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会有上涨的可能,因为现在美国已经停止了量化宽松,开始加息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美元大幅升值,美元还会流回美国。想阻止这种美元回流的势头,那就只能要么跟美国一起加息,那么就让自己的货币贬值,很多国家现在的货币都在贬值,所以人民币也跟着贬值并不意外。 现在人民币正在走向国际化,所以这个问题在于,人民币还是要保持币值的稳定,尽量不要贬值幅度过大。人民币要在世界上保持自己的信用就不能贬值特别多,所以可能即使贬值,也不会有太大的贬值幅度。 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人民币兑美元小幅贬值,也就是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有小幅的上涨,这样的话,在这个加息周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就上涨了。美国开始加息对全球货币来说都是压力所在。 当今许多经济学家和专业人士都认为美元有这么多"利好"因素,却造成了美元一年持续的下跌,由此认为美元从此一厥不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美元和世界上所有的货币都不一样,它有它的"特珠性"。这个特殊性就是它占世界货币流通量的65%,这个特性也使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的"总开关",当美元大量释放时,世界经济就繁荣,反之,世界经济必然会下降,如果某些国家在"繁荣期间"产生了巨大的泡沫,那么就会在美元紧缩中,泡沫被刺破,发生经济危机。拉美国家、日本、东南亚这些危机都是这么发生的。 美元指数的组成(也就是美元的主要"对手盘")就是欧元、曰元、瑞士法郎、英镑、加元。其它非主要国家的货币也都是和美元挂勾,以美元为"对手盘",这个特殊性就造成了美元的走势和美国经济没有直接关系,只和别的国家经济好坏有关。这次美元指数一年的下跌,就是欧洲国家和中国经济上升造成的,使得欧元大涨,从1.100上涨到1.2500,幅度在15%,于是美元指数从103.50下跌到88.45,幅度也在15% 由于美元的下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货币都升值了。人民币也不例外,也从6.98升值到6.25,幅度为11%,俄罗斯卢布,英镑,加元,澳大利亚元也都在10%左右,只有经济已经崩溃的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少数国家仍然持续贬值。 随着美国未来的持续加息,缩表,全世界流动性必然减少,其它发达国家也必然会跟随美国加息。现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已经加息,中国、日本甚至欧元今年都可能加息。现在的问题就来了。欧洲和中国2016,2017年经济的复苏,都是依赖本国货币刺激造成的,如果今年开始缩紧贷币,这二个经济体的经济复苏是否可以持续!如果可以,欧元和英镑必然继续上涨,美元就必然下跌。如果经济开始下跌了,特别是大跌,欧元、英镑等将也大跌,美元必然大涨,这个时候人民币也将大幅度贬值。 许多人迷信政府外汇市场的干预,在2016年人民币从6.55贬值到6.98,央行进行了大量市场干预,以及资夲管制和限制,结果外汇储备下降了一万亿美元。可见干预作用有限,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关键是取决于欧洲和中国经济在美国持续加息,自己也被迫加息的条件下,经济是否可以仍然上升。如果行,这将继续造成美元指数不断下跌。否则,美元指数一定是大涨,而一但上涨,谁也阻挡不了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了。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首先简复: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之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会有上涨,不过,不会大幅上涨,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会大幅下跌。 这个问题也是好多网友经常、并且问了好几年了。凡长久关注我的网友记得,2016年有一段日子,美元汇率大幅上升,在2016年底,国内看空人民币的声音不绝于耳、成为主流,大都说人民币兑美元将贬值到7.4,甚至可能贬值到8以下。而我在那时就力排众议,反复强调: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上可以进行自由兑换之前,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 事实胜于雄辩,后来的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大家都知道了。 当下,美联储已进入不断加息+缩表的货币紧缩周期,再加上减税所形成的三重叠加效应,毫无疑问地会促使资本和产业回流美国。在此大环境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会有上涨,事实也的确如此。 不过,当下,从大局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整体经济而言,是利大于弊的。而美元是人民币的标杆,人民币则更需要维持高汇率,一方面抵御资本回流,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大目标是有一天能像美元那样尽享铸币税。 总之,再强调一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会有上涨的可能。不过,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之下可自由兑换之前,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可能。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目前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就是在上涨,人民币汇率已经两次险守7关口,这都是央行出手相救,才化险为夷。第一次是启动逆周期因子。第二次是中美贸易摩擦降温利好传出,还有央行要在香港发行央票,这样打击了海外人民币做空势力。而这几日,人民币汇率又有下跌趋势,再次挑战7关口的概率正在加大。 那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何会呈现上涨趋势呢?这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受到美联储加息,以及美国经济走稳的影响,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使非美货币承压,人民币汇率受到了贬值的压力。事实上,由于美元指数上涨过猛,其他非美货币跌幅比人民币更快。 再者,国内经济并不如预期那样走出V型反转态势,而是L型走法,这就导致人们对中国经济前景担忧。特别是10月公布的各项金融数据,不管是新增贷款数量、社会融资总额、M1和M2增速,都远不如预期,再加上房地产开始降温,目前人民币承受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最后,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央行已经连续四次定向降准,现在金融机构并不差钱,大量的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打转,货币市场利率是一跌再跌,货基们的收益率也已经降至2.5%。这就导致了人民币在金融体系内泛滥,人民币汇率承受压力也难以避免。 未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呈现上涨趋势,但是人民币不可能大幅下跌,因为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非理性大跌,我国央行就会动用汇率管理工具进行调控。央行现在的意图是"保经济、稳房价",允许人民币适度小幅贬值,但是如果出现大幅贬值,并且成为趋势性下跌,那央行肯定会出手干预。因为人民币趋势性大跌,会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出,这会危及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大环境变了,美国这两年多印了至少6万亿美元的钞票,相应会贬值的。这个趋势也还在。 人民币是国际强势货币,意思是说有长期升值的空间。美元当然也很强势。其实查看美元和大多数货币的汇率,全球几乎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兑美元都是贬值的,而且有的很厉害。 但是人民币、日元、韩元、欧元还有石油国家的货币很坚挺。原因也不太复杂,就是这些国家是真正的生产国,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卖给国际市场。 美元指数近一年的整理和近几个月的下跌不是因为货币超发造成的,因为QE已经停止两年了,而是国际资本流出美元流向其它货币比如欧元日元人民币造成的,在过去的一年里美联储加息三次,在年底又进行缩表,特朗普又进行减税政策,加息+缩表+减税,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美元指数不但没有升高反而在不断下泻,这就证明国际资本不看好美元资产,美股高位,风险越来越大,美债规模越来越大,不断调整上限,为此政府经常关门歇业,有这些风险因素,国际资本流出美元资产是必然的。综上所述,美元兑人民币近期可能会有超跌反弹,但国际资本不看好美元,长期看美元兑人民币还是下降通道。 美元指数 离岸人民币 这是二年前的问答了、今年来回答就容易了。人民币肯定会增值、美元会贬值。 首先美国拼命印钱产生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 中国为了人民币走向世界自然会稳定人民币、虽然出口会有些影响。 目前美元还是世界霸主,为了全面打压中国金融方面应该还有很多拼杀事件、负油价就是例子。 不管怎么样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会得到世界的认可,人民币必然走向全求球! 笔者在2020年初因准备出国旅游之用,购买了部分美元,最低的买进价格在6.7元,最高买进的也有6.9元。而最高时美元兑人民币达到了7.2元。并随着疫情爆发之后的美联储无限量宽松政策趋势之下,加上疫情几乎摧毁了美元的实体经济。美元一路狂跌,最低时跌破6.4元。一年内的跌幅超过了8%。到了今年年初,看了变现的金额,扣除了美元利息之后的亏损率在5.8%。可要是不兑换人民币,那估计加上人民币存款利息(3%~4%),那么亏损几乎接近10%。这等于是一次投资失利。可笔者还是没有兑换出来,虽然出国旅游会延后,可备了钱粮也是需要的!那2021年美元还会上涨可能吗?这个应该是大概率发生,除非疫情再次恶化。 从美国2020年GDP出现了负增长,而其实第四季度是达到了4%的正增长。而且,随着疫苗的研发投放市场,疫情已经显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在拜登上台之后启动了1.9万亿美元的救治计划,美国经济在2021年预计增长率将达到4.5%。只要疫情缓解且经济恢复,美联储缩表就会开始。昨天的香港公布要提高印花税刺激股票大跌,也是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原美联储主席)的增加纳税额度的策略不谋而合。当美联储缩表开始,那么全球资本就会再次涌入美国市场,最近的美国国债利息上涨就是资本嗅到了这个可能,提前布局美国资本市场。 另外,当人民币升值到了6.4元兑1美元,意味着人民币在一年里升值了8%。这是体现人民币的全球地位和中国经济实力,可也是对出口贸易企业增加了强大的压力,而且,让更多的进口产品冲击国内的市场。适可而止的人民币升值有助于人民币的全球化,可大幅升值对实体经济会产生影响。即便2021年美国经济还如同2020年那样不景气,还要控制人民币升值的脚步。 总之,从各种因素和形势看,人民币升值已经达到了一个时间高度。并随着全球经济的准备恢复,疫情在美国经济的回暖,美联储缩表在2021年成为必然趋势。全球资本再次回归美元资产也是十分可能,美元升值也是十分的可能,而且,今年有可能恢复到6.7元兑1美元。美元兑人民币的升值空间在4%的可能性极大。 答:当然可能,昨天不是涨了吗?汇率涨涨跌跌再正常不过了。再说两个世界超级大佬的货币汇率涨跌都是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