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宋美龄是"宋氏三姐妹之一"以及"蒋介石夫人",因此她一直以来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形象,她一生爱权爱钱,很多行为也给国家带来了灾难。 在蒋介石去世之后,宋美龄去了美国,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晚年,不过,在关于墓葬问题上,她说的两件事,却让人很难推测她这一生心里在想着什么。 在美国的晚年 1975年,蒋介石在台北病逝,按照宋美龄自己的说法,那是她一生之中最为伤痛的事情。 从此,台北就不再是宋美龄的定居场所,她在台北和纽约两地来回漂泊,她或许知道,一个时代也结束了。 孔家人和那些"夫人派"想着继续拥立宋美龄为国民党总裁,可这却遭到了张宝树的强烈反对。 在蒋介石死后仅仅23天,国民党举行了一次临时会议,根据会议的内容,将修改党章,规定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主席"的称呼,至于"党总裁"也仅仅能给蒋介石一人使用。 士林官邸对于宋美龄来说也变得空落落的,1975年9月,她去了"第二故乡"美国疗养隐居,从此淡出历史舞台。 她的家人也先后病逝,1973年宋霭龄死在纽约;1981年远在北京的宋庆龄病逝,宋美龄也没见到她最后一面。 那些悲哀情绪涌上她的心头还是很容易感受到的,那也是她咎由自取的结果,在蒋经国宣布接任的时候,宋美龄甚至都没有回到台湾省,恐怕也和她担心睹物伤情有着一定的关系。 她的性格强势且凶悍,因此只是表现在生活方面了。 在美国的私人保镖对这件事都深有体会,他们在回忆中提及,最让人头疼的事莫过于教宋美龄去开车,因为在她的心目当中压根都没有交通规则,还不会礼让行人,理由甚至都很简单粗暴:这是她自己的路,别人都应该给她让路。 宋美龄开车的时候,就会横冲直撞,眼里什么都看不到。 可在众人面前呼风唤雨多年的宋美龄,就算有着如此多凶悍的一面,可她在台湾省依旧无法施展开来,也有人分析了两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她的权威全都是依靠"蒋介石夫人"的头衔发挥出来的,蒋介石一死,那么宋美龄的这种权威就成为了空谈,除了个别老部下对她还有点感情之外,她的那些影响力,基本属于一片空白,再说蒋经国的性格和权势摆在这里,她也没有办法"垂帘"。 其二,台湾省的社会民意趋向也在向前前进,熬走了一个蒋介石,送走了一个蒋经国,国民党的专制恐怕已经无法施展,那么宋美龄就算再有影响力,也终究失去了发挥的"土壤",她去美国,可能也是为了图个清净,毕竟眼不见心不烦。 关于蒋家王朝的一切,都随着蒋经国1988年病逝而走向结束了,那会,台湾省政坛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蒋家的权威也在宋美龄手上溜走了,除了她,其他人也没法促成这件事。 她从1995年因就医方便,一直居住在曼哈顿的公寓当中,那是纽约最为雅致的建筑物之一,是孔令侃生前购买的一处房产。 这间套房一共有18个房间,有7个主人卧室以及多个仆人房间,宋美龄还专门在自己的卧室中放上了自己的画像,房间中的翡翠、象牙依旧不少,她的生活奢侈程度也丝毫没有变弱。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许也是宋美龄一生的主旋律。 即便到了晚年,她的清净也只能是自己清净,家里了养了几条狗散发出的气味,和她经常摆弄烤鸭的刺鼻味道,引来了越来越多的蟑螂,邻居们实在受不了了,这才找人前来查看,检查人员甚至还在她的家中看到了一橱柜的金条。 她是一个很难消停下来的人,能露面的场合,她都尽量保持着露面,一直到100岁之后,才真正开始隐退。 可每年3月,宋美龄从不缺席自己的生日会,来宾也不少,每年的这场盛会都会持续大约2天的时间。 在她人生的最后十年当中,孔令侃每年都会来探望两次。 有人曾问过:宋美龄那么大年纪了,头脑和意识是否保持清醒? 可孔令侃的回答却是:"她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持清醒。" 晚年的那些对话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研究的意义,因为宋美龄经常把孔令侃当成是其他人,所以他们之间的谈话也会有些异常。 不过,宋美龄在头脑正常的时候曾说过:"姐妹们死了,我不知道上帝为什么留下我。" 她晚年其实也是一直靠着基督教来延续着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她的观念当中,上帝之所以会留下她,是希望她去带领那些没有信奉基督教的家人,因此宋美龄才对家人有着极高的关注。 2002年,宋美龄穿着紫色锦缎度过了自己105岁的生日,这也是她最后一次过生日,这次生日后不久,她就被肺炎给击垮了。 之后,她在医院当中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时光,最终于2003年10月病逝,她的侄女和侄女婿则一直在她的身边。 宋美龄的死,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灵车开过的地方,街道上乱作一团,有摄影记者为了抢占头版头条,干脆直接冲破了警察的封锁线。 宋美龄死了,可她身上还有太多谜团,由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一些谨慎思考的话,便成为了研究她心理动态的重点。 宋美龄身上的谜团 宋美龄晚年时,关于墓葬问题曾有过两句话,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她的心在哪里,从对丧葬的态度来看,也是能看出一二的。 根据东方早报的报道,宋美龄外甥女孔令仪在2003年10月26日说过,宋美龄在过世后有意"安放"在纽约,这个词和"下葬"还是有着极大的区别。 孔令仪还透露出,宋美龄有一则遗言是:若是死后情况允许,她希望迁回上海和母亲倪桂珍下葬在一起,这是心愿。 这很好理解,因为宋美龄死后想要和家人安葬在一起是有可能存在的。 1918年,宋美龄父亲宋耀如在上海病逝之后,家人们就在万国公墓购买了够全家人所用的墓地,那会宋耀如是第一个埋葬进墓园的。 抗战期间,万国公墓成为了侵华日军骑兵营的营地,日寇在这里毁坏了很多房屋和树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72年,民政部门收回了30亩地,重建了万国公墓。 宋庆龄逝世之后,她的骨灰也被安葬在父母身边,当时政府曾邀请过宋美龄参加葬礼,可宋美龄没有来。 宋美龄一直都因无法去墓园祭拜父母而感觉到深深的遗憾,因此,她想要回到父母身边,就可以理解。 在宋美龄106岁生日之前,由于她的身体情况已经非常不好了,外界各种传说接踵而来,宋美龄只有一点要求是唯一可以确定的。 她表示:一切都将交给上帝,身后不会和蒋介石一同合葬在台湾省。 可是,宋美龄又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大的人,蒋介石是让她获得一切的关键人物,那么她为何又专门提到过死后不和蒋介石埋葬在一起呢? 1927年蒋宋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当时很多报纸都报道了两人的婚礼盛况,还有些报纸的措辞非常严厉,不过都戳中了他们俩婚姻的本质——军阀和财产的结合。 回到这桩婚姻的最初,确实有很多令人揣测的地方。 蒋介石在1926年开始追求宋美龄,那会他都已经年届40了,家里还有个原配夫人和两个小妾,还有俩孩子,那会的宋美龄还尚未出阁,如果说他们最初就是相爱的,恐怕也很难服众。 可后来,两人的感情确实还不错,不难想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蒋介石的彻底崛起。 在1944年宋美龄要飞往巴西治疗疾病的时候,蒋介石就表现得非常担心,他还祈祷上帝保佑,希望妻子能够早日痊愈归来,那段时间他茶不思饭不想,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倍感孤独惆怅。 最初的政治婚姻,也渐渐衍生了感情,蒋介石给了宋美龄想要的一切,也让她一生奢华,很难理解宋美龄为何坚决不同意和丈夫埋在一起。 由于宋美龄已经死去了,她没有办法出来解释原因,只有根据她生前的行为猜测。 蒋家第三代的"合法代言人"蒋孝勇坦白说:"移陵的事情,蒋家自有蒋家的处理方式。" 还有一种说法是从美国纽约侨界传出来的,声称宋美龄已经在纽约买好了墓地,她对这件事早已安排妥当,所以干脆不回到蒋介石的身边。 不过,活了106岁的宋美龄没有留下任何的传记和回忆录,甚至连完整的音像资料都没有找到,此前曾有人劝说过宋美龄留下点什么,都被她给拒绝了。 在台湾省,后来有人根据破碎的片段制作了《世纪宋美龄》,算是补充了她一些音像资料。 不过,一切暂时尘埃落定,宋美龄在美国的墓园却非常普通,有点令人难以相信。 那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墓园,一栋大楼就是骨灰堂,在这里面阶级分明,有钱人可以购买公寓、单间或者包厢,而中产阶级可以买一个抽屉一般大小的空间,普通的平民阶级只能购买中药铺一样的格子。 宋美龄的骨灰被搁置在壁上,选择在三楼最上边的第二间。 宋美龄跨过了三个世纪,走完了漫长的人生旅程,不过她身上还有太多谜团,等着后人揭开。 参考 揭秘:为何宋美龄和蒋介石不"合葬"? 光明网 宋美龄将与蒋介石合葬(图) 金羊网-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