该按照成绩发放的,可是,在总钱数来到单位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发给个人时,一切又变化了:个人得到的数是个人月总工资(注:月工资基本也被级别左右着)的若干倍标准。这样哪里还有绩效的"味"儿呢? 不靠级别靠成绩发放,难道没有道理? 至少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搞清楚其中的原因和目的。 (我是关心教育及职业热点的"中小学教育者",欢迎点赞评论和关注) 应该没有关系。 在事业单位中,对于绩效工资的计算是有一定的标准。不过这个没有全国统一的政策,在不同的省份或不同的事业单位中,绩效工资的计算和发放也不尽相同。 绩效工资由基础绩效工资和奖励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70%,奖励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30%。职工个人基础绩效月标准额是根据标准来的,在管理岗丶工勤岗和技术职称岗位中,不同的级别有各自的标准。 基础绩效工资直接进入职工每个月的工资,而奖励绩效工资则没有进入月工资,单位要根据每年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制订出完成目标任务的实施细则,包括相应的目标分解、职工考核办法、奖励绩效分配方案等。奖励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职工的实际贡献和工作态度等因素,实行分类考核,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职工倾斜,多劳多得,与每个人的职务、级别没有多大关系。 比如: 在电视台,关键岗位是采、编、播; 业务骨干是记者、播音主持人。那么在奖励绩效工资的分配上就要向这些岗位和业务骨干倾斜,像后勤保障人员丶领导等则拿本单位奖励绩效工资的平均水平。这样才能真正让奖励绩效工资起到激励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事业单位中,奖励绩效工资是多劳多得,与职工的级别没有多大关系。 差别大了,正科,副处拿的比一般的多30% 绩效工资是按个人工资的相应比例计算得出。一、绩效工资的初衷 绩效工资在大多数事业单位是分三次发放,每月发一部分,每季度发一部分,年底考核后发一部分,有的单位是分两次发放,将每季度发放的合并到年底一次性发放。 这里要强调的是,年底一次性发放的绩效工资是按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计算后纳入单位通盘考量,并不代表每个人应该拿多少。 是将年底一次性绩效作为激励性奖励用的,各单位可根据单位情况设置系数,以此拉开收入差距,激励工作积极性。二、目前的绩效工资实施现状 由于绩效工资的计算依据是单位个人的工资标准,所以就造成一种是个人收入一部分的认知,在年底一次性绩效上按照级别统筹分配的阻力非常大,普通职工会有从自己身上割肉给别人的感觉。 绩效分配方法主要由本单位研究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很多单位领导怕激化矛盾,在初次设定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时候就没有设置系数,依然是根据各人核算数拿。三、绩效工资的核算 绩效工资的核算,主要和职称挂钩,按照相应职称工资计算,职称高低对绩效工资的影响很大。 事业单位里很多领导都是双肩挑,占用领导职数取享受专业技术岗工资,特别是职称本身较高的领导,所以导致绩效工资和自己的职务无关。 有部分地区和事业单位在初次设定绩效工资时就出台了本单位的绩效分配方法,设定了领导系数,那就和职务有关了,具体系数制定都不同,参见本单位规定。 总结,绩效工资各地执行办法各不相同,也各有利弊,不设系数不利于调动积极性,设置系数又降低了普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大家好,我是@职场不惑 ,还请大家观后讨论和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