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炸机"实际上是无人机飞友们,对无人机遇意外坠落的称呼。 我身边不少有经验的无人机飞手朋友,也发生过不少炸机事件,网上也有无数案例,在B站就有很多。相信各位以前也看过一些炸机视频。 所以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如何避免炸机。 第一、新手刚买到无人机不要急于飞行,先要认真阅读熟悉厂家产品用户说明书,了解无人机有关性能和操作说明, 另外在厂家相关网站和B站等,应该有相应的无人机视频教学内容,可以多看看多学习, 增加对无人机的理性认识。 刚不久,有一位朋友,买了不到一周的大疆mini3无人机炸机了,打电话给我,他说刚刚飞出去一百多米的无人机突然失联,怎么办?我说如果是刚刚失联,可以等一会无人机会自动返航,如果几十分钟还不返航就说明炸机了,可以通过遥控器app上的寻找无人机功能,用最后无人机卫星定位地址寻找丢失的无人机,过了一会,他打电话说找到了,的确是炸机。 据统计,大部分炸机事故,都出自新手在购买第一架无人机的前几个月。 在前期要做好无人机飞行的基础练习, 可以找一个周边无人的室外空旷的环境 练习无人机的基本操作飞行,训练飞行最好控制在三十米范围以内。 目前大部分的无人机都已经非常智能化,但要学会熟练手动操作无人机起降悬停,前后左右 飞行,训练手动操作"对头、对尾、对侧"、"同圆"、"8字"等练习, 别要练习手动定点起飞和降落, 这些练习的目的,是要培养一种类似于熟练驾驶汽车一样的肌肉记忆, 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 第二、 不要过于依赖无人机的智能返航功能 大家知道,无人机失去信号、电量不足、失控等情况时,会自动返航,但是能否顺利返航,要看这个返航高度怎么设置,并且还有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有一个有多年飞行经验的 无人机飞手 去一个山地景区拍摄, 拍摄过程一直很顺利,信号也很好, 因此注意力基本集中在操作屏幕上。在无人机飞出不到两公里的时候突然失联,并且一直联系不上,等了几十分钟以后也没见无人机飞回。按照遥控器上无人机最后定位寻找过去,结果无功而返。 再次查询最后位置才发现,无人机已经绕过山的背面,因此判断是无人机在信号中断后触发自动返航,遇到山体阻挡后无人机悬停等待,电量耗尽后就地降落。因为无法和遥控器联系,所以最后降落的地点并没有传到遥控器上。 所以飞手要在每一次飞行前,认真考察飞行环境和途径的障碍物,按照观察结果调整返航高度和避开无法逾越的障碍物。 然后根据这些高度设置你的返航高度。 拍摄高楼、岩石、山峦等高大物体时,尤为重要。这些障碍物的遮挡,很可能会造成无人机失去信号无法完成安全返航。 例如,你要拍一个350米高楼,可以设置400米返航高度。你要拍一个80米的小山,但它旁边是一座100米的山,那么就最好设置120米的高度。 总之,预判每次无人机飞回来时,有可能碰到的最高障碍物,然后设置返航高度比这个高就行。 虽然无人机返航时,前后上下避障是生效的,但是,如果前方碰到水面、暗光、玻璃镜面等障碍物,避障是有可能不奏效的,这一点在遇到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时,尤其要注意。 所以,在起飞前,你必须清楚,你的拍摄目标以及周围障碍物的最高"相对高度",也就是俗称离地高度,这是相对于海拔高度而言的。 返航高度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返航高度数值,每次返航也会消耗相应的电量负担。 也就是,同等起航电量的情况下,你把返航高度设得越高,你的无人机能正常拍摄的时间会相应缩短。 所以,一般不要设置太高。按照上款所述的,比拍摄目标及返航可能遇到的障碍物高出一截就行。 一般来说返航高度设置65米就可以,在每次飞行前记得按环境不同再及时调整。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可能就要调整到100~200米,山区可能要调整到200~500米。 第三、 不要过于相信无人机智能避障功能 虽然大多数无人机都配备有智能避障功能,但目前无人机避障功能并不是百分之百保险。 网上有不少 拍摄无人机智能跟踪功能 翻车的视频, 尽管很多声称有权墙壁上的无人机在 智能跟踪被拍摄者穿越 穿越树林一般都很顺利,但也有少数会突然炸鸡, 这是因为无人机对某些 细长条的障碍物 比如细小的树枝和电线等无法准确识别。 因此,在每一次飞行前,都要仔细检查飞行环境中是否有电线、高压线、风筝、鱼线等,出现在飞行范围内。 要及时关注和引导无人机躲避, 无人机避障功能对这些物品基本无效。 另外 无人机对水面和玻璃的反光的物品,避障功能也会失效,因此在江、河、湖、海水面飞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遥控器,留意随时注意保持无人机在视线范围内。 永远不要依赖避障。 一是地形复杂,万一是一块石笋,一面玻璃,一条藤蔓,探测不到怎么办。 第四、注意无人机视野的盲区,慎用"一键拍摄功能" 在我出游川藏线的路上,途中经过一座观景台,景色非常美。我刚放飞无人机拍摄完 返回无人机时,正好来了一帮从旅游大巴上下来的游客,其中有个小伙掏出一架大疆mini3无人机也准备放飞。等我安全降落无人机收好后,转头却看见他提着遥控器,楞楞地看着旁边的悬崖上方。我问他:怎么了?他指指前方说:无人机挂在悬崖上了。你是在拍环绕吗?我问,他点点头。 这估计也是个新手,在无人机飞环绕拍摄的过程中,没有留意无人机已经接近悬崖边缘。大疆mini3无人机没有侧向避障功能,所以直接坠毁到悬崖峭壁上的树丛中炸机了。 虽然看不见,但悬崖上的无人机应该不太高,可能仅三十来米,但悬崖很难攀登。而且因为是跟团旅游,大巴车无法长时间等待,短时间小伙无法找人或自己上去寻找无人机,最后只好放弃,弃悻悻地离开了,好在再买个mini3机身价格也就三千来块钱,损失也不算太大。 时至今日,大部分无人机都能够自动实现多种"一键拍摄功能"。 诸如"环绕拍摄"、"延时拍摄"、"自动跟随"、"航点飞行"、"一飞冲天"、"自动远离"、"球星慧拍"、"自动全景"等,非常方便。 很多飞手按下功能后,甚至放松地放下遥控器,边等变干其他事。而炸机意外,往往就在这时发生。 要做到每一次无人机起飞后,最好在拍摄前,都要推你遥控器的偏向杆环绕观察一周,看看周围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在侧飞和到飞过程中不至于碰撞到障碍物。在网上和身边,我见最多的炸机,都是横向移动时碰到障碍物而坠落。 也就是,要不就是移动方向和机头方向大致成直角。P档时做动作,无人机左右避障是不工作的,一下就碰到障碍物。 特别是无人机上的大师镜头和一键短片功能,这时候无人机自动执行的飞行范围可能超出你的预计,要随时留意观察无人机状态,在有障碍物碰撞危险时及时终止拍摄。 环绕拍摄物飞行时。虽然这时如果使用"自动环绕"功能,左右避障是生效的,但是碰到诸如玻璃镜面等障碍物,依然是有可能炸机。 第五、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S运动档飞行 无人机飞行速度有C-平稳档、N-普通档、S-运动档,一般情况下用普通档就行,拍摄要求稳定度高的情况,可以使用平稳档,在追逐拍摄高速运动物体时可以选择运动档,但使用运动档时通常会自动关闭智能避障,因此在无人机高速运动情况下,由于速度过高无人机停止距离也相应延长,极易碰撞障碍物。为了保障安全,在高速档飞行拍摄时一定要留意观察飞行路径中的障碍物,避免发生碰撞危险。 为防范图传延时引发炸机,我们应该: (1)尽量不要让自己跟无人机距离太远,这个前文已提过。 (2)信号不佳时,不要做飞向障碍物、穿越狭窄空间、贴壁飞行等动作,甚至不起飞。 (3)尽量不要使用S档,一般情况N档就够用。 (4)与拍摄目标预留足够距离,时刻警惕自己"图传延时"的存在。 介于时间原因,后面还有一部分内容留待下次再讲!请留意收看!