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回归国美的18个月股价暴跌近89
财富赢商:提前看懂未来,欢迎关注。
苏宁父子被全球追债之余,国美也陷入了新一轮困境。
近期数名国美员工表示,国美真快乐部门已拖欠员工两月工资,6月、7月工资均未发放。"真快乐部门都没发放,正常是15号,上个月没发,这个月也没有。"一名真快乐员工称,除了欠薪,国美还未给员工缴纳4月、5月的社保公积金。另一位国美员工表示,原定15日发放当月薪酬,现在公司强制推行20号发放工资,但截至目前,员工仍未收到工资。
被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寄予厚望的家装平台"打扮家",在被国美收购不到2年时间便传出了创始人、CEO相继离职的消息。目前,打扮家全线业务已暂停,创始人崔健、CEO高非于7月正式离职。同时,多位员工表示,自2022年4月起,打扮家停发全员工资,至今已超过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
业务受困之余,国美股价已经跌至新低。核心原因是什么?战术错误,只会让业务暂时进展放缓,但战略失误,将会导致更惨痛的失败。
这一次,国美被多重负面缠身,是战术错误,还是战略问题? 国美欠薪裁员,黄光裕廉颇老矣
国美再一次回到舞台中央,一年半时间里,股价暴跌近89%。
过去,一直作为电器零售大哥存在的国美,如今,市值损失806亿港元。与此同时,业务发展亦不顺利,打扮家、真快乐先后被爆出停发工资。萦绕在国美周遭的,是"拖欠货款、裁员降薪、业绩连亏"等负面声音。
市场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投资人认为,从业务逻辑看,国美线下的能力,未来仍有可能反弹;另一种看来,国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代,即便是黄光裕也难力挽狂澜,或许国美将走上苏宁的老路。
当前,国美零售市值仅为京东的七十分之一,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家门店的零售商,市值跌到100亿,到底是利空、还是利好?
国美变成现在这样,大概率是黄光裕本人也始料未及的。
2021年2月份,黄光裕的归来给了市场极大信心,国美零售的股价年内持续走高,在黄光裕正式回归的当天,国美零售股价更是大涨了33.93%!
在黄光裕雷厉风行的带领下,国美猛追直上。3月31日,国美零售公布了2021年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国美的收入是464.84亿元,同比增长了5.36%,这是国美营收在近年首次实现同比增长。但与2017年至2019年的营收还是有些距离,离黄光裕所说的"恢复原有市场地位",就差得更远了。
财报发布后,首席财务官方巍表示,"公司全年数据虽然向好,但管理层对本期的业绩并不是很满意。但今年走过了转 型的爬坡后,管理层有信心在2022年将公司代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
但事实上,大家都清楚,以"恢复原有市场地位"为目标的话,一年爬坡期是远远不够的。然而更血淋淋的事实是,在阿里、京东等互联网电商企业已经如此成熟的当下,即使国美再追赶三年、五年,甚至十年,都回不到当初的市场地位了。
与国美情况相同的还有苏宁,在国美衰退的10年间,曾经最大的对手苏宁迎来了发展机遇。
2010年,苏宁达到了巅峰时刻——成为了家电连锁的霸主,营收是京东的5倍;2012年左右,苏宁的实体店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都能看到苏宁的身影,数量最多时达到1700家。
但登顶之后,苏宁开始盲目扩张,在一系列股份的收购之后,苏宁之下形成了八大板块。但与此同时,"新的力量"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疯狂崛起,市场环境也变得更加激烈。
面对这样的情况,苏宁不得不停掉众多业务,开源节流。到现在,也已经被京东这些"年轻人",远远地甩在身后。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可以说,黄光裕入狱的那几年,是整个零售行业爆发的黄金期。在合适的时间做对的事,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一旦风口过了,再想要重回巅峰,只有一个字:难。
毫无疑问的是,时至今日,国美、苏宁两家称霸家电行业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任何一家都无法回到之前的高度,也无法重现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