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气」没有意义·因为为电车 早些年在私家车阵营中最流行的是"油改气",简而言之就是假装一套CNG(天然气)储能和供应系统,替代原车的油路系统改烧天然气;由于天然气的价格低于汽油,用起来确实比较省钱,所以很多中大排量的车也会去改。可是这种技术没有流行几年就几乎被淘汰,现在只剩下一些出租车还在使用,原因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应当有五点:气罐的安全性气罐的体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续航里程的变化改装成本 关于安全性问题无需赘述,参考下图即可。 高压天然气罐不就是"煤气罐"嘛,虽然成分有些差异但本质基本相同,煤气罐爆炸是非常危险的,印象中在90年代的时候看到过一起案例,一辆面包车满载煤气罐在行驶中泄露导致爆炸,结果是车辆烧的只剩下个车壳,司机已经找不到了。所以车尾背着个"煤气罐"跑确实令人感觉不安,稍微严重的追尾既有可能损坏天然气罐,爆燃的概率会相当高;随着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新手司机越来越多,驾驶此类车需要的是专业的驾驶技能,适合的只有出租车司机或卡车司机了。 不过对于私家车而言,气罐占用了太多的后备箱空间也是个大问题,安装气缸后就基本没有载货空间了。 量产车的内燃机设计使用汽油则不宜使用天然气,否则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工况;出租车不考虑工况则可以接受,家用车不期望发动机动力有变化、怠速会抖动,那么对于天然气也就不会太感兴趣。同时天然气并不是绝对环保,它毕竟是油气,同时燃烧时也会产生积碳,部分物质对于机油的性能会有影响;所以综合发动机的维护成本分析油改气,似乎性价比并不高。 同时天然气的热值低,使用天然气会造成车辆续航的半数减少,改装后的车辆大都只有两三百公里的续航;可是加气站的数量远远低于加油站,用车便利性差也决定了这种技术难以普及。最后则是改装天然气系统的成本比较高,动辄五六千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省回来,私家车行驶里程少,有些到换车都省不回来。 改装天然气的成本能有多低呢? 真实标准是「-50%」左右。 这是一直使用天然气才能实现的标准,如果不断切换天然气和汽油的话,耗油量是会变得很高的;这就决定了没有什么意义了,大部分燃油车的耗油量都在10L/100km左右(平均油耗低一些),每公里的成本为0.75元上下,省一半也要三毛多。 电动汽车的充电通勤成本会非常低!普通小微型代步车的耗电量在8-15kwh/100km之间,使用新能源汽车个人专用电表的话,峰谷平均电价为0.5元,即便按照15kwh计算也就是7.5元百公里,每公里七分五厘。算一算吧。 电动汽车的普及决定了天然气车辆的必然淘汰,首先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很低,其次原车的三电系统更可靠且无需保养,再次则是一线品牌的原车动力电池组基本都是终身质保,用车可以做到成本极低。同时车辆的续航里程有长有短,除了宏光MINI、奇瑞QQ冰淇淋这样的微型车以外,大部分电动汽车的续航起步标准都有300公里,这个看似很低的标准都超过了天然气车;10万左右既有NEDC 400km的选项,15万左右就有达到500公里的选项了,实用价值也要更高一些。 而且电动汽车真的做到了零排放,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可是燃油车和燃气车都属于被淘汰的类型,两相对比自然没有选择燃油车再去改装天然气的必要性,有了电就不需要气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所谓的油改气消失只是私家车现在很少有改的情况出现,现在仍然有部分的出租车在使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油改气情况会逐渐消失或者被替代。 先说说油改气为什么会存在而且又消失,随着前些年油价波动,92,3号的汽油达到8元每升,家用车和营运车使用成本高起,天然气每升的价格只有3元左右,坊间总听说谁谁的霸道改气了,谁谁的私家车改气了,也会看到出租车加气大排长龙。 那为什么近些年又消失了呢,那就要从加气的弊端说一说。 1、大多数加装气罐都是私人改装,改装费用不便宜,且影响汽车年检,来回拆装都需要费用。 2、气罐都是装在汽车后备箱,影响汽车装载且有较大安全隐患。 3、天然气价格上涨,成本优势下降。 4、电车技术成熟,给消费者新选择。 总结一下天然气只是过渡方案,国家主流推荐的新能源方案才是以后的主要方式,二十年内燃油车不会退出市场,电车和氢能源还有大量难关需要解决。 没有啊!我老家这里天然气供应比较方便,所有的出租车都是烧天然气的,还有很多跑滴滴的也是油改气,还有驾校也是,甚至很多私家车也是,加气可以去加气站,也可以换天然气罐(就像换煤气罐一样),既方便又实惠,看地域而定,我这里天然气供应充足,连很多乡镇,甚至是农村都有通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