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走吧网推送的第275 个与众不同的旅者故事 本期嘉宾:夏果 夏果,环球旅行者,逐梦人。先后创办过果子网(海岛游专家),玩世旅行(境外自驾专业服务商)。2013年实现中国四大无人区(大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罗布泊)自驾一次性穿越,2015年环南欧房车自驾;2016年环澳洲、新西兰自驾;2017年单人单摩托从中国成都至南非厄加勒斯角,穿越欧亚非三大洲,耗时8个月途经50个国家总行程超45000公里;2018年自驾加拿大、美国,坦桑尼亚、肯尼亚;2019年环北欧+北极圈自驾;2020年环中国边境线摩托骑行;原定于2020年夏天进行的北极(阿拉斯加)到南极(乌斯怀亚)摩托穿越因疫情耽搁至今。荣获走吧网中国汽车旅行202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 Q1:欢迎环球旅行者、逐梦人夏果老师来到《走吧有约》,首先恭喜您获得走吧网中国汽车旅行202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也请您给走吧网的500万+吧粉们做个自我介绍吧。 首先还是要感谢走吧网及各位朋友的认可和鼓励。 大家好,我叫夏果,来自天府之国成都。因成都特有的休闲文化,也滋生了我热爱生活和探索世界的态度。四川本就山清水秀,加之川西高原特有的地理特点,对我早期认识旅行、体验旅程积累了很多经验和基础。随着信息化的日益发达,走出国门,去往更广阔的世界已经变得不再困难,属于自己的世界之旅也经由时代的红利逐渐打开。 Q2: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驾的,给吧粉们说说您的旅行和自驾经历吧? 确切地说,我应该是2006年开始逐渐对旅行产生兴趣的。尤其在2008年地震后,我有了很多时间可以去旅行,当然,这得益于当时在成都我和朋友做了一家户外俱乐部,以及四川丰富的自然条件。 伴随着私家车辆的普及化,大家开始意识到自驾旅行的乐趣和优点,这在原来的旅行方式上又多了一项选择。最开始我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旅行非常频繁,这主要的因素就是成都前往这些区域相对较近,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高原地貌带来的特有旅行感受,著名的川藏线也始于此处。 有了这些旅行经历之后,人的内心就变得越发向往更大的世界,最开始是尝试开车去临近的老挝、泰国等地,这让我意识到自驾旅行不仅仅可以在国内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其实国外也很方便,尤其在成熟的旅游国家,租车已经是非常便捷,如果语言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这将会是一种更好的旅行方式。 因此,我从川西走到澳洲、新西兰,又环绕了整个欧洲,甚至多次开进了北极圈,后来也通过自驾的方式在许多非洲和北美洲国家进行了游历,自驾游影响了我对世界的认识,让我收获良多,驾车也逐渐成为了我旅行的首选方式。 Q3:2013年您和一帮朋友一起完成了四川省民间首次中国四大无人区一次性完整穿越的壮举,能否说说当时的经历? 那是一次特有的际遇,当时有几位研究地理学的专家和一群酷爱越野的民间人士组成的一支十几人的队伍,在取得有效批准文件后,进行了一次对中国四大无人区一次性考察和探索的旅程。当时因为我对青藏高原和西藏比较熟悉的缘故,因而有幸参与到这支队伍里来。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民间准备最为充分,科学化配套最高的一支队伍了,充足的准备为我们此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大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罗布泊被称作中国四大无人区,没到过这里面的人,很难感受到祖国的山河是如何的壮阔,这片国土上,十几亿人生活的迹象在这里毫无踪影,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是自然最原本的样子,成群结队的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甚至熊,冰川河流、湖泊沼泽不计其数。 但受海拔、温度、季节的影响,穿越的过程还是极其辛苦的,但这样旅行体验和感受,让人一生都无法忘却。 我记得当时完成穿越大致用了20多天的时间,从那曲地区的双湖行政区开始,一直到从罗布泊出来至哈密结束。我相信整个旅程对每一个参与的人而言都意义非凡。当然,于我而言更是深刻影响了我对旅行的认知,探索这个词从此在我内心深处埋下了种子。 Q4:2017年您从成都出发,历时8个多月,途经50个国家,单人摩旅到达南非厄加勒斯角,想必这是一趟非常豪迈的旅行,给大家说说这趟旅行吧? 在时间的滋养中,那颗种子终于破土而出,逐渐枝繁叶茂,到了你无法不去正视的状态,一场新的旅程,之于生命意义探索的旅程便随之而来了。从最开始的成都到巴黎,修改到成都到卡萨布兰卡,然后又调整到成都到达喀尔,几经头脑风暴,决定将旅程确定为成都到南非厄加勒斯角(非洲大陆最南点)。充分体现了我一不做,二不休的决绝态度,这源于我能清楚的认识到这样的旅程,一生很难再有第二次,非洲这个地球上最原始和自然的大陆,错过了这次探索的机会,也许就是错过一生。尤其是西非、中非区域大家更是知之甚少。 旅程在无数的日夜中推演、期盼中,终于来到了启程那一刻,2017年5月27日早晨5点,黎明尚未划破天寂,孤独和惆怅涌满心头,因为我知道这必将是漫长的旅程,路上也必然布满了孤独和坎坷… 梦想的力量有时候强大得可怕,让人忘却了离别的伤感,甚至淡却了身体的痛苦。经由满洲里陆路口岸一路驶向莫斯科,一路上奇闻不断,风景自然新奇,贝加尔湖湛蓝的湖水,西伯利亚壮丽的白桦林……但也比不上他人给予的温暖。一路上我被许多人邀约参与聚会,也与许多旅行者相逢相知。 转而来到了欧洲大陆,浓郁的机车文化,成熟的道路条件,让我有了更多轻松美好的骑行体验,在环绕整个欧洲的过程中,让我见识到许多热爱生活和追求理想的骑行者,我们时而高谈阔论,时而默默不语,认同彼此对于人生和摩托旅行的理念。欧洲的骑行,是舒适愉快的,只是由于我先前常去欧洲各国,已然有所了解,因而我目之所及的景象并未对我造成颠覆性的认识。 时间来到10月,北部非洲炎热难耐的季节逐渐消退,进入非洲的时候到了。经由西班牙塔里法小镇的轮渡,一个小时跨过直布罗陀海峡,我到了非洲大陆的第一站摩洛哥的丹吉尔港。非洲的旅程也正式从这里开始了。沿着大西洋海岸线一路上经卡萨布兰卡、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来到非洲最西端的塞内加尔达喀尔。 由于我早已向往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大的土建清真寺,马里的杰内大清真寺,因此我放弃了继续沿着大西洋海岸线往西非前行,而是转道往中非的马里和比基纳法索去看文化遗产,遗憾的是我到达马里首都巴马科的时候,一位西班牙车友告知,说杰内地区前几天才有一位英国车手被抢劫杀害,劝我不要前往,最后考量安全因素,放弃了前往一睹杰内大清真寺的机会。 从马里转而又来到了比基纳法索和多哥和贝宁,虽然一路上被黑人骚扰司空见惯,甚至有几次对方持枪要钱,还好最后都有惊无险地化解。在西非的游历中,很荣幸认识了许多在该地区打拼的中国人,他们对我这个远道而来的旅行者热情照顾,耐心地提供信息助我的旅程安全,感激之情直到今日都未曾淡去。 当然,也遇到了许多黑人的车友和白人旅行者,他们也是这段旅程记忆中的亮点,热情提供帮助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实在难以一一赘述。 顺着几内亚湾,我来到了非洲最多人口的国家尼日利亚,森林之国喀麦隆和加蓬。一路上也是险象频生,好在都得以化解。这也得益于当地的华人朋友热心相助,让旅程不曾中断,始终保持前行。 在刚果(布)和刚果(金)骑行时,这里被称之为全球最危险的地方之一,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虽然几经周折,但旅行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因此还算顺利的到达了安哥拉。在边境上碰到了英国人Freddie,整个安哥拉的旅行半个月,他都一直与我同行,即便他并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进入纳米比亚,而中国护照必须要,恰逢圣诞节,他毅然决定等我一起前行,因为此事我们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直到今日。 最艰难的旅程应该快走完了,剩下最后两个国家纳米比亚和南非,我的一位素未谋面的好大哥骑车700公里在纳米比亚和安哥拉的边境口岸上等我一天了,从我出发前我们就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路上对我关心备至,我们在纳米比亚相逢的那一刻,犹如庆祝般的喜悦狠狠拥抱对方。 进入纳米比亚后,Freddie因为计划不同去了赞比亚,而我跟着迎接我的好大哥在纳米比亚游历了22天,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国家,也深深地感激兄弟间的那份真挚感情。 时间转眼来到了2018年元旦后,是时候去往最后一站南非了,我清晰记得,当我来到最后一个城市开普敦的时候,导航显示还有三十多公里,但远处的桌山就已经依稀可见了,心中的激动再也难以压制了,似乎有千言万语,似乎又无从说起,一直站着骑行,舍不得坐下… 随着最后一站的到来,好望角、厄加勒斯角顺利到达了,旅程也终于结束了,我一直很感激人生有过这样一段旅程,真实、挑战、充满回忆。 Q5:2019年您完成了环北欧和北极圈自驾,北极圈也可以自驾吗,这是一条怎样的路线,一路有哪些收获? 其实2018年和2019年我曾去过几次北极圈自驾,这源于我最开始的个人旅行和后来的工作。北极圈是一个广义上的区域,以北纬66°34’开始就属于北极圈了,现在全世界有好几个国家都有领土处于北极圈内,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美国、冰岛、加拿大等。 北极圈也许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难以到达,它只是基于地理意义上的区域,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开车去的。 当然北极圈内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的确有所不同。在合适的季节驾车进入北极圈,无论从地理意义上还是自然景观上都是值得一试的。我个人比较偏爱和推荐的是,挪威的北极圈线路,尤其以罗佛敦群岛为例,真的是太美了,堪称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时间若是足够,驾车一直到欧洲的最北点THE NORD KAPE,也将是一生中很美好的体验。 Q6:别人自驾中国边境线是开车,您却是骑摩托车,可以说更不容易,途中遇到过哪些难忘的经历。 我喜欢借由摩托车去做这样的事,因为它可以让你更真实的感受风和自由,让旅行体验变得更立体和饱满,那是和开车截然不同的感觉。 我一直有三个计划,欧亚非大陆的穿越,北极到南极的摩托穿越,环中国边境线,因为疫情的缘故,出国变得很困难,所以就把环中国边境线提前了。 由于骑行过更艰难的旅程了,环中国对我来说是很轻松和顺利的。除了一些地方法规对待摩托车不是很友好,其它都没有什么特别的难点。当然,遭遇自然气候带来的影响,刮风、下雨、冰雹、酷暑、寒冷,这些我都是有心理准备的,总体来说不受边境口岸、签证、语言、战乱治安等这些问题的影响,环中国是一个非常棒的旅程。 让你认识超长旅途的魅力,同时也见识中国的大山大河,丰富的民俗文化。正如知名作家余秋雨的《山河之書》中呼吁道,大家应该多走出去看看祖国的的山河,破旧立新,在冲突中相融。 Q7:您国外的自驾经历非常丰富,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自驾过,能否给大家总结一下国外自驾都有哪些注意事项,您个人觉得哪些国家的自驾体验最好。 国外自驾逐渐成为当下国际旅行的主流选项了,当然需要一些基础条件。以我在几大洲几十个国家驾车的经历而言,首先要有一定的语言交流和辨识能力,因为在租车、驾车中你需要充分了解规则和道路指示牌等基础信息,出行前应熟悉该国的基本驾车法规及习惯。 尤其在右舵驾驶的国家,如果你从未驾驶过右舵车辆的话,一定要谨慎考虑选择,因为从驾驶习惯和法规上是完全不同于左舵驾驶的国家的。保险是一定要购买的,花小钱有可能解决大问题。 在我个人的实际体验中,新西兰、挪威、阿根廷、南非、纳米比亚是我认为最棒的自驾目的地,无论从自然风光还是气候,还是说饮食文化和成熟供给都配套的非常好。自驾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开高密度城市化的地区或者国家,真正走进自然里,在不同的极致景观中穿梭。 Q8:在这么多次的自驾旅行过程中,哪一趟是最让您难忘的,哪一刻是最惊心动魄的? 很难有最难忘这个概念,对待每一次的旅程我都很用心,所以都能获得很好的体验。如果非要找出一个经历,坦桑尼亚塞伦盖蒂的自驾尤为特别,一般游客都是乘坐SAFARI越野车看动物大迁徙,而我是自己驾车去的,非常有意思。 在德国的驾车无疑是最刺激的,作为全世界唯一不限速的国家,每一个到了德国开车的人都想试试到底能开多快,但是还好没有惊险,纯粹是一种刺激的体验。 Q9:发现在网络上很少有您的踪迹,没有在各个自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吗,为什么? 是的,我很少花时间在网络或者自媒体上。我甚至都没有安装抖音、微博这类的软件,我喜欢把时间集中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花在工作上,和家人、朋友们在一起。自从2018年做过几场线下分享后,我就再也没有分享过我的旅行,包括在网络上,所以在网络上自然也就几乎没有我的踪迹。 Q10:感谢夏果老师接受《走吧有约》的访谈,2023年很可能是旅行爱好者的春天,您都有哪些新的计划?最后也请您给吧粉们说几句。 三年疫情,耽搁了原本的计划。今年最主要的计划就是去实现因为疫情延误的北极到南极的摩托车洲际穿越。和想见的人约定在南美洲摩托旅行一定是最美好的事情了。正如《摩托日记》里所说的:让我们面对现实,忠于我们的理想。 在如此信息化和便捷的社会时代下,希望每一位心怀梦想的朋友都能如愿以偿。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去实现理想。旅途中带来的成长和见识一定会滋养你的一生,使你一直积极向上。 走吧有约·初哥说 大家好! 我是走吧网联合创始人好梦成真 穿越四大无人区 环南欧房车自驾 大洋洲澳新自驾 北美洲美加自驾 非洲大草原自驾 环北欧北极圈自驾 还有单人单车 摩旅45000公里 穿越亚欧非大陆 ...... 如此丰富的旅行经历 网络上却难觅踪影 他将时间 全部放在了旅行 工作和家人上 做个纯粹的旅行者 面对现实 忠于理想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六届(2023)环驾中国梦之旅 正在报名中 | 以上访谈内容由嘉宾提供,走吧网整理发布,文中内容及观点不代表走吧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