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邀请!田英章1997年至1992年曾五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展、赛一等奖,198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是国家人事部干部。 行楷的特征是什么? 它比行草要规正,比楷书行笔要灵活,简约了一些笔画,增加了映带。少量改变笔顺,易识易学。 田英章先生说:"学习间架结构的捷径,首先要练好偏旁部首,因为任何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只要掌握了偏旁部首的写法和要领,间架结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当然,偏旁部首的练习必须要和字的整体同时进行,这是因为同一种偏旁部首在不同的字中,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 田英章先生行楷书,丰腴流美,自然生动。 (以上行楷作品由田英章先生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谢谢你的邀请! 行楷练赵孟頫的。 赵孟頫的字是以行入楷,便于将来写行书和草书。 还是继续练田英章吧,在字的形态结构几乎完全一样的情况上,肯定优选选择荆老师的作品,而非徒弚的作品。霄鹏师从田英章先生,圏里有不少朋友认为他得到了真传,据说是田英章先生最得意的弟子,近来来文体店里荆霄鹏书写的学生硬笔规范字字帖,愈发多了起来,市场动态也能够反映出字帖的流行以及受读者喜爱的程度。 (田英章先生硬笔) 荆霄鹏先生向田老师的"看齐"意识很强,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正楷还是行楷,看上去与田英章先生的作品保持了高度一致,说他得以真传毫不为过。在用笔及线条的勾画,以及结体的技巧上,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高仿,相似度在七成以上。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是笔画结构的基础训练,硬笔行楷学田英章或者荆霄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荆霄鹏先生硬笔) 但要说荆霄鹏学田英章青出于蓝胜于蓝,我就不太认同。品书法,形态只是第一层,还有风格味道,神彩境界。荆霄鹏有悟性、够勤奋、功底硬这没争议,但要论及境界风骨,还是略显稚嫩了一点,毕竟在用笔的技法打磨上,比田英章少了几十年的道行。就字而论质,还是田英章的笔风更老辣、熟稔一些。 (抱庸硬笔) 浅谈。颂书祺。 我看跟谁练都没太大的关系,一来他们师徒俩写的字普通人也难分高下,二来你能练到荆霄鹏的水平也就很不错了。 田英章先生是国内书法圈的大腕,他身上有着很多光环闪耀 。田英章楷书精致雅气,端庄秀美,法度森严,在中国跟随田英章先生学习楷书的人非常多,有人说光执教的人就有20万之众。很多人对田英章楷书表示不屑,理由也都是嫌田氏门徒众多,千人一面,当然,这正说明田英章先生教学上毫无保留,德艺双馨。 荆霄鹏是田英章先生的最得意的门生 ,我看过荆霄鹏给泰国公主写了一副《中泰友谊天长地久》的楷书作品,在视频中的荆霄鹏表现很淡定,笔力稳健大气,颇有大家风采,据说泰国公主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可见荆霄鹏已经名扬海外了。 既然荆霄鹏与田英章先生差别已经不算太大,跟谁学习行楷也就没什么太大区别了。 题主提出这个问题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我觉得问得有些奇怪。 随文粘贴一些荆霄鹏及田英章的书法作品,师徒二人书法造诣孰高孰低,大家有目共睹吧。 取法乎上,选自己喜欢的就是。今人可做参考。 学吧。 他们都已经超越书圣王羲之了。王羲之的行书已经红了上千年了,是应该退位让贤了。 我就不理解,怀仁和尚干嘛花费24年时间劳民伤财去集王字呢?李世民也是吃饱了撑的,居然支持怀仁千金求一字? 圣教序就是行楷,在这些大师眼里其实没有什么价值了。不学也罢。 今人的书法都这么好了,怎么可以不学呢? 我也觉得行楷圣教序太丑了。痛定思痛,准备学今人的。 谁说的"书不入晋唐终是野"?信不信我打你! 你好,我是"立学练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结合多年学书经验,谈谈一己之见。一、你的选择路径是正确的 对于爱好汉字书写的朋友,荆霄鹏和田英章的硬笔、毛笔书法都是不错的选择,二者都是硬笔书法界的领军人物,其书法以欧楷为基,极具精致美艳,简体字书写也非常规范漂亮,符合大众审美,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追捧。二、广泛学习,博采众长 但两者还是有一些特色差异,建议广泛涉猎,多方摄取营养,不必拘泥一家。对于学习书法而言,需博采众长,精专一家,学过一段时间田英章,可以开始学荆霄鹏,没有必要严格到,学习一家,就一定不能碰另一家,学过荆霄鹏以后,还可以返回来再学田英章,你会发现,这是螺旋式上升,而不是原地转圈。三、分析各自特点,因需选择 荆霄鹏硬笔行楷,特点是圆润、舒朗,田英章的书法精致、舒展。如果你的书写笔画结构过于率直,可以选择前者,如果过于绵软,则建议继续练习后者。结论:学书法,要博采众长,专精一家,但不必拘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立学练字" 练古人留下来的名碑法帖! 他俩都不学,行楷学赵孟頫或智永 "行楷应该练荆霄鹏的还是田英章的?"这是一个选择学习谁的字体的问题,我试着来做一下解答。 田英章老师出生于艺术之家,父亲和伯父都是过去天津著名的曲艺演员,同样对于书法也有研究,家里藏书颇丰,因为这样的环境氛围,让他父亲的行书成为家族的代表,也让田英章老师和他的胞兄田蕴章有了从小耳濡目染的机会,因此二人三岁开始习书,从他们现在的成就来看,果然是有童子功的。 田英章老师近年来以面授教授书法为主,同时也出版了很多字贴,其中毛笔楷书和硬笔楷书居多。 而荆霄鹏老师则是正儿八经的田英章老师的入室弟子,是一位著名的青年书法家,颇受田英章老师的器重。 既然荆霄鹏老师是师从田英章老师,特别是毛笔楷书,那么他们两人的字必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事实也是如此,荆霄鹏老师的硬笔楷书和毛笔楷书在结体上与田英章老师非常相似,只是在笔画的精致程度上似乎没有田英章老师细致,但这并不是水平功力的问题,而是追求的风格和侧重点不同。 就楷书来说,田英章老师的楷书,不管是硬笔还是毛笔,都是见圭见角的,棱角分明,硬笔字也有毛笔字的风韵,其法度严谨是有目共睹的。 而荆霄鹏老师在硬笔方面则重点注意的是结构,他认为一个字笔画差一点没有关系,还能看,但是结构差了这个字就不好看了,所以荆霄鹏老师更加注重一个字的结构。 不同的人写出来的字肯定是有区别的,就风格面目来说,田英章老师的字体笔画精致,结体严谨。而荆霄鹏老师的字体则较田英章老师显得圆润敦厚。 以上我们说了二人毛笔楷书和硬笔楷书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其实,二人的硬笔行书和毛笔行书也基本如此,因为二人的硬笔都是参照毛笔来写的,因此,毛笔风格和硬笔风格基本是一致的。 上面说过了,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选择,从题目的意思来看,提问者现在正在练习田英章老师的行楷,纠结之处在于要不要改成荆霄鹏老师的。 以上我们把两位老师书法的异同都指出来了,那么这个问题的总的原则就是根据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如果你喜欢秀美潇洒,那么你可以选择田英章老师的行楷,如果你喜欢温和儒雅,那么你可以选择荆霄鹏老师的行楷。 至于在难度上,我觉得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当你自己想要认真研究一个人的书体,那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我想都是一致的。 但是,题目里面有一个"接着",也就是说现在正在学习田英章老师的行楷,我觉得既然是正在学,那么就应该一以贯之地学习下去,不应该朝三暮四,随便改换书体,当然,这里又涉及到一个书体选择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主要问题,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进行探讨。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