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张常宁和李盈莹谁的技术特点都和郎平以前打球时候的特点不同。郎平没有朱婷那么高的点,没有张常宁那么低的点,没有李盈莹那么多的变化。 时过境迁,三十多年前不论是球员的身体条件,还是排球技术,都无法与现在相比。如果硬要找一位相似,只有刘晓彤了。只不过在如今高手的对手和队友面前,即便是宋老师还在,刘晓彤也打不出个铁榔头。 其实是与刘晓彤比起来,郎平的后排技术,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想了好一阵,感觉与郎平打球特点最相似的,不论是身体条件,打球特点,还是在球队中的作用,只有陈忠和的爱将杨昊了。杨昊才是郎平在排球场上的转世,只不过辽宁没有大嘴,到后来,杨昊只能是一名普通的奥运冠军而已。 中国女排的三大主攻技术特点是不尽相同的,当年郎平地执教恒大女排时,第一次见到朱婷,她就感叹说:"这个小孩跟我年轻时太像了"。下面也来谈一谈朱婷、张常宁、李盈莹三大主攻的技术特点: 朱婷为"郎系主攻"传人,技术风格与郎平最为接近。 在中国女排的球迷中,也有把国家队的主攻手分为"郎系"和"梅系"。郎系一派的特点就是以郎平为首的这类主攻,弹跳能力特别出众,高点强攻的能力突出,而后排技术也相当完善。而"梅系"主攻则是以王一梅为代表,力量比较突出,后排技术相对比较差,属于"攻强守弱"的一派。郎平自己当年说过,如果我不是打了排球,那我肯定选择跳高。 朱婷的弹跳高度可达76公分,完全继承了郎平主攻的特点。在目前所有女子球员,除了埃格努,朱婷的扣球高度是最高的。一般球员都需要三步助跑来超手进攻,而朱婷旱地拔葱的能力还超越埃格努、博斯科维奇。与当年的郎平相比,朱婷的高点强攻早已超越了恩师郎平,在后排地面上的能力,身高近2米的朱婷与郎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张常宁的技术特点体现在力量 ,4号位战术攻运用最为丰富。 张常宁的扣球点也不低,但与朱婷绝对的超手能力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李盈莹在央视接受采访中也谈到过国家队三大主攻的特点:"朱婷靠点高,张常宁是绝对力量,而她自己是靠速度下手快。"张常宁早期进入国家队,保留了沙滩排球的扣球"痕迹"。助跑之后来到网前,她习惯性地顿一下再扣球,这样顿一个的操作,既拉低了张常宁的扣球点,又恰好对上了对方的拦网节奏。 再加上她的扣球线路比较单一,进攻喜欢死勒,因此被拦死的比较多。不过,从前不久结束的世联赛上,我们到了张常宁把"顿"一下的动作完全改掉了,上步和下手的速度非常快。在三大主攻中,张常宁是打冲进、加塞、梯次这些战术攻最多的。没有李盈莹那么多的"钻缝"手法,也没有朱婷绝对的超手进攻能力,张常宁靠战术球的跑动变化,下球率也是在提升的。 李盈莹"怪球手"成分居多,打点打线和"钻缝"能力比较强。 与同为右手的朱婷、张常宁相比,李盈莹被定义为"怪球手"还是比较贴切的。女子排坛左手接应比较常见,李盈莹这种左手主攻还是比较少见。央视洪刚更是说到:"像左手主攻能打到李盈莹这种水平的更是不多。"李盈莹比朱婷小6岁、比张常宁小5岁,但她打球却是最"油"的。李盈莹有1米92的身高,臂展十分出众,她的暴切小斜线和后三八字化分化进攻成功率非常高。 除了能轰出与朱、张两位主攻90公里以上扣球时速以外,李盈莹的抹、拍、吊,打手出界等运用的十分成熟,各种"钻缝儿"扣球手法令人难以防范。直到现在郎平还是把李盈莹定义为"秘密武器",很大程度上还是李盈莹在扣球节奏、线路上与右手主攻有很大的差异,能够起到打乱对方拦防的效果。 应该说,朱婷最接近郎平的技术风格,而张常宁更偏向于保障型主攻,李盈莹与郎平的扣球最不像。大家赞同以上说法吗?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我个人觉得朱婷吧。 郎平在他们那个年代,是非常出色的主攻手,进攻点非常高,强攻实力出众,后排技术非常棒,可以说五十年一遇。 中国女排现在的三个主攻手,实力都非常不错,但朱婷拥有世界第一主攻之称,进攻能力绝对已经超过了当年的郎平,毕竟身高,力量,球商,身体素质等都摆在眼前,哪一样都不弱于当年的郎平。只是在后排技术上,朱婷可能还是有一丢丢差距,其他的真的完胜郎平。她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队伍的绝对核心,绝对的强攻点,队伍最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之一。 张常宁的实力也不弱,但是跟朱婷和当年的郎平比,不在一个层面,除了拦网这一项他有优势外,其他技术方面她都完全跟郎平没得比。其实张常宁的身体素质是非常出色的,人也比较刻苦,但是她还是缺点明显,进攻上秋风偏软,这个软不是打球没力量,而是球商问题。她有身高,有弹跳,但缺少变化,对于一个球,她目前停留在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地步,大多数时候都是猛砸,但由于下勒严重,线路把控不强,手上技术不到火候,远远没到我该怎么打的地步。希望东京奥运会她能有所突破。 李盈莹有着不错的强攻能力,手上技术相对出色,打点打线能力强。其实她的身体素质远没有张常宁那么出色,她之所以比张常宁打得硬朗,是因为她的球商和手上技术更高一筹,她在保持人球关系这一点上,做得确实比张常宁好,所以下球率好一些。但是她的拦网和后排技术并不过硬,目前来说一传算是接得不错了,但防守上跟朱婷张常宁还有一些差距。她的整体实力跟张常宁差不多,至于跟当年的郎平和现在的朱婷还完全没法比。个人还是很看好她的,希望东京奥运会是她绽放的时候。 我觉得张常宁,郎平时代郎平扣球主要还是势大力沉称霸排坛,而今天的张常宁的特点还是势大力沉,只不过现在的她们由于身高,扣球高度远远超过了郎平扣球! 时代在前进,技术在进步,体育比赛也是如此。郎平打球的时候已过去三四十年,与现在的情况相比,技术特点和比赛的强度难度都不可同日而语。那时郎平才1.84米,就已是我们最高的主攻手了(如放在现在这个身高都排不上号)。而现在朱婷1.98,张常宁1.95,李盈莹也1.92了。技术特点自然也与那时有了很大区别。朱婷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高取胜,身高优势再加上不错的弹跳,因此面对绝大多数对手时都能形成超手进攻,这是其能成为世界第一主攻的根本优势。这点,当年的郎平是不具备的。张常宁的身体条件也非常优秀,速度力量灵活都相当不错,但在一锤定音的能力上与当年的郎平比还有差距。李盈莹与朱婷比没有那种高度上的绝对优势,但在进攻效果上,很有些当年郎平一锤定音的劲头。所以,如非要跨越时空,将现在的三位与那时的郎平进行比较,从进攻手法的多变和进攻效果最佳这些特征上看,最接近郎平的应属李盈莹。 各有特点都不是完全象,要说有类似就是朱婷,朱婷与郎平动作接近思路接近。 可以说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打法,球员的技术特点也都是根据当时的打法进行磨练的,并且以前的球员身高根本就和现在球员身高没办法比较,郎平教练184的身高在以前就可以打主攻手的位置,再看看现在184基本上就是自由人的身高。 真要是从朱婷、张常宁还有李盈莹三个人来分析比较的话,可以说朱婷打球的特点和郎平教练相似的地方更多一些吧!郎平教练有着"铁榔头"的外号,这意味着郎平教练在年轻时候,打球力道就狠,基本上可以说指哪打哪,并且力量之大,像榔头一样凶猛。 朱婷的扣球高度、力度还有速度都要比年轻时候的郎平教练更强,一方面得力于朱婷优秀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现在的训练方法更为科学和先进,但是这个进攻的路线还有准度,确实和郎平教练很像,够狠、够凶,火力强劲。 张常宁的力量绝对是有,但是它的进攻过于死板,并且准确率不够,经常出现技术性失误,这一点还是和郎平教练差了一大截。 李盈莹的左手奇攻,确实是一剂法宝,这就使得大家都熟悉右手攻的情况下,突然来一个左手攻的套路,对手们很容易变的措手不及,节奏感全无,这也就是为什么郎平教练把李盈莹称之为"奇兵"的意义所在。 所以,从我个人的看法来分析,队长朱婷还是有着郎平教练年轻时候的影子,其实,每一位都是郎平教练的得意弟子,郎平教练从心里面希望她们每个人都能超过自己,只有真正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有我们中国女排更美好的未来。 本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就是女排,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