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法官徐有功,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为何还敢于守法护法呢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位唐代著名法官,名字叫徐有功。他没有汉朝大法官张释之等幸运,遇到汉文帝、汉宣帝那样的好皇帝,相反的是,徐有功所处的政治背景极其复杂:上有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以暴力手段篡夺唐朝政权的武则天;下有唯她马首是瞻的一大帮酷吏。
徐有功
让人惊奇的是,在如此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徐有功仍然能坚持守法护法、秉公执法,最终成为古代最优秀的法官之一。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徐有功敢于这样做的原因所在。
一、力争感化民风,遭遇复杂政治背景
徐有功出生于公元640年,名宏敏,字有功,是洛州偃师(今偃师市缑氏镇)人,其祖父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青年时期举明经及第(明习经学被举荐为官),起初在蒲州任司法参军(主管司法审判的辅助官员)。由于在其任职期间政绩十分突出,被当地官民称为"徐无杖"。
此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徐有功在审判一切案犯时,都"力求宽仁,从不轻易动用刑讯,也不轻易判人笞杖刑",而改用传统的仁义道德去教育启迪案犯们悔悟自新。为此蒲州百姓和官吏都很受教育和感动,在他的感化下蒲州各地民风大改。他3年任满后,竟没有一次在审判案犯时用了杖罚的。
徐有功护法图
因在蒲州的显著业绩和才能,"徐无杖"之名也就越传越响,很快传到了京城长安。永昌元年(689年)徐有功就被宣诏进京,担任起了司刑寺丞("司刑寺"亦即"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寺丞"一职虽不是"司刑寺"这一部门里的最高长官,但它主要负责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复审通过后方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职务。
遗憾的是,从地方到朝廷为官的徐有功,遭遇到极其复杂的政治背景:当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以皇后身份临朝执政,继而她又以"革唐命"自称"圣神皇帝"。为了打击敌对势力,她扶植了一批酷吏做她的帮手,如有名的酷吏来俊臣、周兴等人。有的原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市井无赖,靠的就是告密状诬陷人起家的。
二、为执法公正,敢与女皇争辩
在如此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担当司刑寺丞的徐有功,首先不阿谀逢迎,从不偏离国法按武则天的意图审案判案。其实凭他的奇才,获得高官厚禄自然也指日可待。然而徐有功不是这样一种人,他坚持义无反顾地执法守正,甚至冒着杀身之祸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制止着各种冤假错案的泛滥。
唐朝廉吏徐有功
当时发生一起所谓"颜余庆参与谋反案"。酷吏来俊臣指控贵乡县县尉颜余庆参与李冲谋反,武则天已经批准死刑。可是徐有功却在复核这个案件时认为颜余庆是个"支党",最多只是流放。上朝时他向武则天当面提出改判建议,请求按照法律改判流三千里。
另一个酷吏侍御史魏元忠反对,向武则天报告说:"颜余庆为李冲讨过债,肯定关系不一般,而且两人信件来往密切,明明是李冲谋反的同谋,应该处斩首,家属全部没官为奴。"武则天表态,可以这样判处。徐有功却坚持上前启奏:请将颜余庆按照支党来处理,判处流放。
武则天听了大怒,接二连三地责问徐有功。在武则天厉声斥责下,在场的满朝文武都吓得战战兢兢,可徐有功却镇定自若、对答如流。武则天最后自己找了个台阶下,说:"你还是去仔细考虑,再来汇报!"几天后徐有功仍然按照自己原来的意见上报,武则天批示同意。而且通过这件事,武则天觉得徐有功是一个真正的忠臣,从此以后也对他另眼相看了。
三、与酷吏们斗法,挽救数以万计的人命
在复杂政治背景下当法官的徐有功,采取的第二个方法是,始终以法律为准绳,与酷吏们巧妙斗法,从而挽救了数以万计的民众生命。
徐有功断案图
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虽然这场战事很快结束,可是武则天却授意酷吏以这个事变为由头,不断牵连不与自己合作的大臣入此专案。过了好几年,才宣布赦免涉案人员。当时有一个酷吏推事使顾仲琰打报告,说有个叫韩纯孝的,当年曾经接受过徐敬业委派的官衔,虽然韩纯孝本人已经死了,可他的家属还应该缘坐籍没。武则天照例批准。
徐有功为此专门上书:"按照《贼盗律》谋反者应该处斩,但是罪犯已经死亡的,就没有处斩的办法;而法律规定的家属缘坐籍没,是指罪犯处斩的情况下。这些家属本身没有犯罪,只是因为罪人才受处罚,罪人都没有受刑,家属如何缘坐?"武则天接受了徐有功的建议,下令释放韩纯孝家属。以后各机关得以援引这个判例,前后免除籍没之家达到三百多户。
由于告密风气盛行,当时有很多人为了一点小事就告发与自己有矛盾的人"谋叛"。有一年武则天派出去的推事使报告:有瀛州李仁恒等37人,被告发谋叛。司刑寺果然就判决罪犯全部处斩,父母、妻子流三千里。
不畏强权的徐有功
徐有功又提出反对意见,说:"这37户人家都是因为邻里纠纷,一会告发是谋反,一会儿告发是谋叛。反、叛都是要有同谋的,无谋无契、口语口陈,立即作为证据来定罪,实在过于苛酷。现在这个案件正是口陈欲叛,尚未实行,请求按照法律处理。"
大概这个案子实在太荒唐,武则天同意了徐有功的建议。还没有执行,正好发布大赦,这些人家全部被赦免。在酷吏当权的十多年里,徐有功不停地与酷吏们斗法,不惜三次被判处死刑,四次被弹劾罢官免职,但他坚持平反冤案六七百件,结果挽救了数以万计的人命。
总之,在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徐有功仍然能坚持守法护法、秉公执法,最终成为古代最优秀的法官之一。其原因首先是他坚持公正执法,不畏皇权,坚决反对权大于法;其次是抛弃升官发财的"捷径",始终不与酷吏们同流合污,敢于与他们斗法;最后是注重维护普通百姓的合法权益,为杜绝与平反冤假错案,挽救无辜生命竭尽全力。
徐有功的思想与做法,值得人们学习与借鉴。我们应该遵纪守法,维护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为祖国富强、人民富裕贡献应有的力量。
徐有功塑像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