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民深陷能源危机,英国调查公司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23%的人表示今冬将不开暖气;芬兰经济部长表示,家需支付的电费,最近激增了近463%! 之所以拿英国与芬兰举例子,因为两国元首2022年均因私生活而深陷危机,英国首相约翰逊,因"聚会门"断送了政治生涯;而芬兰女总理马林"派对门"尽管也饱受非议,却被西方政客力挺,先是德国外长声援,随后又是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力挺。希拉里担心支持力度不够,还配上了10年前热舞的照片! 或许有人就问了,约翰逊与马林为何面临截然不同的待遇?难道仅仅马林是女性吗? 倘若仅仅是女性,恐怕德国外长与希拉里没有这么热心,这么急着"呵护"马林,闲闲财经认为,"利益攸关"才是正解! 对于西方世界来说,马林推动芬兰加入北约,才是天大的事情,千万不能因为"派对门"影响了北约北扩,这才是德国、美国对马林呵护有加的原因。 2月份来,一直持续到现在的乌克兰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仍未盖棺定论。 曾经何时,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欧洲国家宁愿忍受能源危机,也要飞蛾扑火般地对俄罗斯采取全方位制裁。美国渔翁得利,再明显不过了,欧洲人,将会如何度过这个冬天,仍是一筹莫展。 然而,北约却意外更强大了。 1814年宣布"永久中立"的瑞典,1948年开始中立的芬兰,今年5月份均因乌克兰危机,申请加入北约。 截止8月27日,北约30个成员国中已有20多个国家予以批准,可以说,两国加入北约程序,显得空前顺利。 公开信息是这样评价的,北约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美国得以控制欧洲联盟防务体系,是美国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 而今,北约"资本主义阵营"特色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了,俄罗斯早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持美国超级大国地位,显然成了北约存在的真正意义。 一场乌克兰危机,对于美国来说,催化北约成员的再次膨胀,严格意义上来讲,美国的综合实力再次被巩固,只是牺牲了一部分小弟们的利益。 即便如此,即将下台的约翰逊,仍然高呼,奉劝继任者抱紧美国的大腿。 美国,看上去坚不可摧。 剩下来的,只能韬光养晦,以待时变了。 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击破的。 8月25日,英国首相候选人特拉斯被问及"马克龙是朋友还是敌人"时回答,"还没定论,如果我成为首相,我会以行为而不是言语来评判他。" 这背后意味深长,都是"盟友",何来一问? 这个问题我们多次讨论过,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很多事务上,跟德国、英国的步调,并不是那么一致,首先、法国相对清醒和理智,倘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任的话,我想很多理念会跟马克龙保持一致;其次、马克龙已经无法掌控法国议会,很多问题,并非他说了算。 这让德国与英国,对法国"另眼相看"。 而英国首相候选人,特拉斯的言论近期尤其显得偏激,甚至过激!反而正是这样的言论,获得较高的支持率。 当然了,倘若特拉斯成为英国首相,未必真像她的言论那样行事,但这折射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整个英国人的心态变得开始强硬了。 至少,他们希望出现一个更加强硬的人物。即将拥有32个国家的北约组织,内部之间没有任何矛盾,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是要看美国这个老大能否继续保持它的权威性。 一旦"强硬"的特拉斯上台,那么,北爱尔兰问题,她必须用一个政治强人的态度解决。如果不解决,时间拖得足够久远,北爱尔兰约定成俗跟欧盟关系更近,英国情何以堪? 脱欧的后遗症,让英国人左右为难。 当前来看,欧洲国家最艰难的时候仍未到来,今年这个冬天,估计会特别寒冷,世事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