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马上迎来31周岁了!!! 随着12月19日临近,中国股市开市马上31年了! 31年不算太长,也不能说太短。如果是人的话,那就是最好最美的年纪。 *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交所开市时的老八股到如今已经有四五千家上市公司在沪深交易所交易了! 面对如此快速的扩容,我们普通投资人怎么办? 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精力,能力,知识与时间的局限性,聚焦那些真正低估并有一定成长性的公司选择性投资。 *纵贯世界各国股市,无一不受政府政策影响,中国股市尤甚。 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政府为提振经济要求银行业向实体经济让利,银行股表现整体十分勉强。 我们要增强对可能的政策的敏感性并尽量作提前评估。 *多年来部分上市公司造假不绝,前有银广厦,蓝田股份,今有二康股票,投资人深受其害。 除了监管部门要加强查处和惩罚之外,普通投资人还须对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大股东行为,管理层素质与持股情况等进行详尽分析后才可选择性投资。 *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只管上市圈钱,即使有收益也不好好回报投资者。 我们惹不起,但躲得起。 *有部分上市公司原始股东经公司上市前后分红除权,持股成本极低极低。 如果二级市场股价已经大幅炒高,估值已很高,而即将面临解禁的话,我们也要尽量避开这些股票。 *大多数投资机构和个人不喜欢选择银行股投资,主要理由是银行盘子大炒不动,担心国家政策干预,担心银行坏帐,但选择性价比高的银行股投资也能有所收获。 记得在《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里,主人公丁无英为中国股市的特点做了一个很具有代表性总结。中国股市,即有政治经济学,又有市场经济学,你得为改革开出一条道,还得分解改革的阵痛,这种时候的股市是真真假假、大起大落,在这种背景下,你即得盯着庄家的黑手,也得盯着衙门的快刀,即在狼嘴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又得在衙门拔刀前抽身,这就是中国股市的特点。 普通投资者如果想在中国股市里提高获利概率,最进接的办法就是,买入大盘银行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注册制的实行,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资本会慢慢流入中国市场,而大金融股也是其配置的重要标的。 以目前大银行股的价格,绝对是适合投资的。姑且不说其上升空间有多大,每年都有5%左右的分红,就远远高于市面上的理财产品,这个股息率也可以跑赢通胀。这是最安全的方法。 中国股市显著特点之一是快速扩容,供需相当不平衡。 短线能力强的投资者可跟踪市场热点,寻找获利机会。 对于普通投资者,如果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关注股市行情,适当配置一些分红比率较高且稳定提高的股票中长期效果不见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