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问出这个问题的,我相信题主你一定是没经历过社会的。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的数据,本科学历人数在我国占比只有5%不到。这么一算,等于说你有了本科学历,已经比绝大多数的人在学历上有优势了.....再说了,每年毕业这么多人,也没见大家就真的很难找到工作了,虽然现在流行慢就业,缓就业。但是大多数人其实还都是就业了的,更别说每年还有一大批的专科生了,人专科生都就业了,你作为本科生怕啥? 现在你就可以打开招聘软件,智联招聘 boss直聘之类的,你就可以发现现在招人的单位有多少,很多岗位都是是个人都能干的,比如销售类,客服类,打杂类等....... 更别说这几年一直再说的"用工荒"了 如果你真的留心去找工作,你就会发现很多行业的很多公司其实非常喜欢要应届生,究其原因,就是应届生用人成本低... 不过要说难,就难在想找一个好工作。现在工作真的不难找,但是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又不坑的工作,那是真的很难很难了。但是对于就业而言,只要自己踏实肯干不挑剔,还是容易的。 更多有关就业相关的消息资讯,可以关注我 看我之前的文章 谢邀。 在当今这个社会,虽然本科学历的应聘者是越来越多了,但是相对整体的求职大军来说,还是占有不太大的比例的,也就是说其实本科生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有些人找不到自己认为满意的工作。 其实本科生中间专业性差别也是不小的,如果你是工科的本科生,其实工作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而且有可能可以直接进入一些大型的国企或者是民营企业,比如如果你是化工专业毕业的话,你很有可能就可以进入像武钢、攀钢、首钢这类的大型国企。但如果你是医学专业的同学,你只是本科文凭,哪怕是比较好的学校,你进入医院当医生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如果你是偏社会人文学科的话,那本科毕业的话,虽然也可以找到一些工作,但是岗位或者是公司规模上可能会不太尽如人意。 其实学历只是找工作当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环而已,最后真正能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看你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记住一点,学历不代表能力,更代表不了你的专业能力,而在找工作的时候,一般的公司企业需要的是专才,而不是全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工作经验、工作态度等也都是你最终是否能应聘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如果你想要有更优的薪金待遇、更好的工作岗位、更高的工作平台,你最好是提升学历,或者是考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证书;这样至少能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到更好的公司和高价值、高收入的岗位。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我2008年北京工商大学毕业,因为参加考研错过了校园招聘会,结果研究生也没考上。 毕业之前去了一家证券公司,这家公司是有责任底薪,意思就是业绩达标就有底薪,不达标就没有底薪,干了3月一直没有业绩也就没有挣到一分钱。 之后离职开始参加各种招聘会,但社会招聘都需要工作经验,刚毕业哪来的工作经验啊,只有保险公司以及一些销售岗位让去面试。 那一年我每天网上投上百份简历,面试了有不下50家公司,干过电视购物,卖过炒股软件,还进过传销公司,总之都没干长久,内心极度煎熬。 到年底没钱回家,和家里谎称是找到工作了,过年得加班,那是我第一次过年没回家,当时感觉很孤独,但又不想这么失败地离开北京,否则这将是我心中永远过不去的一个坎。 过完年后运气不错,找了个图书编辑的工作,虽然收入低,但总算能解决吃住问题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半年也是我进入社会最难熬的时光,但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候。 如今10多年过去了,我早已结婚生子,买房,不再像以前那么狼狈。 你好!很高兴看到你的问题,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1、本科生就业不难,但找到合适的难。现在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都达到了七八百万,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就业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街头随便拉一个人就有高等学历,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不过国家也会出一些政策来帮助大学生来就业。比如大四的秋招会和春招会都是面向应届毕业生,还有就是网络招聘会都是针对大四学生的,都有一些知名企业这些岗位都不错,毕业当年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2、错过了校招只能选择社招,但机会很少。本科应届生一旦错过校招就会变成了社招,一般来说社招的机会和企业没有校招好,社招一般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好的专业技术岗位甚至都要求有职称,这对应届生非常的不利。所以应届生只能选择社会的机会较小,只能参加没有工作经验的社招。 3、参加公考或事业编制考。一般情况下,本科生在毕业2年内没有找到对口的工作,还是建议选择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相对来说待遇好,地位高比起社招强多了,我身边的女同学好多都是在民企工作了2年后参加了事位单位的招考上岸了。待遇一般般,但休息多、工作稳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过得去。 说了以上三点还是可以归纳为本科生有就业压力,但只要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努力一下还是可以成功的。 本科生怎么会难找工作?这对我来说简直难以理解! 1.本人师范专科生一枚,2011年毕业后直接离开家乡去到广东东莞。一周后进去一家中外合资电子厂东莞科泰电子有限公司,没想到做了9个月后工厂倒闭了! 2.又花了一周时间找了个电话销售的工作,做了15天没有成一单,深感自己不是电话销售的料。于是自离重新找工作,找了三天经过面试进去东莞市中域电讯有限公司做一名店面销售,这工作挺好的,环境舒适接待的客人繁杂,干了半年升级为中级店员,期间有机会升助理自己讨厌上直落班就推掉了。半年后店长升区域经理,我调到另一个比较远的店,然后辞职。 3.辞职后休息调整了半个月,重新找工作,在东莞智通人才市场三楼面试盛辉,进去盛辉物流做物流专员。就是开单验货,对单的仓库管理员。从2012年干到2018年一干就是6年,从业务员升职做分公司经理。2018年因为孩子上幼儿园了,不忍他们做留守儿童就撤回老家广西。 4.2018年七月回的老家,装修好房子后找了半个月工作,进入当地行政机关做临时编辑,做了一年感觉工资不高就辞职。2019年国庆后找了一家机构做教师,目前工资4000包吃包住。 5.我想说的是,只要肯放下大学生的身段,放下面子肯吃苦耐劳,坚持下去,中专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何况一个大学本科生,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不过2020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公司工厂倒闭,所以现在也有部分研究生跑外面送外卖的事存在,毕竟人得先养活自己,心定下来才能好好找到更好出路。 本科生找工作难本身是个伪命题,在当今中国社会绝对是学历越低越难找工作。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试想他们中间有几个人是有本科学历的呢?当然中国还有2亿人月收入不到2000。这些人也基本都是低学历者,而且生活在农村。相对于这些人本科生还敢说找工作难吗?在中国,本科生占人口比率不到4%,只要你愿意就业就可以就业。普通本科生找工作难这个说法到底从何而来呢? 首先是期望值过高,工资低的看不上,累的又嫌弃。很多人总说本科生出来三四千的工资还比不上农民工。但农民工工资高的人毕竟很少,而且这部分人基本都是吃青春饭干的都是重体力活,一到四十岁左右基本就不行了。而对本科生来说四十岁的时候随着书本知识不断转化为能力,基本上是黄金时期。当然如果是在华为这个年龄基本上都已经赚了农民工几辈子的钱可以退休养老了。大学生对工作初期待遇的期望值要理性,相信这样找工作也就不难了。 第二,墨守成规,不愿意走出去。可能有些地方就业环境不好,大学生在这里真的找不到适合的岗位,需要我们走出去。很多本科生特别是二本院校的同学对发达地区有恐惧感,总觉得发达地区竞争激烈,怕无法立足。其实就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也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大学生满地跑。 我的一个朋友2015年许昌学院会计学毕业的,当时在洛阳一家辅导机构3000块钱一个月,她特别高兴,觉得自己一天有100块钱了。2017年她因为和男朋友分手去上海寻求机会,第三次面试就成功了,那是一家专门为华为测试MATE系列手机的公司,她负责和客户沟通,试用期月薪8000元,要求是三个月内必须熟悉所有手机相关的专业术语,三个月转正后就涨到了税后11000。 而我另外一个朋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201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计科毕业,毕业后在武汉光谷一家公司就业,干了六年还只有五六千块钱,后来终于下定决心去了深圳,但已经三十岁了,作为程序员可以说黄金时间已过。对本科生来讲发达地区就业环境更好,关键是你得敢去。 第三,部分人根本不愿意就业。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上大学的时候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整天打游戏混日子,这类人形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毕业后在家啃老不愿意出去就业。谭伟明同学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虽是复旦名校毕业,但毕业后天天躺家里睡觉,谁也没办法。 事实上本科生难就业只是个假象,问题主要是在学生本身。现在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大学生基本待遇保证。在洛阳,"双一流"全日制本科生直接被定性为青年人才,享受购房补贴3万元,租房每月补贴500元,可以入住青年人才60平米公寓的待遇。 别说本科毕业了,就是专科毕业找工作也一点都不难啊!本人今年刚毕业,校招进入了云天化集团,也属于国企吧!待遇的话一个月3500,一个月上十三天班。一天就看书学习操作原理,感觉特别的闲,但是我不满足现在的工作,毕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 为了生活,我不得不继续下去。隔我女朋友也是几百公里,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也不想干,但是却没有勇气辞职!因为我知道这里的工作没有压力休息时间很多!我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专心备考。 加油吧同学,就业真的不难,不要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就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工作了你才发现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懂,有点一无是处的感觉。先就业再择业,加油! 现今社会,找一个工作,哪怕就是本科毕业,要找一个好工作,也是相当不容易,找工作的经历,不说是一个梦魇,但也是相当难忘。可以说,投身社会的第一步的不容易,让人觉得相当渺小。 说一个以前同事孩子找工作的故事。孩子是南京大学金融系毕业,他父亲老说是"学会计"的,父亲也是学校的副校长。 按说找工作不难,当班上其他同学都在各种门路找工作,求出路时,小孩(小明)在忙着考研,想上研究生。结果总分够了,最强的英语却没有过线,考研就是落榜了,工作也没有找,这个时候就慌了。 一般的单位当然不肯去,可是好的单位人家也录满了,就这样悬在空中。 他父亲慌了,工作几乎都不干了,就帮孩子找工作。递简历,去面试,整材料,忙得四脚朝天。有一次机会,小明陪同学去一家企业签约,徐州重工吧。人家对她感兴趣,问是否愿意来,但要在外地偏远地区上班,因为是女孩子,家长舍不得,孩子也不愿意,结果这个好工作就又没有落实。 后来就在南京的一家小公司找了个工作,反正没有回老家。随即就在江北新区买了房子,女方自掏腰包买的。 结婚生小孩了,后来有机会还是去读研了。不久,把南京的房子卖了,到了杭州,跟随老公,在那里买房安家了。 你说,普通本科生找个体面的工作是否更不容易? 找工作根本不难!!!只是你愿不愿! 虽说这几年大学扩招比较厉害,但就我国当前的发展程度而言,缺"人"是肯定的。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机会一大把。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工作难找呢?原因有几点: 一,观念。在以往的观念里,大学本科是非常"厉害",是所谓的人才。所以他们应该很容易在北上广找到很好的工作,但扩招之后,就业竞争压力有所上升,相比以前好工作就不再随随便便找到,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这是普遍社会心态,需要转变。工作并不难找,但好工作竞争力压力更大了。 二,现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机会也越来越多,很多没有上过本科甚至专科,敢打敢拼,抓住机会发家致富。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就给社会这样一个错觉,上不上大学大家都能改变命运,过上幸福生活,本科生的优越感逐渐丧失,心态有所失衡,加上自媒体的广泛宣传这种失衡心态进一步加剧。 最后,今年疫情暴发,各国经济倍受打击,就业压力更大,找工作难这种氛围将会持续存在。但我们必须相信,上大学依然是找到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依然是广大农村子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当然,机器人工业大发展,也挤压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新兴产业也不断涌现,相互抵消。 总之,工作不难,只要肯干! 谢邀! 不是普通本科毕业生找工作难,是所有的人找工作都难,且难于上青天。 关键是,我们要弄明白为什么难,怎样才能变难为易。 同样是普通本科毕业,如果你有家族企业,你的就业就很容易,并且,薪水很高。如果你没有路子,要靠自己去找工作,并且希望能和有家族企业那位一样容易,一样高薪,否则你就认为是难,那你就错了。 很多人都认为找工作难,那是因为他把别人找工作和自己找工作进行对比,不切实际造成的。 怎样变难为易呢? 掂量掂量自己,先找一个差不多的单位,差不多的工资的平台(甚至可以工资低一点),让自己稳定下来。 然后,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让自己不断强大。记住,你强大了,自然有大老板,大平台来挖你,因为,你能给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你就能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水了。 我说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吗? 我是说,你想走出大学校园就找到理想的工作,那太难了,甚至根本找不到。你只有从零开始,一步一步来,才能变难为易,要知道,罗马城不是一天建造起来的。 当然,等到你各方面都成熟了,你还可以自己当老板啊。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