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厦门现在的发展?
厦门应该不需要盲目的去追求什么GDP啦、人口规模啦、城市规模什么的,一定要走自己的高端路线,就是要大力发展自己的第三产业,把高端服务业放在首位。把城市环境、卫生、医疗、教育、软件、旅游、会展、金融、高科技都做到极致。把城市建设对标新加坡,不要怕人口流失,流失的大多都是基层普通混不下去的,过滤后留下的可能素质更高,要抓住和引进高端人才。不要听媒体老是拿厦门房价说事,我觉得厦门应该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多建高端楼盘社区,吸引全国有实力高素质的人来厦定居,要让中国人觉得能定居厦门是个了不起的事情,而不是移居海外发达国家。
感谢网友信任并邀请本人回答:"如何评价厦门现在的发展?"评价如下:
①厦门是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福建省唯一一个副省级城市。虽然全市经济总量不高,但是人均GDP领先全国大多数城市。
②厦门面积不大、经济一般,却是全国重要的城市之一。武汉、贵阳等中西部地区与厦门保持有良好关系,由此可见厦门影响力较大。
③厦门不仅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还是经济特区。更重要的是旅游业驰名中外,境内环境优美,城市处处保持欣欣向荣姿态和活力四射,成为我心目中的动感时尚大都市。
④厦门的人文素质、建城底蕴非常之高。时代感迎面而来,海风轻轻吹过犹如天上人间。
你好,我是生活在厦门的头条旅行自媒体。关于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
确实,现在的厦门一天一个样,作为老牌的经济特区,我只能说这座城市确实在旅游,文化和贸易这块做的非常的好。尤其是去年金砖会议和鼓浪屿申遗成功,又把厦门火了一把。又有一大批厦门形象宣传片到处传播开来。确实很美的一座国际花园城市。
但是这座城市对于许多外来的新人来说却又是一座不适合居住和奋斗的城市。3线的工资一线的房价,很容易吓走一帮人,包括我。厦门的房价确实太高了,尤其作为一个曾经的新一线城市,由于这个跌到了2线城市,居住率和常住人口都很低。
所以厦门城市处于一种畸形的发展,而不是良性循环的发展。拿着国家的钱,马路挖了再建,建了再挖。却没有把民生做到实处。有点不人道。许多来厦门创业的青年,很难在厦门这座外表美丽的城市下安心创业,真的很难。就拿我来说吧,在厦门创业1年没有什么特殊的扶持政策。所以结论就是,再见厦门!
您好,我是MR张!厦门是一个好地方,环境优美,尤其是夜景相当的美;也是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创新城市,在《厉害了,我的国》里面有一个片段就是介绍厦门鼓浪屿的"家庭医生"的好政策,因地制宜,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之前去海口玩,在厦门转机,当时是凌晨1点,当时从飞机上往下看,厦门的夜景真是一绝,说不出的那种具有活力,生机勃勃,五光十色的美;厦门虽然不大,但是作为创新发展城市,在福建和全国也是突出的,但是很多人对它还有更多的期待,期待着能否发展成深圳那样的超级大都市。
厦门全国GDP排名情况:
从下图可以看出全国前50名的经济排名情况,厦门2017年全市GDP为4351亿元,比2016年增长567亿,比2016年排名提升2名,目前为46名。说明厦门这两年城市建设确实在发展的,也期望未来能有更崭新的厦门展示在世人面前。
厦门高房价、高消费、工资低,老百姓生活并非很幸福
虽然厦门的GDP增长不少,但是我在厦门的朋友述说,厦门的老百姓并非过的那么轻松;工资偏偏地,房价和消费偏高,使得月月都是"月光族";这种现象好像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是;难道厦门也是靠楼市和高消费支撑快速增长的GDP吗?
看到厦门各区的房价情况,真是感叹一句,二三线城市的命,却要承受一线城市的压力;房价确实高的优点离谱;厦门的GDP比安徽芜湖高一些,但是房价高的不是一点点,快高出2-3倍了,厦门的小伙伴要挺住啊。
厦门旅游行业还是很不错的,缺乏技术型企业,用科技带动城市发展是如今很多城市所通用的模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一直受用。厦门的明天应该还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希望先把高额的房价稳一稳,降一降。
第一,首先我们从国家发布的GDP数据来看城市发展。
2018年上半年福建GDP平均增速8.2%,厦门是8.0%,是低于福建增速的,增速在福建排名第六位。GDP总量的话厦门是2081亿元,远远低于省会福州和隔壁的泉州,作为一个拥有无上政治地位的特区城市+副省级城市来说,是与它本身不相符合的。
第二、我们从全国主要的城市指标排名来看厦门。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居民储蓄最高的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深圳、天津、杭州、苏州、西安。
财政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杭州、广州、武汉、成都。
消费力最强的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天津、武汉、深圳、杭州、南京。
工资水平最高的十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杭州、苏州、成都、南京。
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十大城市:重庆、天津、成都、北京、青岛、武汉、郑州、上海、长沙、合肥。
这些名单里面,无一个有厦门的排名,厦门可是中国鼎鼎大名的特区城市,和深圳是一个平台起步的,如今沦落到各排行榜里面看不到。
我们再来看百强城市排行榜。
福州全国百强城市排名25名,泉州市31名,厦门市35名。
作为一个集齐了全福建省之力,加上中央的政策资源的大力扶持的城市,在百强榜中只能排名到35名,它的发展潜力可想而知。
第三,我们在来看看厦门的房价和工资比。不做评论。这个选项很荣幸,我们大厦门获得了全国第一。
第四,我们来看看厦门GDP的构成和拉动力。
很多数据网上都可以查到。
2018年,厦门基础设施投资909.80亿元,增长14.8%,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536.68亿元,增长7.3%。工业投资428.62亿元,增长7.8%,其中制造业投资370.52亿元,增长4.5%。社会事业投资92.64亿元,增长10.6%。
房地产开发投资879.86亿元,增长14.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36.9%。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4287.70万平方米,下降0.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05.41万平方米,增长10.4%。
从这里你可以看出来,工业投资才428亿元,国家给钱修公园的钱又909亿元,开发房地产879亿元。厦门未来经济的增长力真的让人堪忧,一味的靠建房子不是长久之计。
留厦十几年!
发展很大。政策很多、整体还是比较保守。
环境:去了很多城市确实感觉厦门很干净。
房价:三线城市的命、得了一线城市的病。
工资:真心感觉不高、但数据全国前十。
创业环境:感觉老板严重过剩、机会就那么一点点。
什么叫杀鸡取卵,厦门高房价正在杀厦门的未来,年轻人看不到天花板,很多年轻人离开厦门,以我从事IT行业更本没法招到合适人才,软件园三期入驻又有几家IT公司?厦门IT平均工资不到一万,以深圳来说IT平均工资2-3万,房价比呢?大家去参考吧
现在的厦门早巳突破小岛意识,实施大厦门的战略。厦门正全力推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建设步伐。岛外翔安、同安、集美、海沧四区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海湾型城市已初具雏容,以房价为例,岛外四区已直逼岛内,岛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BRT,地铁1号、3号、4号、9号、翔安新机场、城市快速道,交通极其便利化。岛内工业企业外迁岛外,起到了集群作用,短时间内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同安新城翻天地覆,原来的万亩水产养殖基地,经过退养,陆域吹填及十多年的建设,网红彩虹沙滩、滨海旅游浪漫道,滨海西大道,科技创新园,现代服务业基地一条条宽阔靓丽的市政道路,一栋栋高楼大厦,一座座整齐有序的厂房,构出了农村变成现代化的城市的奇迹。
厦门两环八射路网建设把岛内外紧的融合在一起,现在,将来小厦门会越来越少人说,听到的将是大厦门,岛内外一体化的响亮声音,这就是厦门的发展玩状。
我说厦门是个目光短浅、自以为是、喜欢浓妆艳抹、铺张浪费的侏儒美女,大家赞同这个观念吗?
厦门未来的发展路径无疑需要依靠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来带动。
可以看到的是,厦门一直在积极招商引资,尤其要吸引三高企业落户。
但厦门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房价过高和低工资,这极不利于吸引人才。
岛内和岛外发展不平衡也是事实,好的资源到大都集中在都岛内。但需要看到的是,岛外发展绝非不毛之地,集美、海沧等曲的发展都可圈可点。例如集美新城、集美CBD、重点发展环东海域、翔安新机场、华西医院落户集美、海沧隧道、翔安大桥等都可见厦门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岛内外协同发展。
总之,厦门会越来越好,这点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