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老年人的生活,或许从来都不需要思考养老防老该怎么办,因为哪家哪户都有着五六个孩子,养老的的唯一办法就是指望子女。 人老了以后,身边也不会缺人照顾,一间农村瓦房,几个孩子轮流照顾,少数碰见不孝的虽有矛盾, 但大多数老人,如果不追究是追求高品质,非要锦衣玉食、仆人伺候,吃饱喝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说白了,毕竟五六个孩子,一家给两百块钱,也足够老人生活了。 自从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年轻人一旦结了婚,那就是2个年轻人养活4个老人,可想而知,压力该有多大。 所以有很多老人开始头疼自己的晚年到底该如何自处,因为老人们也都知道,现在年轻人压力很大,他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主动去打扰子女生活的,那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些养老方案,进养老院或者是请个保姆。 请个保姆省了孩子的心,一来可以照顾自己的生活,二来毕竟是雇主,使唤起来也比儿女们顺手。 现在的家政服务市场,保姆还都是以女性为主,年龄都在40-55岁之间,她们这个职业不需要她们有多少的文化,只要懂得照顾人,做的一手好的饭菜就可以了。 张大姐就是就是这样的情况,自己今年也50岁了,上城市里打工,干过工地和保洁,但为了能够给老家的孩子更好的生活资助。还是选择做了保姆,一个是收入高,另外一个比起工地和保洁还算得上是体面。 通过老乡的介绍,张大姐来到了刘大爷家做起了保姆,起初她对这份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并不是住家保姆,自己收拾完干完活就走,每个月能给个4000块钱,而且每个星期都能够休息一天。 刘大爷呢是个退休的国企职工,也算是个小干部领导,生活还是比较殷实的,老婆离世之后,自己对于生活的日常家务做饭,本就不乐意,也不愿意收拾,自己独自生活呢,儿女们也 不放心。所以就请了张大姐来照顾生活,每天三顿饭,加上打扫卫生,晚上8点就下班。 但是如果是这样按部就班的也就相安无事了,可是有天晚上张大姐下了班,刘大爷在家里书架上找书的时候,摔了一跤,结果小腿骨折,这就需要身边有个人没日没夜的照顾了。 刘大爷儿子找张大姐商量,自己工作忙,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在晚上照顾父亲,所以拜托张大姐能够住家,张大姐起初是不乐意的,因为毕竟男女有别。 看张大姐有些犹豫,刘大爷儿子就说道,他可以每个月给张大姐8000块钱,当做晚上加班偿陪伴费。 8000块钱,是原来工资的两倍,王大姐想了想,虽然比之前辛苦一些,但8000块钱确实很诱人。 于是,张大姐答应了,从家里带了些行李过来,准备常住在这里,因为刘大爷腿不能动,白天黑夜都需要照顾,上卫生间也要陪在一旁。 过程上其实是尴尬的,关于这些隐私的问题,张大姐完全可以刻意地避开,但是刘大爷骨折了,身体状况不允许,也担心照顾不好刘大爷,让雇主指责。 这就让张大姐进退两难,按理说都这么大年龄的人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但刘大爷本身也比张大姐大不了多少,也就65岁。 更让张大姐难堪的是,每次她想刻意回避的时候,刘大爷都招呼着自己过来帮忙,有时候让张大姐感觉他是不是故意的。 直到有一次,天气很热,刘大爷想要洗个澡,于是就让张大姐帮忙换衣服,其实在张大姐眼里刘大爷的骨折是有所好转的,就是硬撑着其实也可以自理的上厕所和换衣服。 但他总是要求张大姐来帮忙,这让张大姐很是难堪,毕竟男友授受不亲,她本想拒绝,但又不好说什么,毕竟身体好转了没有,只有刘大爷自己知道,万一刘大爷是真的不能自理呢? 时间长了,就有人在背后说闲话,议论张大姐的工作,一些话传到了她儿子耳朵里,儿子打来电话,要求她辞去工作,要不然就不接受她给的生活费 听到儿子的电话,张大姐坐在楼下长凳上哭了,她说:"我还是辞职,这份工作做不了,伤自尊。" 这里且不论刘大爷是不是故意的,但如果觉得自己花了高工资,就想要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说点难听点这就有点得寸进尺了。 就像网上流传的一句话讲,如果没有界限的举动,也就是纯粹的缺乏一个人的基本教养。 人和人之间都需要尊重。 在这里也是善意地提醒大家,如果想要选择这份工作,一定要跟雇主商量好界限感,以及做什么,自己不做什么,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拒绝,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刘大爷是不是故意的,张大姐又该辞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